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木瀆高級中學 陳祥書
西子灣,位于高雄市西側,為風景天成的灣澳。它北靠萬壽山,南隔高雄港,與旗津半島相望。隨著不斷開發,景點增加,西子灣已成為著名的風景區:海灣邊上,有海濱公園和海水浴場;東側山上,有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與十八王公廟;灣澳北側,有國立中山大學和西子灣隧道。可謂是風景宜人,獨具特色。
轉過彎來,是南北大路。轉身西望,是西子灣澳。細細觀賞,西子灣澳呈圓形:西半圓由防波堤彎成,東半圓由小山脈圍成。走下汽車,遠望東南:船只棋布海面,進出港口,異常繁忙;山海渾然一體,襯著海輪,如同畫卷。有港有輪,充滿港都特色;有山有海,鑄成景區風格。朝西望去,防波堤長長的,像一條弧線。抬眼近觀,防波堤內,海水碧藍藍的,海浪平緩緩的;放眼眺望,防波堤外,海水深灰灰的,海浪翻滾滾的。向北觀看,有一紅色的巨大柱牌,上面豎寫著“國立中山大學”六個大字。如此牌柱,為西子灣陡添了幾許文化氣息。略略向西,是海水浴場:海灘平坦坦的,白沙細軟軟的。椰樹高大挺拔,迎風搖曳,充滿了南洋風情。徜徉堤上,海風吹拂,令人心曠神怡。人影攢動,成雙成群,構成一幅美麗的風景。仔細觀察,人氣頗旺:有浴場戲水的,有打沙灘排球的,也有做日光浴的,還有賞景拍照的。西子灣,極具夏日風情,極富熱帶氣息;是夏日的好去處,是游樂的好場所。
沿著囝山道,蜿蜒向上,用不了五分鐘,便到了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導游說,打狗為高雄原名,為民語音譯。領事館北連鼓山,三面環水;為西洋式建筑,為臺灣第一棟洋樓。就其建筑而言,與眾不同:外觀紅磚,竹節落水;花欄特殊,石雕特別;外墻半圓美拱,轉角拱大柱小。北門左側,有一上漢下英的文字介紹:完工于1879年,為紅磚木構回廊建筑;是打狗英國領事館官邸,系領事居住與待客的場所。抬頭觀賞,官邸古色古香,為二層小樓:格窗白白的,磚墻紅紅的,回廊長長的,草坪綠綠的。走進官邸,官邸現辟為高雄史跡文物館,陳列著許多文物:有古今景觀照片,有鳳山縣舊城模型,有打狗抗日的炮戰圖片,還有打狗開拓與近代史的文獻。但印象最深的,是領事館的塑像。走到展室,掃視左右:左墻上,掛了一幅畫;右墻邊,豎著米字旗。展室中間,擺著一張桌子:英國領事坐在左邊,平抬右手,臉色嚴肅,好似正在訓話;清朝官員坐在右邊,手托下巴,好像聽著訓斥,低頭沉思。官邸,如歷史重現,更如警鐘長鳴。
走出官邸,向北幾步,就是十八王公廟。向東端詳,廟宇為閩式建筑風格。門前有兩雕柱,門上有兩幅畫。屋脊為雙龍朝三星,配以人物怪獸;檐角高高翹起,直指藍天白云。廟內有靈興殿,主祀十八王公;香火鼎盛,香客絡繹不絕。廟門南側墻上,有由右向左、豎行排列的《西子灣靈興殿十八王公建廟沿革史誌》:1684年,一艘來自中國大陸的漁船,在西子灣海灘處遇上風暴而不幸沉沒。十八位船員經一番海上生死搏斗,終于脫險登上了林木叢生、蚊蟲猖獗的西子灣岸。他們團結一致,不辭辛苦,胼手抵足,努力開墾。后來,他們被清朝鳳山縣衙官員誤認為叛民,集體格殺。附近居民念其平日和睦敦鄰,樂善好施,卻慘遭冤殺,就收斂其遺體,合建一座低矮祠堂于壽山洞口的山麓上,以敬仰其臨難共生死暨墾荒的精神。之后,由于他們顯靈保佑百姓,事跡卓著,由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奏請玉皇大帝勒封為十八王公。1983年重新興建,將其廟宇遷至現址。原來,建立廟宇,是敬仰其品格;燒香祭拜,是弘揚其精神。
稍稍向北,拐彎向東;按照指示牌,沿著東側下山。走到山下,回味游覽,突發奇想:西子灣,山青海碧,山海合體,天公絕色;領事官邸,依山傍水,天人合一,人工絕活;十八王公廟,南臨官邸,中外合壁,人間絕造。西子灣風景區,美若仙境,美在絕倫;獨特無比,獨在合成!(215101蘇州市吳中區木瀆鎮)
陳祥書
[西子灣風景區(陳祥書) 作品賞析]相關文章:
1.美文加作品賞析
2.什剎海風景區圖片
5.《柳毅傳》原文翻譯及作品賞析
9.龍宮風景區導游詞
10.古隆中風景區導游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