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 導學案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發(fā)布時間:2016-5-1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知識鏈接

    1.關于《左傳》和《春秋三傳》

    《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相傳是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根據魯國國史《春秋》編成,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魯哀公27年(前468)!蹲髠鳌穫魑谋取洞呵铩方浳亩喑13年,實際記事多出26年(最后一件事為略提三家滅智),以《春秋》記事為綱敘事,其中有說明《春秋》書法的,有用實補充《春秋》經文的,也有訂正《春秋》記事錯誤的。全書絕大部分屬于春秋時候事件,但全書的完成已經進入戰(zhàn)國時期。這些都說明《左傳》與《春秋》的密切關系。《左傳》既是中國古代史學名著,也是文學名著。

    《春秋三傳》即《左氏春秋傳》《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合稱“春秋三傳”!洞呵铩方浳难院喠x深,如無注釋,則無法了解。注釋《春秋》的書,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鄒氏、夾氏二家,早在漢朝即已失傳。所以自漢至今,學者只藉三傳研讀《春秋》!洞呵铩肥怯浭碌模蠖嗌⒇瑑H留下經孔子整理的魯國的《春秋》,漢代有重新編撰整理的“春秋三傳”,即《公羊傳》、《谷(榖)梁傳》、《左傳》!洞呵锶齻鳌范际蔷幠牦w史書。

    2.關于初秋時期的姓名

    燭之武之中,“燭”代表一個地名!爸北旧硪矝]有意思,只是春秋時期人的一個習慣,如“介之推”、“佚之狐”“孟之反”。就像戰(zhàn)國時期習慣在姓名中間加“不”,如“任不齊”、“韓不信”“呂不韋”等!拔洹睘樗拿帧@绫本┑膹埲,按照當時的說法就是‘京之三’。

    3.背景故事

    該文故事背景是秦、晉圍鄭,發(fā)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時。在這之前,鄭國有兩件事得罪了晉國。一是晉文公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魯僖公二十八年)的晉、楚城濮之戰(zhàn)中,鄭國曾出兵幫助楚國(《左傳僖公二十八年》:“役之三月,鄭伯如楚致其師”)。結果,城濮之戰(zhàn)以楚國失敗而告終。鄭國感到形勢不妙,馬上派子人九出使晉國,與晉結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晉侯及鄭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終也沒能感化晉國。晉文公(重耳)為了爭奪霸權的需要,還是在兩年后發(fā)動了這次戰(zhàn)爭。

    晉國為什么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為,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也需要向外擴張。發(fā)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zhàn),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zhàn)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鄭國名義上沒有參戰(zhàn),實際上已提前派軍隊到楚國)。兩年后,當晉國發(fā)動對鄭國的戰(zhàn)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伙伴。這時的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愿望,加上可以去“撈上一把”(實質這戰(zhàn)爭與秦國幾乎沒有關系),所以,秦、晉聯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鄭國被秦、晉兩個大國包圍,危在旦夕,鄭文公派能言善辯的燭之武前去說服秦伯。燭之武巧妙地勾起秦穆公對秦、晉之間的矛盾的記憶,向秦伯分析了當時的形勢,采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說明了保存鄭國對秦有利、滅掉鄭國對秦不利的道理,終于說服了秦伯。

    二、文言知識

    1.實詞

    貳:                            辭:    

    是:                            許:

    縋:                            敢:

    執(zhí)事:                          君:

    陪:                            鄰:

    舍:                            嘗:

    為:                            賜:

    濟:                            設板:

    厭:                            封:

    肆:                            闕:

    焉:                            圖:

    戍:                            因:

    蔽:                            仁:

    與:                            易:

    2.古今異義

    1) 東道主:

    2) 行李:

    3) 乏困:

    4) 去:

    5) 夫人:

    3.通假字

    1) 共其乏困

    2) 秦伯說

    3) 失其所與,不知

    4.句式

        請你根據下面的解釋,找出相應的句式,寫下來。

    狀語后置:文言文中,介詞結構作狀語往往都會置于句后作補語。如:“貧者語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補語的介詞短語。

    賓語前置:所謂賓語前置,就是通常作賓語的成分,置于謂語動詞的前面,以示強調。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賓語。

    判斷句所:就是以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為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的句式。其常見的形式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頗者,趙之良將也。”

    第二種,采用副詞“乃”“即”“則”“皆”“是”“誠”“為”等表示判斷。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第三種,采用否定副詞“非”表示否定。如:“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

     

    宋丹

    [燭之武退秦師 導學案設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相關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3.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4.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5.人教版高一上冊《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6.《談中國詩》導學案

    7.高一必修一數學課件

    8.高一必修一英語教案

    9.高一必修二《蘭亭集序》教案設計

    10.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视频 | 天天综合久久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网站a在线播放 | 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