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花》教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2-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金色花》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金色花》是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四課,是印度著名文學家泰戈爾眾多表現母愛主題詩歌當中的一首。本詩通過描寫一個小男孩幻想自己變成一朵神圣的金色花之后與母親之間發生的故事,表現了一種深深而又真誠的母子之情,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它所抒發的感情是人類都會有的一種偉大的情感,通過誦讀容易將學生帶人詩境,引起強烈的共鳴。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剛剛從小學升入初中,對外界事物比較好奇,對美的事物也有著自然而然的親近感。再加上通過前幾課的學習,他們已經感受到了文學的魅力,開始對文學產生了親近的欲望,因此,如果從感情和美的角度出發加以引導,能夠引起大家很大的興趣。但是,因為大多數學生的閱讀時間還是相對比較缺乏,再加上年齡比較小,所以進入感悟、欣賞層次也就比較低,表達自己閱讀感受的能力就會差一點,這方面,還需要老師想辦法進行加強。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能力目標:

    (1) 正確、流利、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以培養語感

    (2) 品味詩歌的精美語言,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

    2、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各種朗讀方式(范讀、自由朗讀、齊讀)使學生把握詩歌基調

    (2)通過自主與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驗人間至愛親情,接受美的熏陶和感染。培養學生對親人的關愛之情以及欣賞感悟美的能力

    教學重點:

     投入真情,反復誦讀,感知詩歌優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摯淳樸的感情

    教學難點:

    鑒賞詩歌,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

    教學方法:

    誦讀欣賞法、合作探究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具使用: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小學的時候我們學過一首詩,叫做《游子吟》,大家還記得嗎?”生答:“記得。”“那么,我們大家一起來回憶一下吧。”(大家背)“恩,很好。那大家還記得這首詩表現的主題是什么嗎?”“深深的母愛。”“對,母愛。母親是離我們最近的人。母愛像一棵大樹,它庇護著我們成長;母愛像一盞明燈,它照亮我們前行的路;母愛像一股清泉,它滋潤著我們的心田。母愛是人類社會中最崇高、也是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們就來一起欣賞一首以母愛為主題的散文詩--泰戈爾的《金色花》,讓我們再進行一次愛的洗禮!”

    二、作者介紹:

    泰戈爾,印度文學家。191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是亞洲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人。詩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和許多中短篇小說。《金色花》選自他的散文詩集《新月集》。

    金色花,印度圣物,木蘭花屬植物,開金黃色碎花。它在宗教中也是美好的化身。

    三、知識積累,解決生字詞:

     匿(nì)笑:偷偷地笑           嗅(xiù):用鼻子聞。動詞。

       羅摩衍(yǎn)那:印度的一部敘事詩。

       禱(dǎo)告:向神祈求保佑。     

    沐(mù)浴(yù):洗澡,洗浴。也比喻沉浸在某種環境里。

    四、朗讀詩歌,感受意境:

    1、學生自由朗讀。在學生自由朗讀后,請同學起來談自己的初步感受。同時追問有沒有最喜歡的語句,為什么喜歡這樣的語句呢?從這些語句中讀到了什么?

     比如:①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讀出調皮、想象、快樂的感覺) 

    ②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卻一聲兒不響。(讀出了母親的焦急的心情,可帶著急促的讀法。我調皮,讀出輕快的感覺。)

    ③“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讀出了愛憐、責怪。有一點嬌嗔,但是懸著的心終于落下,可以前面讀得急促,后面落下時變成厚重慢慢的讀法。)

    ④“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說的話。(讀出了調皮、撒嬌,可以輕快點讀。) 

    2、討論完后,進行第二次朗讀:集體帶著感情地誦讀。(師生一起)

    五、詩歌賞析,合作探究:

      1、通過前面的誦讀,我們可以看出詩中的“我”變成了一個什么呢?他變化的原因是為了什么?我們可以初步看出這個“我”是一個怎樣的角色?

    明確:“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變化的原因是“為了好玩。”(學生可另答為了母親)。初步可以看出“我”是一個有點調皮同時又非常開朗活潑快樂的小孩。

      2、大家用到調皮一詞,非常好,請大家想一想,自己在生活對母親有沒有調皮過呢?(請一個同學分享)大家再看一下詩歌中“我”又是怎樣調皮的?

         明確:學生討論,然后總結出“我”與母親的三次嬉戲:

               母親禱告時,我發出花香讓母親問到

               母親讀詩時,我投出影子到母親書上

               母親去牛棚時,我跳下現出原形求母親講故事

     3、討論在這三次嬉戲中,“我”所做的事情有沒有什么共同特點呢?

          學生自由討論。明確:都是圍繞著母親展開,都是默默地沒有讓母親知道,像自己的小秘密。但是同時,又都是為了和母親親近。前面兩件事還體現出了“我”對母親的關愛,希望給媽媽帶來幸福。

         追問:母親都是怎樣表現的呢?體現了母親是一個怎樣的性格?

       明確:前面兩次,母親沒有任何反應,但是在詩歌最前面講到母親叫道:“孩子,你到哪兒去了?”可以看出母親的擔心。母親做禱告、看敘事詩,可以看出母親是一個充滿愛的人,善良,美麗,大方。當“我”變回原形后,母親說:“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可以讀出母親的一種嬌嗔,但同時又讀出了母親的焦急以及后來終于將懸著的心落下。試想,孩子消失了一天,當突然又出現在你的面前,是會有多么地驚喜與高興呢。

       總結:可以看出母親善良、慈愛,同時又美麗、大方的性格特點。

    4、那么同學們,這首詩描寫的對母親的愛是悄悄的、默默無聞的,大家贊成這種愛的表達方式嗎?為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樣表達對母親的愛?

    此題自由回答。最后老師總結:詩中“我”對母親的愛是非常淳樸的,從一些默默無聞非常單純的做法中可以看出。但是,不管我們為我們的父母做什么事情,只要是我們真心的,都會非常感人。所以,讓世間充滿愛吧,我們都要為我們的父母做一些事情。

    六、拓展延伸、自由討論:

         學習了這篇課文,大家都有被這種母子之情所感動。那大家知不知道其他一些關于親情的故事呢?有沒有要分享的。

         明確:學生可回答。若學生回答能力有限,老師可做補充。比如王祥臥冰求鯉、孟母三遷、陶母剪發換魚等。

    七、借鑒遷移、課后作業:

         詩中的“我”擁有了神力,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母親做了一些事情。試想如果自己也擁有了這樣的神力,你會變成什么,又為父母做些什么呢?請以“假如我變成了_______,我要________”為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小作文。

    八、結語:

        同學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通過今天的學習,我相信大家一定都感受到了子女與母親之間那種深深的愛。是啊,母愛偉大,母愛圣潔,母愛永恒,讓我們一起好好學習,報答我們的父母吧。最后,讓我們用一首歌來表達我們此時此刻共同的心聲。(播放《媽媽的吻》)    

    九、板書設計:

                          金  色  花 

                                          泰戈爾(印度)

                     禱告                  發花香

    三次“嬉戲”     讀詩                  投倩影

                    去牛棚             現原形  請求母親講故事

               母親 (善良、慈愛)    “我”(調皮、孝順、愛母親)

    十、教學反思: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手机 | 日韩女同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在线第1页 | 亚洲va欧美va国产综合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婷婷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