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 高考復習(高三)

    發布時間:2016-3-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的:  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 

    教學重點: 1.找出詩詞寫了什么形象;

    2.鑒賞詩詞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教學過程: 

    形象又稱藝術形象,在詩歌中也稱意象,就是指詩人根據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加以藝術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內容和藝術感染力的具體生動的人、物和自然景象。每一個人物是一個形象,每一個場面是一個形象,每一個自然風景或具體生活環境的描寫是一個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或具體生活環境的描寫是一個形象,作品中人物、事件、自然景物、生活環境相互聯系所構成的完整畫面也是一個形象。而對于古典詩歌而言,更多的則是指詩歌中所描寫的景和物。  

    詩歌的形象包括景物形象(或意象)、人物形象。詩歌的形象傾注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詩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領會詩人思想感情 

    形象與鑒賞形象要點

    詩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詩歌作品創造出來的生動具體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實物載體。

    一、 什么是詩歌形象  詩歌形象是指詩歌中所塑造的形象,

    形象(意象)

    人(詩人之外特定的人物形象或抒情詩中詩人自己(或稱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景 (寫景詩或雜詩中的景象:寫景詩中借以抒發情感的景物)

    物(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詠物詩中情感借托的事物)

    二、詩歌形象的分類 

    1、詩人之外的主人公形象。

    唐代詩人張志和的《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首詩塑造了一個斜風細雨不須歸的從容自適的漁父形象。

    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在兒子遠游前為兒子縫補衣服、疼愛兒子的慈母形象。

    2、詩人自己(或稱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痹谶@首詩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漂泊在外、夜晚望月思家的詩人形象。

    3、詠物詩中借托的物象。

    明朝詩人于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間!边@首詩給我們塑造了石灰這一物象。它在深山中被開采出來,然后在烈火中焚燒,即使粉身碎骨,也要留下清白。詩人借石灰寄托自己不畏艱苦的考驗、堅決保持清廉品質的志向。

    4、寫景詩中描寫的景象

    唐朝詩人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痹娭袑懞、石徑、人家、白云、楓林、紅葉等景物,構成了一幅秋山晚景圖。流露出詩人對秋天喜愛之情。

    從詩歌主客體角度來看,詩歌形象可分為客體形象和主體形象。

    所謂客體形象是指作者在詩中刻意描繪的物象,如優美的景物、發人深省的古跡、耐人尋味的事物等;所謂主體形象是指蘊藏在客體形象之中的帶有作者濃郁主觀色彩的自我形象。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痹娭兴枥L的“孤帆”“遠影”“碧空”“長江”等景象屬于客體形象。據此我們可以想象出由渡口相送以至“遠影”消盡,站在江邊目送友人依依不舍的詩人自己的形象,這就是主體形象。再如《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詩中的“楊柳”、“曉風”、“殘月”等意象是客體形象,而所傳達出來的男主人公離別后的凄涼情懷,則是主體形象。

    要點: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蘊涵在形象中的人生意義或社會意義。 

    一、形象鑒賞    人物

    鑒賞思維切入點:

    1、知人論世,關注背景;

    2、抓描寫人物的肖像、語言、神態、動作、心理關鍵字詞,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情節。(鑒賞依據)

    3、詩歌塑造人物的方法 

    (1)細節刻畫法。(2)烘托渲染法。(3)對比襯托法。(4)比興牽引法。(5)抒情寄托法。 

    例1:簡析下面這首唐詩中的人物形象。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注釋]幽州臺:即薊北樓、燕臺,為戰國時燕昭王所建,原名黃金臺,是燕昭王招納賢才之地。

    分析:抓人物語言:“念”、“悠悠” 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態:“獨”“愴然而涕下”。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憂國憂民、胸懷大志、孤獨的、懷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

    參考答案:本詩通過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憂國憂民、胸懷大志、孤獨落寞、懷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澳睢睂懗龈锌,“獨愴然而涕下”寫出凄涼和憂傷,表達的是對封建統治者不能重用賢才的不滿和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悲哀。 

    例2:簡析下面這首宋詞中的人物形象。

    訴 衷 情   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注:滄洲,水邊,古時隱者所居之地。陸游晚年居于紹興鏡湖邊的三山。 

    1、知人論世,關注背景:

