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十則評估測試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并解釋。
①不亦說( )乎 ②人不知而不慍( )
③學而不思則罔( ) ④吾日三省吾身( )
2.解釋句中加粗的詞。
①有朋自遠方來( ) 溫故而知新
②人不知而不慍(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思而不學則殆( ) ④傳不習乎( )
3.翻譯
①不亦樂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溫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任重道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填空。
①《論語》主要是記錄春秋時期________言行的書,是________家經典著作之一
③《〈論語〉十則》中流傳至今的成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對文中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三人”指三個人 B.“焉”是語氣助詞,可不譯。
C.“擇”是選擇之意。 D.“從”是跟從,意譯為學習。
(二)子曰:“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學生),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給它注音并解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下面句子中加粗的“知”字的意思。
②溫故而知新( )③誨女知之乎( )
④知之為知之( )⑤是知也( )
(3).翻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并談談這句話有何含義?
7、試歸納下列例句哪些是談學習態度的,哪些是談學習方法的?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學而時習之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溫故而知新/
8.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從這則語錄中,你能得到怎樣的啟示?
9、理解背誦
①《論語》中闡述學習與思考關系的句子是: , 。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從正面學習,也善于從反面借鑒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中的話:(也是與“取長補短”意思相近的句子) ,
④我們要表示應當向有長處的人學習,常用“ , ”來表示。
⑤闡述正確的學習態度是實事求是,不能不懂裝懂的句子是:
, , 。
⑧當別人不了解甚至誤解自己時,孔子在《論語》中認為應當采取的正確態度是:
,
⑨AAPP會議在重慶召開,山城百姓喜迎各國嘉賓,《論語》中有一句話可以表達這種喜悅;“ ”
【答案】1.①yuè②yùn ③wǎng ④xǐng 2.① 志同道合的人 ②惱怒 ③精神疲倦而無所得 ④老師傳授的知識 3.①不也是快樂的嗎 ②溫習舊的知識,卻能夠獲得新的知識、新的發現 ③見到賢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和他一樣 ④任務重,完成任務的道路遙遠5.①孔子 孔子一部分弟子 道德 教育 儒③溫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師;任重道遠;死而后已、見賢思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擇善而從大學 中庸 論語 孟子6.(一)1.C 2.A(二)1.“女”通“汝”,讀rǔ,作“你、你們”講;“是知也”中的“知”通“智”,作“聰明”講 2.①了解 ②知道 ③記住 ④知道 知道⑤通“智”3.①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啊 做人要言行謹慎,不要夸大,要謙虛。7、學習態度: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學習方法:學而時習之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溫故而知新/8.不畏嚴寒,堅強(意思對即可)。9. ①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②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④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⑤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⑧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⑨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小夢
[《論語》十則評估測試 備課資料(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2.論語十則優秀教案
3.論語十則教學課件
6.論語十則注釋翻譯
7.論語十則的讀后感
10.七年級論語十則原文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