社會是多元的,我們需要精英,我們也需要草根。
精英是社會的希望,代表了社會的發展方向;草根則是整個社會堅定的奠基石,決定著這個社會的每個角落能不能發展得更好。
我們需要英雄,但不可能人人都是英雄;我們需要坐在路邊鼓掌的人,能成為一個優秀的鼓掌者,他本也是一個英雄。
這個世界本就是由少數的英雄和無數的路人組成的。沒有路人的鼓掌,英雄的存在就顯得毫無意義,英雄也就無所謂英雄;沒有英雄的領路奔跑,路人的鼓掌就漫無目的,缺失方向。
紅花很美,有綠葉映襯的紅花更美,你能想象一個全是紅花而沒有一片綠葉的世界將是怎樣的一個世界嗎?
當我們在感慨“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時,也不要忘了“鴻鵠焉知燕雀之樂”。鴻鵠高翔,燕雀低回,志向有大小之別,但絕對沒有貴賤之分。就如手指有長短,能力有強弱,不同的人出身不同、智商不同、機遇不同、環境不同,決定了最后的成就也會不同。但,每個人都可以做最好的自己,做自己的英雄。
你是花苞,你就盡情綻放;你是葉芽,你就恣意生長。
最美的樹葉本就是一朵綠色的花。
人應該清楚地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自己能要到什么--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把自己做好就是成功,就是英雄。“不想做將軍的士兵不是一位好士兵”只是一句忽悠人的話而已,人人都是將軍,那誰去打仗呢?
你有英雄的潛質,那就努力地朝英雄的方向發展;你成不了英雄,那就努力做好平凡的自我,誰能說把平凡演繹到極致不也是一種成功呢?即便最優秀的將軍也應該是從一位好兵做起的。
做一個優秀的鼓掌者,是一種智慧的選擇。
成不了全社會的英雄,你還可以成為你自己的英雄,一個人只要在他自己的領域內做到最好,他就是英雄。頂級賽車手背后那位優秀的汽車修理工,會裱精美生日蛋糕的快樂的蛋糕師,能加工出完美紅木家具的全村最好的木匠,能讓食客們饞涎欲滴的飲食街上最受歡迎的廚師,能讓明星們心甘情愿排隊等候的女裁縫,不就是他們各自領域內的英雄嗎?
《陳情表》中,李密放棄高官厚祿,“辭不就職”,只求讓“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之祖母劉“終余年”,“烏鳥私情,愿乞終養!”--不為英雄,只做孝孫,就憑這份感人涕下的孝心你能說李密不該評上十佳孝星嗎?
我們仰慕高山,但不要忘了高山是怎樣由沙土堆成的。
“平凡四十八年,偉大一分多鐘”的吳斌無疑是一位英雄,他在平凡的四十八年里不就一直扮演著在路邊認真鼓掌的角色嗎?他不是明星英雄,他是來自草根階層的平民英雄。吳斌作為司機把該做的一切都做到了完美,事故是偶然的,壯舉是必然的,短短幾十秒,四十八年的鼓掌者悲壯地華麗轉身成為了道德路上一路領先的奔跑者。
做一個優秀的鼓掌者,是一種理性的人生定位。但,我們也不要讓“做一個鼓掌的人”成為自己不求上進、逃避責任的借口。
同為駕駛員,吳斌只想做一個合格的司機,卻成了全國人民心中的英雄;肇事司機一心只想多賺錢,想早日成為他自己心目中的“大款英雄”,卻忘了作為駕駛員最應重視的安全職責,連起碼的鼓掌資格都喪失了。假如,肇事司機在上路前能仔細檢查一遍車況,在路上能隨時關注路況,那么,悲劇完全可以避免,世上就少了一個悲壯的英雄,多了兩位優秀的鼓掌者。
愛爾蘭民謠唱道:“缺了一枚鐵釘,掉了一只馬掌;掉了一只馬掌,失去一匹戰馬;失去一匹戰馬,損了一位國王;損了一位國王,丟了一場戰斗;丟了一場戰斗,輸了一次戰役;輸了一次戰役,毀了一個王朝。”作為罪魁禍首的鐵匠給自己的定位可能就是“只做一個路邊的鼓掌者”,殊不知這一枚偷工減料省掉的鐵釘早已把他釘在了恥辱柱上,開除出了鼓掌者的行列,注定是一個失敗的鐵匠。如果他的人生目標是“做一個最優秀的鐵匠”,或許英國的歷史就會改寫。
欲為英雄,需要拼搏;只想鼓掌,也需敬業。
你可以偉大,但你不能鄙視平凡。
你可以不做英雄,但你不能玷污平凡。
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活出自己的精彩。
做一個優秀的鼓掌者,做一回自己的英雄。
。
陳榮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