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獨生子女群體數量的增大,家庭問題的復雜化,來自家庭與社會的壓力以及同學間學習競爭的壓力,使不少學生存在著人格不健全問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現在、甚至將來的生命質量。班主任應如何引導學生擺脫不健全的人格特質?筆者在工作實踐中有以下幾點粗淺的認識。
一、 能認識自我,重樹自信 儲備生命能量
人格健全者應該有現實準確的自我認識,并有這種認識的敏感性。這包含幾層意思,首先有自我認識并這種認識是全面、的豐富的;其次是不歪曲自己的特性,即不夸大或縮小自己的長處或短處;第三是能夠經常意識到自己在做什么,感受到什么,并知道緣何而起。所謂態度積極是指盡管認識到自己有長與短、有好有壞,但仍然要從總體上認可自己,接納自己,對自己抱有希望。培爾辛曾經說過:人生最大的損失,莫過于失掉自信心了。因此引領后進學生重建自信心刻不容緩。
班上一男生,語數外均不及格,據說小學就開始和校外的不良少年混在一起,敲詐勒索弱小同學的事情時有發生。從一開始就成為全班同學公認的“差生”,也是同學們畏懼的對象,而他自己似乎也認可了這種被疏遠、被鄙視的現狀。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發現他每天練字的時候最認真專注。連續布置了一周的練字,他次次優等,這時我感到時機成熟了。那天,在辦公室,我問他:“你了解自己嗎?”他驚愕地回道:“還行吧!”然后講了一大堆自己的缺點,甚至吃飯聲音大也不放過。等他說完,我會心地一笑說:“你對自我的認識不全面,你只看到自己的缺點,就是看不到自己的優點!”他視線上揚,似乎在搜尋自己的優點。我看著他的眼睛,很肯定地對他說:“你字寫得很漂亮,你有表現自己好的一面的愿望,你能持之以恒地做好你感興趣的事情!闭f完他羞澀地笑笑。我繼續說:“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能發現你更多的優點。”此后他的數學依然不及格,他的英語也沒有顯著的進步,但他上課不再搗亂了,自習課不講話了。雖然體格不健碩,但每次運動會他都積極報名。2010年的元旦文藝匯演,他主動要求和班長搭檔表演相聲,取得全校二等獎的好成績,同學們開始對他刮目相看,最讓我欣喜的是每次作文都寫得特別認真,文思細膩,描寫生動,甚至比優等生都出色。初二下學期的每次語文考試都在70分以上。我想他的這些改變都源于他對自己有了全面的自我認識,重新樹立自信心,以積極的態度和飽滿的熱情面對校園生活,面對自己的人生。
二、 能體察他人,善于溝通,優化生命形態
人格健全者應該能準確地從別人個言語、行為中體察別人的思想、愿望和感受,了解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態度。這是建立適宜的人際關系的基礎之一。只有關注、了解對方,才能恰當地表達自己;只有體察別人對自己的態度,才能及時調整自己,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一個人的生命形態是孤獨寂寞得如同冰冷堅冰,還是溫暖快樂得如同春天的小鳥,適宜的人際溝通尤為重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讓我養成了及時了解學生家庭背景的習慣,了解學生是否是民工子弟的子女,是否是單親或孤兒,父母的工作性質或作息規律,包括父母的興趣愛好等,筆者認為學生的家庭生活背景直接影響學生的人格特質。
班上一女生從小由單親媽媽撫養長大,據說在她很小的時候父母就離異了,她是一個恬靜而聽話的女生,喜歡畫畫,學習極其認真但成績中等偏下,下課很少與同學往來,好像有滿腹的心思。我讓她出黑板報,她默許了。在后來的一段時間里,以黑板報為媒介,我們經常碰頭,她對我的態度由原來的緊張敬畏慢慢開始放松隨意。真正讓她對我打開心扉的是緊接的期中考試成績公布之后,她哭著跑到我辦公室,像小小孩一樣抽噎著說:“殷老師,我再也不出黑板報了,我沒資格做宣傳委員,我的成績考得太差了。你把我撤了吧?”一個終日沉默寡言的學生能這樣“肆無忌憚”得在班主任面前哭訴,這讓我倍感欣慰和感動,這表明學生對我的信任和依賴。“我媽媽一天到晚就會說哪個哪個學習比我好,如果我考不上高中,別想上中專技校,那些都是垃圾學校,還說我不給她爭氣就等于白養我了,每次我聽到這些,我真希望自己不是她女兒。我的心理壓力太大,有時候上課也會想到媽媽的話,老走神,害得我聽不懂老師講得內容。”