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樹郭橐駝傳》導學案 (人教版高二選修)

    發布時間:2016-9-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學習目標 1、能理解文章的寓意,根據已知知識推知未知知識的能力。

    2、認識當時民眾的生活環境,體會民生之艱。 

    3、知識目標中文言詞語的掌握,文章的寫法 

    學習重點、難點 文章寓意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 自主學習

    預習檢測題

    一、給下列加橫線的字注音

    郭橐駝(  )    為觀游(  )    名我固當(  )    窺伺效慕(  ) 

    早實以蕃(  )   木壽且孳(  )   其蒔若子(  )    好煩其令(  ) 

    勖爾植(  )   繅而緒(  )   遂而雞豚(  )    輟飧饔(  )

    二、解釋下列句中加橫線的詞語的意思

    ①.不知始何名                    ②.駝業種樹

    ③.視駝所種樹,或移徙,無不活      ④.凡植木之性

    ⑤.非有能碩茂之也                 ⑥.搖其本以觀其疏密

    ⑦.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⑧.字而幼孩

    ⑨.故病且怠                      ⑩.傳其事以為官戒也

    三、作者了解:

    柳宗元(773~819) ______代文學家、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______。祖籍河東(今山西永濟),后遷長安(今陜西西安),世稱柳河東。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_______。與韓愈共同倡導唐代_______運動,并稱韓柳。

     四、寫作背景:

    《種樹郭橐駝傳》一文作于唐德宗貞元二十一年(805),當時作者正在長安參加王叔文領導的政治革新運動。作者采用虛擬的藝術手法,創作了這篇_______體諷喻散文,以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

    五、字詞儲備

    1.解釋下列多義詞語

    (1)業:駝業種樹                        術業有專攻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以共濟世業                    若業為吾所有

    (2)如:莫能如                        沛公起如廁

         日初出大如車蓋                洛陽親友如相問 

         公屢促之,必如約                     

    (3)性: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              

         凡植木之性                    性行淑均

    (4)理: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當戶理紅妝                上下肅然,稱為政理 

    (5)爾:官命促爾耕                   君爾妾亦然 

         無他,但手熟爾                非死則徙爾 

    (6)病:故病且怠若是                  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 

         不如周公,吾之病也                

    2.找出下列詞類活用的詞語并解釋

    (1)名我固當                  (2)駝業種樹                   

    (3)且碩茂早實以蕃           (4)非有能碩茂之也    

    (5)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6)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

    (7)鳴鼓而聚之                 

    3.找出通假字

    (1)字而幼孩 

    六、課文理解

    1.課文內容及主旨是什么?

    七、文言文句翻譯

    ①病瘺,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故鄉人另之曰“駝”。

    ②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③故不我若也。

    ④若是,則與吾業者其亦有類乎?

    八、學習方法指導

    文言詞義推斷法

    文言實詞的掌握是文言文學習的基礎一環。用“推斷法”掌握文言實詞的詞義,是指在沒有注釋的情況下,借助于各種語境因素,如上下文、有關背景知識、整體文意等來推測、判斷某一實詞的詞義。下面向同學們介紹幾種常見的推斷方法。

    1、根據整句對應詞語的意思推斷詞義

    在整句(排比句、對偶句)中,處于對應位置上的詞語在意義上往往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對。借助這種特點,可以推斷詞語的正確意義。

    例1.(1994年上海卷)解釋加粗的詞語:

    亡國破家相隨屬,而圣君治國累世不見。

    圣君治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下句以“而”相連,表轉折關系。據“亡國破家”這個并列結構的短語可推知“圣君治國”則當為并列關系。譯為“圣明之君,治平之國。”若譯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國家”,則為主謂關系,與前句結構顯然不相對應。

    2、根據詞在句中的語法功能推斷詞義

    詞在句中所處的位置、詞性,為我們推斷詞義提供了依據。

    例2.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威自京都省之                      省:探望 