    人:陸游;世:南宋,抗金;背景:詞后“滄州”的注釋,暗示此詞是詩人晚年閑居三山時所寫。

    2、抓人物心理:“萬里匹馬”、“關河夢斷”、“身老滄州”抓人物神態:“淚空流”等詞句理解全詞。

    這首詞前兩句回憶當年在抗金前線的戰斗生活,匹馬征萬里,其颯爽英姿、卓越不凡之氣可見;“關河夢斷何處”是說一覺醒來,關河要塞不知在何處,意謂脫離了前線;“塵暗舊貂裘”是說塵土積滿從軍時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達敵人尚未消滅,自己衰鬢先斑的慨嘆,“天山”代指抗金前線!靶脑谔焐剑砝蠝嬷蕖北磉_了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幽憤。

    答案:詩中描寫了一個被閑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詩中人物曾經金戈鐵馬,馳騁疆場,現在雖被棄置不用,但仍胸懷報國之志,心系抗金前線。詩歌通過這一形象的塑造,表達了自己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感慨。 

    §組織答案落腳點:

    1、明確詩中的形象是什么;

    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3、形象的意義是什么(思想內容和觀點態度)

    (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實踐訓練: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⑴這首詩的前兩句描繪了怎樣的環境。

    ⑵試簡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答案:2、這首詩勾畫出一個清高孤傲的漁翁形象。詩的首兩句描繪出一幅廣闊、寒冷、寂靜的環境。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那漁翁不怕天冷雪大,忘掉一切,專心釣魚,形體雖然孤獨,性格卻顯得清高孤傲。這個被幻化了、美化了的漁翁形象,實際上正是詩人擺脫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寫照。

    《題李凝幽居》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原。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題李凝幽居》中李凝是一個怎樣的人?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李凝是一個過著悠閑、寧靜生活的隱士形象。首聯詩人用“少鄰”“草徑”“荒園”的環境描寫,表現了李凝居處的荒僻,暗示其隱士身份。頷聯的以動襯靜,頸聯的歸路所見,表現李凝居處的清幽,烘托出李凝生活的悠閑、寧靜。尾聯的作者心理活動彰顯主旨,表現作者對這種隱逸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元稹的《行宮》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回答問題:宮女的形象是如何通過詩句來展現的? 

    答:“寥落”、“寂寞”渲染了古行宮凄涼蕭索的氛圍;“宮花”、“紅”與“白頭宮女”是對比,“說玄宗”輕輕一筆,給人以無盡的沉思,從而生動地刻畫出一群令人幽怨的宮女形象。

    【常見詩歌人物形象類舉】(見講義)

    二、形象鑒賞    景

    §:鑒賞思維切入點:

    1、篩選景物,注意景物意境內在的協調性;

    2、抓描寫景物的修飾性詞語。

    古典詩詞鑒賞題問答模式例析  

    模    式 分析意境型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題步驟:  

    1、概說整個畫面,這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圖或這寫了什么樣的景 

    2、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忌鷳プ≡娭械闹饕拔铮米约旱恼Z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么而“感傷”。  

    例1:閱讀下面這首詩歌,然后回答問題。(6分)

    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唐  韋應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秋山起暮鐘,楚雨連滄海。

    風波離思滿,宿昔容鬢改。獨鳥下東南,廣陵何處在?

    “一切景語皆情語!闭垙摹吧健、“雨”、“鳥”三個角度入手,簡要評析這首詩所表達的感情。

    1、篩選景物:舟、人、山、雨、鳥……

    2、抓描寫描寫景物的修飾性詞語:眇眇、秋、獨……

    “一切景語皆情語。”請從“山”、“雨”、“鳥”三個角度入手,簡要評析這首詩所表達的感情。(鑒賞詩中的景象)

    評析示例:秋日遠山傳來寺廟悠長的暮鐘,茫茫楚天掛上了霏霏雨幕,蒼涼黯淡的傍晚景色烘托出詩人思家念遠的孤寂、凄愴的情感;最后,詩人運用反襯手法,寫一只失群的小鳥飛往家鄉廣陵方向,鳥飛東南,離巢愈近;而詩人前往西北,去親愈遠。這更引起了他滿腹思鄉的離思哀愁。 

    例2: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此詩寫于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后,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步驟一)。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 。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二)。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境(步驟三)。

    1、抓住景物、分析景物、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

    (表述中間一般要體現出寫景所用到的表現手法)