我決定先給她一周時間思考一個問題,即“媽媽為什么會這樣”。然后私下和她媽媽溝通。這位無助的母親含淚說:“我也是希望她有出息,沒想到會這樣。”是啊,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沒有正確的方式方法,結果只會南轅北轍。至于這位女生,通過幾次溝通,我讓她明白,作為父母,他們每天要面對很多壓力,高強度的工作,繁雜的家務活,鄰居的相處,親戚的往來,偶爾還要身體不舒服,可能還要還房貸,可能哪天還會被老板罵,升不了職,甚至面臨孩子明天的飯費沒著落的問題。要想和父母以及他人關系融洽,我們必須學會換位思考,體察父母以及他人的心情,善于溝通,人與人之間的堅冰才能融化,孤獨寂寞才會遠離我們。
三、能熱情生活,解決問題,提升生命質量
人格健全的人應該熱愛生活,有投身于學習、工作和家庭的熱情,具有與自己的年齡相適應的生活能力,處理、解決自己遇到的學習、工作、生活、人際等問題的能力。缺乏這種能力,就不能有效適應環境,不能滿足自己成長、發展的需要。而在教育實踐中,我們發現一部分學生存在厭學心理,有些學生覺得上學沒意思,不如去打工掙錢,有些學生言行不一致,昨天剛保證作業認真做,可第二天依然沒做,有些男生不能解決好與同學的關系,稍有不和,就拳腳相加,有些學生對父母態度冷漠,稍有不順就離家出走,這種種現象,無不說明這些學生不具備健全的人格,不具備與自己的年齡相適應的生活能力,因而他們的青春就不那么陽光燦爛。
班上一個男生總覺得上學沒什么意思,學的知識也沒什么用,也不愿意和同學參加任何活動,一天到晚把“沒意思”掛在嘴上,活像一個快要走到人生盡頭的小老頭。于是我問他:“你覺得什么有意思呢?”“什么都沒意思?”我愕然。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讓他如此消極,但我確定我需要想辦法讓他熱愛生活,重新燃起生活的熱情。一個老師,當她用心來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時,學生是能夠感受到的,當我在他手指割破,送上創口貼時;當我表揚他一學期內從不拉作業時;當我在班級祝他生日快樂時,他的臉上分明展現出久違的微笑。班上另一個男生,只要老師說他一丁點不是,他便會像刺猬一樣劍拔弩張,而且會當著老師的面,動作粗魯地摔打自己的課本,似乎和老師有深仇大恨。與之交流后得知,他每次沖動后也很后悔,只是當時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他不僅不能調整好自己的情緒,而且影響了老師和其他同學的心情。我說:“你已經初二了,既然你已經意識到這種這種場合的方式方法存在問題,也希望你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因為你應該具備這樣的能力!睆拇,他開始學著控制自己,先是不摔打課本,慢慢地學習接受老師的教育。一天,一個男生曠課,其父母也不知他的去向,放晚學時,其父親領著一身狼狽的他來到我的辦公室。原來他在足浴店打了一天工,并賺得十元。面對不想上學的他,苦口婆心的勸說可能不會起多大作用,我說:“老師請你思考四個問題,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我不攔你,如果都是否定的,希望你回去好好想想自己的去留,一天想不好想兩天,兩天想不好想三天,直到你想通為止。你一天的勞動只值十元錢,覺得合理嗎?你的舞臺只是局限在小小的足浴店里嗎?你不想借著讀書的機會走出石塘灣,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嗎?你做好將來為你的同學和老師洗腳的準備了嗎?”第二天,他就背著書包來到學校。對于這些處于心理困惑的學生,老師能及時引導他自己感悟生活,解決問題,這無疑能幫助他少走或不走彎路,他們的人生必將順利得多,有質量得多。
一個班主任,如果能為學生再細心些、耐心些、持久些,如果在為學生點燃知識之燈的同時,再為學生點一盞心靈之燈,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心靈導師,那么,學生的心靈會因此而自信勇敢、陽光熱情、能量充沛,學生的生命質量必將有質的飛躍。就讓我們一同為這偉大的生命工程盡一份力吧。
殷平娟
[構建健全人格,提升生命質量 班主任工作論文(八年級)]相關文章:
1.信息技術能力提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