    B.不審于何得此絹                    審:知道

    C.自放驢,取樵炊爨                 樵:打柴

    D.后因他信,具以白質                信:使者

    A、B、D三項加粗詞的解釋在具體語境中都能講通,茲不贅述。C項加粗詞“樵”,前有動詞“取”,后有動詞“炊”,上下聯系起來,不難推斷它處于賓語位置,是名詞“木柴”;而C項對該詞的解釋則是動詞“打柴”,顯然不當。本題答案為C。

    3、根據學過的知識推斷詞義

    高考文言文閱讀所考查的實詞,其意義和用法在課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腳點。因此,考生要善于根據課內學過的知識舉一反三,以解決試題中的實詞詞義問題。

    例3.對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齊人未附  附:歸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視       D.齊人追亡逐北   北:指敗逃者

    這道題所選四個實詞在教材中并不鮮見。考生調動自己的知識儲備去遷移,則可推斷詞義的正誤。依據《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其后秦伐趙,拔石城”的“拔”當“攻取”講,可推斷A項正確(A項為被動句);依據《論積貯疏》中“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至”的“附”(帶賓語)當“使……歸附”講,可推斷B項正確;依據《涉江》中“乘鄂渚而反顧兮”中的“乘”當“登”講,可推斷C項不正確(其實“乘”并無“巡視”這一義項,這是命題者故意設置的干擾因素。該項為本題答案);依據《過秦論》中“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流血漂櫓”的“亡”當“逃亡的人”講,可推斷D項正確。

    4、根據上下文義推斷詞義

    文言實詞往往一詞多義,要確定其句中意義,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根據上下文義”。

    例4.“絳、灌、東陽侯、馮敬之屬盡害之”中,“害”字的正確詞義是

    A.損害            B.阻礙              C.妨忌            D.妨害

    本題考查多義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害”的義項題目提供了四個,在該句中究竟該選用哪一個,關鍵要看下一句。下一句是“乃短賈生曰:‘洛陽之人,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這里的“短”作“誹謗”解,那么,“誹謗”的原因是什么?妒忌!由后文反推,可知“害”的正確詞義為C項。

    九、隨堂練習

    一、鞏固訓練

    1.解釋加橫線的詞語

    A.郭橐駝,不知始何名             B.凡植木之性                        

    C.去不復顧                       D.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2.選出有通假字的一項

    A.吾又何能為哉?                B.既然已

    C.苛有能反是者                  D.傳其事以為官戒也

    3.解釋加橫線的虛詞

    A.名我固當                       B.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     

    C.搖其本以觀其疏密             D.若甚憐焉 

    4.選出加橫線的字用法不同的一項(  )

    A.非有能碩茂之也                B.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C.駝業種樹                     D.鳴鼓而聚之

    5.選出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 (   )

    A.故不我若也                   B.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C.若屬皆且為所虜                D.不然,籍何以至此

    二、解釋加框字。

    不知始何名              病僂           隆然                 

     伏行           有類橐駝者        名我固 當    

     駝業種樹   。           早實 以 蕃      

    他植者雖窺伺效慕  

    使木壽且孳也        

    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   

    凡植木之性                  其本欲舒   

    其培欲平              其土欲故                           其筑欲密     

      既 然 已              去不復顧                          其蒔也若子     

       其置也若棄                       不抑耗 其實而已   

    根拳而土易                     茍有能反是者        則又愛之太恩         

    爪其膚以驗其生枯                  木之性日以離矣       移之官理      

    見長 人者好 煩其令            若甚憐焉        促爾耕     勖爾植   

    督爾獲     早繅而緒 

    早織而縷        字而幼孩        遂而雞豚 

     輟 飧 饔 以 勞 吏                   

    故病且怠  

    三、寫出并解釋通假字。

    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   通   ,解釋:                   

    早繅而緒,早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   通   ,解釋:______  

    四、古今異義

    1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

    〈古義〉

    〈今義〉:

    2既然已,勿動勿慮

     古義

     今義

    3不抑耗其實而已

     古義:  

     今義:

