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麥地》的解讀

    發(fā)布時間:2016-2-1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jī)版

     海子《麥地》的解讀

     

       金黃的土地,金黃的麥子,金黃的詩人,金黃的神性,金黃的仁愛:

                       當(dāng)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說我一無所有

                       你不能說我兩手空空

     

                       麥地啊,人類的痛苦

                       是他放射的詩歌和光芒

       海子在生產(chǎn)勞動中出生成長,土地給了他無比寬闊的大愛,給他以忠誠與樸實(shí),它記載了勞動人民的苦辛:付出與收獲,快樂與悲傷,災(zāi)難與幸福......鄉(xiāng)村土地上的勞作,奠基了整個人類社會的一切,無論是誰,都得向土地與勞動人民頂禮,都得感激感恩.土地是太陽的一半,是生命的一半,麥子又是土地的一半,太陽又是神的一半,因此,海子提煉了麥地,就表達(dá)了神的旨意,佛的宗旨.海子在《麥地》中開頭是這樣寫的:

               吃麥子長大的

               在月亮下端著大碗

               碗內(nèi)的月亮

               和麥子

               一直沒有聲響

     

              和你倆不一樣

              在歌頌麥地的同時

              我要歌頌月亮

       由夜晚“吃麥子”想到麥子的來歷,而麥子“一直沒有聲響”,它默默地付出,從需求什么.詩人在開頭就寫出了全詩的基調(diào)----感恩!我們能用什么感恩呢?  答:“一直沒有聲響”,心無聲,詩也無聲.所有的人在評論此句時,都忽略了一點(diǎn),此句還表現(xiàn)了一種宗教儀式----默禱,表明了詩人對于神性的向往.感恩也好,回味也好,歌頌也好,無力償還也罷,一切都在無言中,神是知道的,麥地神圣!

        “在歌頌麥地的同時/我要歌頌月亮”,并沒有轉(zhuǎn)移話題,月亮和麥地有何重大關(guān)系呢?為什么是月亮,而不是詩人鐘情的太陽呢?

        本來養(yǎng)活生命的應(yīng)是太陽,可是太陽是直接的神,是父性的,帶有復(fù)仇性質(zhì),是燃燒的火種,而月亮是理性的,屬于母性,帶有的是感恩情懷,是柔情的仁愛;海子前期的創(chuàng)作是屬于母性的,只得選用月亮; 海子是追求太陽,但這時的他不是太陽之子,他是反射太陽光的月亮,他要把太陽的旨意傳遞給人們,他要把神和神性帶給人們,所以月亮理應(yīng)歌頌,這也是詩人在整首詩中選用月亮作為一個主體意象的原因所在.這就表現(xiàn)了一個大詩人的大氣來,他不作一般性的經(jīng)驗(yàn)性與概念性的表達(dá),而只是用了一種巧,也可以說是奇.詩人接下去說:

                 月亮下

                 連夜種麥的父親

                 身上像流動的金子

     

                月亮下

                有十二只鳥

                飛過麥地

                有的銜起一顆麥粒

                有的則迎風(fēng)起舞,矢口否認(rèn)

     

        此兩節(jié)只是趣味性的描摩,把父親的辛勞與鳥兒的歡快對比起來,一方面贊揚(yáng)了農(nóng)民的勞作,麥子得來不易;另一方面寫出了自然界的生命因?yàn)橛辛他溩?糧食)而一派生機(jī),趣味盎然.再來看兩個“月亮下”的過渡作用,既緊接第二節(jié),又呼應(yīng)了第一節(jié),為何月亮和麥子“一直沒有聲響”,全是因?yàn)楦赣H種麥的聲響和飛鳥的否認(rèn)之聲給虛掩了,一動一靜完美結(jié)合.以動態(tài)的生機(jī)與趣味的描寫緩和了第一節(jié)給人的嚴(yán)肅與思考,由吃麥子到麥子的來由,水到渠成,結(jié)構(gòu)嚴(yán)密有序.其巧還不只是在這兩方面,還在于借生動的描寫道出了對父親和麥地的感恩,對生命的感激和對鄉(xiāng)土眷戀,兩個月亮下,與此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后一節(jié)的情感與思想的升華,也得益于月亮下,三個字簡潔得無話可說,而又思緒不斷,豈是一個妙字了得!

        對麥地的感恩,對生命的感激和對鄉(xiāng)土眷戀,并沒有結(jié)束,請接下去再看:

                       看麥時我睡在地里

                       月亮照我如照一口井

                       家鄉(xiāng)的風(fēng)

                       家鄉(xiāng)的云

                       收聚翅膀

                       睡在我的雙肩

     

                       麥浪----

                       天堂的桌子

                       擺在田野上

                       一塊麥地

       詩人寫到了看麥時的情景,心中已然升起了對于鄉(xiāng)土的眷戀,對生命和勞作由衷的感激,鄉(xiāng)村的靜默、安寧、純樸及麥地的神圣不可侵犯已躍然紙上,我們也隨著海子的情感與思想進(jìn)入了一個純性的、無污染的、平和的境地,身心受到了感染和洗理,使不在鄉(xiāng)村長大的人倍感欣慰與遺憾.

        兩個比喻表明了詩人對于神性的某種追求與向往,接下了“一直沒有聲響”,可是詩人心中始終有一種聲音,在不停地呼喚,心中的血液在不停地翻涌,詩人卻用極其平和的語氣來表達(dá),這就更加側(cè)重于內(nèi)心世界的感受.海子習(xí)慣于不征用情感詞匯,不作經(jīng)驗(yàn)化的表達(dá).

