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游天姥吟留別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二選修)

    發布時間:2016-1-1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漳州正興學校___2014_學年

       高二年級    語文  備課組教案

     

    課   題 夢游天姥吟留別

    教學目標 1、掌握相關的文言字詞

    2、通過素讀法感知大意,整體把握詩歌脈絡

    3、弄清景和情的關系

    教學重點 通過素讀法感知大意,整體把握詩歌脈絡

    教學難點 通過意象體會意境,掌握其中的表現手法及由此產生的作者情感

    教  學  設  計 設計意圖

    教  學  內  容 教學方法

    第一課時

    一、 導入設計:

    “酒入豪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 就是半個盛唐”,時隔10個世紀,在封建歷史上的鼎盛時期,繼披香草散步汨羅江的浪漫主義待人屈原之后,又一位才高氣逸的浪漫主義詩人向我們款款而至。他是誰呢?先別急著翻課本,讓我吟出他的詩句,我們來猜: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今天我們一起要走近的就是寫這首詩的作者--李白,詩文“一結豪情,使人不能句字賞摘”。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另外一首長詩《夢游天姥吟留別》。

    二、 教學過程

    1、 解 題

    夢游:說明內容的虛實

    天姥:所夢內容。

    吟:古詩體式,多有悲愁慨嘆之意,形式

    活潑,不拘一格,主要表現在詩句節

    奏的多變。也由詩人情緒決定

    留別:說明本詩寫作目的。

    2、 天姥巖介紹:

    高10余米,頭部方正微圓,側面的眼鼻唇耳的輪廓依稀可辨,腦后的發髻歷歷分明,顯出一副慈容可掬的老婦人神態。

    3、文體知識

        本詩是一首七言古詩。

        七言古詩簡稱“七古”。“古詩”又稱

    “古體詩”,是相對于格律嚴格的“近體詩”

    而言。“七言”分兩種:一種是以七言為基

    礎,雜用四、五、六、九言而構成了形式自由

    的長短句,長短交錯,換韻自由,富于變化,

    也稱為“歌行體”;另一種是每句七字,句式

    整齊。(如《李賀箜篌引》 高適《燕歌行》)

        本詩屬于前一種,即“歌行體”。(再如《蜀道難》) 

    4、李白詩風:豪放飄逸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 就是半個盛唐。”            

                 --余光中《尋李白》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

                            --《春日憶李白》 

    5、文章背景

       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由于道士吳筠的推薦,李白奉詔來到京城長安。他本想能夠施展才能,有所作為,如對其妻所說:“歸時倘佩黃金印,莫見蘇秦不下機。”但玄宗只把他看作詞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寵臣高力士脫靴,得罪京城權貴,受到排擠,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便被賜金放還。由布衣而卿相的夢幻就此破滅。離開長安后,與杜甫、高適游山東,在兗(Yǎn)州話別,臨行作本詩。

    6、聆 聽 誦 讀

    7、檢查預習

     

    8、高考文言虛詞"因"

    (一)介詞。

    1.依照,根據。

    2.依靠,憑借。

    3.趁著,趁機。

    4.通過,經由。

    5.因為,由于。

    (二)副詞。

    1.于是,就;因而。

    2.原因,緣由,機緣。

    (三)動詞

    1.根據。

    2.沿襲,繼續。

    課內回顧

    1、 蒙故業,因遺策 。動詞,沿襲,繼續。

    2、相如因持璧卻立……副詞,于是。

    3、不如因而厚遇之。介詞,趁機。

    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介詞,依靠

    5、因招樊噲出。副詞,于是

    6、因賓客至藺相如門謝罪。介詞,通過

    9、整體感知:

    (1)、齊讀詩歌

    (2)、素讀法:

    5分鐘時間,結合課下注解,展開聯想和想象,對全文進行翻譯

    10、分析課文: 全文思路

    (1)、夢游之  由--  敘述

    (2)、夢中之  景--  描寫

    (3)、夢醒之  吟(嘆)--  議論、抒情

    11、第二部分:夢游之景是全詩的重點

    思考:夢境部分可以細分為幾個畫面

    魂飛剡溪:我欲因之夢吳越--淥水蕩漾清猿啼

    著屐登山:腳著謝公屐--水澹澹兮生煙

    洞天仙境:列缺霹靂--仙之人兮列如麻

    魂歸枕席:忽魂悸以魄動--失向來之煙霞

    第二課時

    一、意境賞析

    思考

    1、詩歌記述了哪些事?