    2、給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思想。

    實踐訓練:                   西 樓    曾 鞏

    海浪如云去卻回,北風吹起數聲雷。朱樓四面鉤疏箔,臥看千山急雨來。

    注:鉤疏箔:把簾子掛起

    此詩描寫了什么景色?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鑒賞詩中的景象) 

    答案:這首詩描寫了海濱暴風雨來臨前的壯美景象,詩的第一、二句分別從視覺與聽覺兩個方面寫浪卷、云涌、風吹、雷鳴,渲染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雄偉氣勢。暴風雨將臨,詩人卻掛起簾子,敞開窗戶,為的是能飽覽“千山急雨來”的壯觀,表達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和內心豪情。

    三、形象鑒賞    物

    §鑒賞思維切入點:

    1、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對象。詩人通過這種象征性的物象描寫來曲折地表現他的品格節操、思想感情。 

    2、思路:捕捉所寫物象描寫特征的詞語,挖掘物象內在的品格、精神,抓物與志的“契合點”,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為,情發何端。

    例1:閱讀下面這首詩歌,然后回答問題。(6分)

    早  梅    張渭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

    問:詩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鑒賞梅的形象)

    思路:

    分析“梅”的特點→人若具有這些特點將是怎樣?

    答案:本詩展現了早梅耐寒而立、迎風而發的形象!昂弊贮c明早梅生存條件的惡劣;“迥”字表現出早梅的孤單;“白玉條”之喻、疑梅為雪之錯覺,鮮明地表現出早梅在困境中的冰清玉潔之質。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個孤寂傲世、堅韌剛強、超凡脫俗的自我形象。

    組織答案落腳點:

    1、抓住描寫物象特點的詞語、分析、概括物的突出特點;

    (表述中間一般要體現出寫物所用到的表現手法)

    2、寫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思想或志向。

    §  答題要規范

    §   1,看清題目,讀懂暗示,答題有針對性,語言簡潔。

    §  2,就詩歌內容作答,答題要有依據

    §  3,思考周密,注意全面聯系,答案簡明而充實聯想相關術語,盡量運用術語

      4、善于把握角度,學會多角度分析(結構、形象、主旨、情感、手法、語言),防止答非所問。 

    詠物詩的特點:內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征著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擬人、對比等表現手法。 

    賞析時要重點把握①寫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 

    詠物詩的鑒賞

    “形象意境類”題目

    答題步驟和答案構成

        形象類”答題步驟:(1)找到詩人描繪的形象的有關詩句,(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義,(3)結合文章主旨分析詩人為什么要寫這一形象,(4)指出描繪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形象類”答案由三部分構成:①什么形象;②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③形象的意義(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設題方式多樣,萬變不離其宗 

    (1)形象(含意象、意境、感情)方面 詩歌中的形象指詩人借以表達思想感情的具體可感的物象或畫面,它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如古詩中常見的有較為固定寓意的意象有:梅、蘭、竹、菊、松、柳、蓮、月、浮云、西風、夕陽、長亭、小園、泉流、西樓、鴻雁、寒蟬、蟋蟀等。 

    (2)  ①直接問:第幾句、第幾聯或整首詩創造了什么意境(畫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如:愛國忠君之心、建功立業之志、出世隱居之念、閑適恬淡之情、謫臣憂國、義士憂民、逆旅孤懷、征夫思鄉、怨婦悲秋、少女懷春、相聚之歡、離別之苦、反對戰爭、向往和平、斥責暴政、歌頌仁政、追求自由、控訴壓迫等)? 

    ②側面問:這首詩的“詩眼”是什么?“××”是這首詩的關鍵,為什么?你如何評價作者的××思想? 

     

    王可山

    [《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 高考復習(高三)]相關文章:

    1.詩歌鑒賞形象的教案

    2.高考古代詩歌鑒賞教案

    3.古代詩歌鑒賞的方法總結

    4.如何鑒賞詩歌中的形象特征

    5.關于景物形象的詩歌鑒賞教學教案

    6.古代詩歌鑒賞題解題技巧

    7.古代詩歌鑒賞題及參考答案

    8.高考古代詩歌鑒賞答題技巧

    9.高三語文詩歌鑒賞答題技巧

    10.愛國古代詩歌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亚洲欧美日本专区 | 亚洲综合日韩精品高清一区 | 一本久久综合久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 热99精品只有这里精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