        麥子熟了,就要收割:

              收割季節(jié)

              麥浪和月光

              洗著快鐮刀

     

              月亮知道我

              有時比泥土還要累

              而羞澀的情人

              眼前晃動著

              麥秸.

     

              我們是麥地的心上人

              收麥這天我和仇人

              握手言和

              我們一起干完活

              合上眼睛,命中注定的一切

              此刻我們心滿意足地接受

     

              妻子們興奮地

              不停用白圍裙

              擦手.

      海子不是一般的詩人,他沒在這兒寫出一曲豐收之歌,而是拋棄了文人趣味,“直接關(guān)注生命”,因此上面的一切都是生命,在一連串的比擬中,人們之間,人類與自然間的生命都沒有了矛盾、哀怨與仇恨,勞作使人們由冷漠、仇視變得親切與和諧起來,人類與自然中的生命也和諧起來了,生產(chǎn)勞動使世界連成一片,而且詩人相信宿命論,表達(dá)了宗教信仰和博愛的思想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學(xué)思想.同時也呈現(xiàn)出了一個干干凈凈的詩國,于是高潮到來:

               這時正當(dāng)月光普照大地

               我們各自領(lǐng)著

               尼羅河巴比倫或黃河

               的孩子,在河流兩岸

               在群蜂飛舞的島嶼或平原

               洗了手

               準(zhǔn)備吃飯

     

               就讓我這樣把你們包括進(jìn)來吧

               讓我這樣說

               月亮并不憂傷

               月亮下

               一共有兩個人

               窮人和富人

               紐約和耶路撒冷

               還有我

               我們?nèi)齻人

              一同夢到城市外面的麥地

              白楊樹圍住的

              健康的麥地

              健康的麥子

              養(yǎng)我性命的麥子!

        前一節(jié)詩人是要把全世界的人都包括進(jìn)來,讓人以為他要來一個大合唱,但詩人話鋒一轉(zhuǎn),“洗了手/準(zhǔn)備吃飯”,有點(diǎn)讓人失望,但只要細(xì)品,就知道了詩人的秘密,因?yàn)樯钜夂透叨惹懊嬉呀?jīng)說明了,況且全世界的人來干什么呢,不好說,能說什么,只能是吃飯,因?yàn)橐燥?人類就得勞作,因?yàn)閯谧?人類才有空前的大團(tuán)結(jié),才得以和諧相處,看似拙劣,實(shí)則妙哉!

        似乎這樣就可以結(jié)束,但是這樣又與開頭不合,沒有呼應(yīng),就得回到感恩和神密上來,必須是以感恩的歌詠與虔誠的信仰來結(jié)束.

        但有幾個問題,“月亮下/一共有兩人”,兩人就是“窮人和富人”,男人和女人,就是全人類,卻又說“還有我/我們?nèi)齻人”,那“我”是什么人?這么寫有什么深意嗎?還是詩人犯了錯?最后雖是強(qiáng)調(diào),但總有些拖拉,與全詩簡潔形成鮮明的對比,不能頭重腳輕,可也不能頭輕腳重吧?

        海子應(yīng)該不會犯這樣的錯呀,這是很低級的錯呀.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

    海子處認(rèn)為他是一個獨(dú)立的主體,與我們不是同一個世界的人,我們可以從他最喜歡蘭波的一行詩句“生活在別處”看出,因?yàn)椤吧钤趧e處”,所以四年后他又回到了別處.

      還可以這樣說,他一直都在追求太陽,追求神,那兩人是在“月亮下”,他是把太陽的神性傳遞給世人的人,自然不同于我們.我們再從他當(dāng)時創(chuàng)作的《太陽》看,他在《太陽》中,他構(gòu)造了一個連接天與地的中介----天梯,他就站在天梯上的唯一之人,他是神的傳遞者,他是比先知高一級、比天使低一點(diǎn)的人神合一體,也就不同于一般的人了.

      無論海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他首先也必須是作為一個實(shí)體的人存在著,所以有了“我們?nèi)齻人”一說.

        也許是詩人認(rèn)為抒情主人公的身份特別,所以單獨(dú)列出來與兩人并舉,著重于自我情感和思想的表達(dá),同時響應(yīng)下面的“養(yǎng)我性命的麥子”.要不他就得把“我”改成“我們”,“養(yǎng)我們性命的麥子”,我覺得這樣好,因?yàn)樵娙说氖闱槁肪是由小我到大我,由小愛到大愛的,審美路線是由特殊到一般,由個別到普遍.但是藝術(shù)美的認(rèn)識論(即審美認(rèn)識論)告訴我們偉大而杰出的文藝作品,應(yīng)該是由特殊性經(jīng)過個別性上升到普遍性,又由普遍性經(jīng)過個別性回到特殊性的.作為一個教過哲學(xué)和美學(xué)的海子來說,他不明白此理?所以,一切疑問都解開了.

        但我個人意見覺得他最后一節(jié)是過長了些,要是我(斗膽),我會這樣改:

     

              讓我說,月亮并不憂傷

              月亮下

              窮人和富人

              還有我

              一同夢到城市外面的麥地

              白楊樹圍住的

              健康的麥子

              養(yǎng)我性命的麥子!

     

    阿光

    [海子《麥地》的解讀]相關(guān)文章:

    1.海子名言大全

    2.寫海子的句子

    3.海子詩歌集錦

    4.海子經(jīng)典語錄大全

    5.海子的詩歌介紹

    6.海子的詩歌精選

    7.論海子的詩歌

    8.海子的適合朗誦的詩歌

    9.海子的關(guān)于春天的詩句

    10.海子詩歌愛情經(jīng)典語錄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视频久久久久久97 | 综久久综合久久久久 | 亚洲线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亚洲尤物久久综合精品 | 新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