    2、描寫了哪些意象?

    3、意境有何特點?

    4、運用了何種寫作手法?

    5、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

    就5個問題對文章三個部分進行分析,理清景和情之間的關系。特別是夢中之景,可從四個部分分別展開

    二、 浪漫主義的藝術創作風格

    1、 豐富的想象

    2、 大膽的夸張

    3、 奇特的構思

    4、 瑰麗的境界

    三、 當堂訓練

    1、吳松【注】道中二首(其二)

    晁補之

    曉路雨蕭蕭,江鄉葉正飄。

    天寒雁聲急,歲晚客程遙。

    鳥避征帆卻,魚驚蕩槳跳。

    孤舟宿何許?霜月系楓橋。

    【注】吳松:即吳淞,江名。

    1.詩的開頭兩句描寫了怎樣的景色?營造了怎樣的氛圍?(3分)

    2.請結合全詩分析“孤舟”這一意象的作用。(3分)

    參考答案:

    1.描寫了清晨起航時,江南水鄉秋雨霏霏,風聲蕭蕭,落葉飄飛的深秋景色。營造了凄冷、感傷的氛圍。

    2、孤舟聯結著雁、鳥、魚、霜月、楓橋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想貫穿在一起,是全詩的線索;作者融情于景,表達了漂泊、思鄉、孤寂之感。

    2、送鄭侍御謫閩中⑴                

    高適

     謫去君無恨,閩中我舊過⑵。

    大都秋雁少⑶,只是夜猿多。

    東路云山合,南天瘴癘和。  

    自當逢雨露, 行矣慎風波。

    【注】⑴侍御:官名,即侍御史。負彈劾糾舉不法之責。鄭侍御為高適的朋友。謫:指官吏因過失,降職調遣到偏遠的地方。⑵閩中:就是現在的福建地區。⑶大都:大概。

    1.詩歌的頷聯選取了那些意象?這些意象寫出了閩中怎樣的意境特點?試做簡要分析(3分)

    2.請簡要賞析尾聯的表現手法。(3分)

    參考答案

    1.①秋雁、夜猿。(1分)②閩中偏遠,秋雁少至,夜里眾多的猿猴哀鳴。(1分)一少一多,寫出了閩中環境的偏僻閉塞、凄苦惡劣。(2分)

    2.尾聯運用了象征(或比喻)和雙關的表現手法。答出其中一種手法(1分)“雨露”象征(或比喻)皇帝的恩澤,“逢雨露”是說對方肯定會得到赦免,回到京都;“慎風波”一語雙關,表面是寫路途艱險,要小心在意,實則告誡友人慎言慎行,避免招禍。分析其中一種手法(1分)表達了對友人的安慰、勸勉、告誡、關心之情。(1分)

    圖片法、ppt展示法,情景再現法

    問答法、講述法

    問答法

    討論法、講述法

    講述法、提問法

    練習法、討論法

    練習法、講述法

    激發學生對學習

    讓學生就相關知識暢所欲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對不足的地方進行補充,并進行總結。

    就李白生平經歷讓學生暢所欲言,教師補充

    學生通過預習可以初步大致解釋字義,應讓學生先來講,教師進行補充和總結

    教師講解“因”的各種用法。接下來讓學生試著分析課內語句,其他學生進行補充。

    讓學生到黑板上板書自己的答案,講解自己的解題思路,教師進行引導和點撥

    當堂進行相應題目訓練,讓學生掌握解題思路

     

    楊遵清

    [夢游天姥吟留別 教案教學設計(人教版高二選修)]相關文章:

    1.夢游天姥吟留別教案

    2.高二人教版《長恨歌》教案

    3.人教版高二語文下冊《雷雨》教案

    4.高中化學選修5《鹵代烴》教案設計

    5.古代詩歌散文選修教案

    6.《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7.高二物理選修3-1試題答案

    8.高二選修1物理第四章單元測試題

    9.高二選修《唐詩宋詞選讀》練習題

    10.高二語文《師說》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国产_亚洲 | 日韩亚洲欧美中文字幕第六页 | 在线免费一区二区 | 在线看片一区二区 | 亚洲a级在线观看 | 亚洲成AV人的天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