    4字而幼孩

     (古義:          今義:

     5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

    古義:               今義:

    6傳其事以為官戒也

    古義

    今義

    五、一詞多義

    1固

    ①  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       ②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③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④甚善。名我固當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2顧

    ③  顧臣于草廬之中                 ②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③三歲貫汝,莫我肯顧       ④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 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  

    3故

    ①既克,公問其故                       ②桓侯故使人問之    

    ③君安與項伯有故                       ④其土欲故     

    ⑤故鄉人號之“駝”。                 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

      故不我若也。                      故病且怠。   

    ⑥廣故數言欲亡。 

    4且

    ①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

    ②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

    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④存者且偷生             ⑤故病且怠  

    ⑥或移徙,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蕃。           ⑦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  

    ⑧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   

    5焉

    ①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②且焉置土石   

    ③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           ④割雞焉用牛刀  

    ⑤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⑥若甚憐焉,而卒以禍   

    6夫

    ①不亦善夫                      ②夫戰,勇氣也    

    ③余觀夫巴陵勝狀                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7始

    ②  知始何名        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③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8病

    ①  病僂,隆然伏行        ②故病且怠         ③君有病在腸胃,不治將益深

    9當

    ①  我固當                           ②當室者死,三年釋其政   

    ③人君當神器之重                     ④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⑤今當遠離,臨表涕零                 ⑥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   

    ⑦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10其

    ①其鄉曰豐樂鄉                      ②其本欲舒 

    ③爪其膚以驗其生枯 

    ④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⑤則與吾業者其亦有類乎 

    11以

    ③  實以蕃                      ②爪其膚以驗其生枯  

    ③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④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

    ⑤傳其事以為官戒也。

    12致

    ①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      ②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③乃致其眾而誓之

    13若

    ③  若甚憐焉,而卒以禍               ②若屬皆且為所虜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④曾不若孀妻弱子

    ⑤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             ⑥若不過焉則不及。                

    ⑦故不我若也。

    ⑧若是,則與吾業者其亦有類乎?

    14因

    ①因舍其名。              ②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③因擊沛公于坐。

    15雖

    ①雖曰愛之,其實害之。    ②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

    ③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六、詞類活用

    1找出下列名詞活用作動詞的詞語,并解釋在句子后面

    甚善,名我固當  

    且碩茂,早實以蕃  

    其筑欲密 

    爪其膚以驗其生枯  

    駝業種樹 

    2找出下列名詞作狀語的詞語,并解釋在句子后面

    旦視而暮撫  

    而木之性日以離矣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使動用法,并解釋

    非有能碩茂之也  

    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   

    七、句式辨析

    l  理,非吾業也。

    2 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

      傳其事以為官戒也。

    3 故不我若也。

      我又何能為哉? 

    八、翻譯:

    1、駝聞之曰:“甚善。名我固當。” 因舍其名,亦自謂“橐駝”云。

    2、駝業種樹,凡長安豪富人為觀游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

    3、視駝所種樹,或移徙,無不活;且碩茂,早實以蕃。

    4、有問之,對曰:“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

    5、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6、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7、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

    8、旦暮吏來而呼曰:‘官命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獲,早繅而緒,早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

    9、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且怠。

    10、問者曰:“嘻,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 傳其事以為官戒也。

     

    張洪山

    [《種樹郭橐駝傳》導學案 (人教版高二選修)]相關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

    2.歷史教學導學案論文

    3.鑲邊與剪紙的導學案

    4.木蘭詩導學案及答案

    5.語文版木蘭詩導學案

    6.漢語拼音復習導學案

    7.趙普文言文導學案答案

    8.高二物理選修3-1試題答案

    9.高二選修1物理第四章單元測試題

    10.高二選修《唐詩宋詞選讀》練習題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AⅤ碰碰碰视频 | 日本免费特黄欧美片 | 中文字幕日本久久2019 | 亚洲成年网在线观看黄 |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首页 | 亚洲日本在线在线看片4k超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