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生平

    發布時間:2016-3-2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東),于唐武后長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在西域的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縣)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并好行使。從二十五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游,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其間曾因吳鈞等推薦,于天寶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受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政治抱負未能實現,使他對當時政治腐敗,獲得較深認識。天寶三載,在洛陽與詩人杜甫結交。安史之亂中,懷著平亂的志愿,曾為永王幕僚,因兵敗牽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東還,晚年飄泊困苦,卒開當途。

     

      據最早的文獻(唐李陽冰《草堂集序》和唐范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并序》)記載,李白是五胡十六國之一西涼國的創建人武昭王李高的九世孫,祖籍是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在隋朝末年,李白的祖先因罪或其他原因流亡到西域的碎葉,隱姓易名,流寓了五世,到了唐中宗神龍元年(公元705年),李白的父親才攜帶家族重新返歸內地,定居于西蜀綿州的昌隆(今四川江油),同時恢復李姓。唐朝皇帝也是李高的后裔,所以李白長大以后在社交中常常同唐宗室子弟聯宗,以從兄弟、叔侄或祖孫相稱謂。不過可能是因為李白這一房人經歷了隋末事故和將近一百年的流亡生活,“難求譜諜”,所以沒有得到唐朝政府掌管皇室親屬的宗正寺的正式承認。現在一部分研究李白的學者,把李白在詩文中所標明的與宗室子弟的世代關系,以李白自稱為李高九世孫作標準加以核對,發現往往自相矛盾,聯系到當時人們冒稱宗室,相互聯宗,以抬高自己的門第的風氣相當普遍,所以認為李白并不真正是李高的子孫。

        李白一生活動主要在唐朝中期的玄宗、肅宗時代。玄宗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爆發了一場席卷半個中國的大戰亂--安史之亂。這場戰亂長途八年,到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才算最后平息。戰亂使黃河流域的社會生產遭到嚴重摧殘,廣大人民慘遭浩劫。從此以后,唐朝就開始走向衰落,封建中央集權日益削弱,藩鎮割據勢力相對強大,戰亂不斷。李白一生正處在這個由進入全盛到急劇衰落的歷史時期。他是這個時期許多重大事件的目擊者和見證人,也是這個時代的卓越歌手。   

    [李白生平]相關文章:

    1.唐詩宋詞手抄報內容:關于李白的生平

    2.三國名醫華佗的生平經歷

    3.三國名醫華佗生平經歷

    4.李白詩歌的風格

    5.有關李白的詩歌

    6.西域讀李白散文

    7.李白傳的原文閱讀答案

    8.關于秋天的古詩李白

    9.望天門山李白課件

    10.夜宿山寺李白課件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香蕉人成年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色福利久久免费 | 色偷偷亚洲男人本色 | 亚洲A级理论片在线观看 | 亚洲免费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