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教材第三冊第二單元教學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10-2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夏永

    ○目標要求

    1.初步了解我國古代詩歌的發展脈絡和概況。

    2.掌握古代詩歌的內容并了解詩歌的語言特色、藝術特色。

    3.根據本單元所學的詩歌知識掌握詩歌的鑒賞方法。

    4.在背誦詩歌的基礎上,擴展閱讀量,豐富自己的文化積累,提高文學修養。

    ○知識結構

    本單元學習的重點是古體詩。古體詩的分類如下:

    四言古詩  最早:《詩經》-現實主義文風的源頭

              最早:《離騷》-浪漫主義文風的源頭

         古體詩    雜言詩    在兩漢民謠的和樂府民歌中首先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七言詩    最早:曹丕《燕歌行》

               標題上有的加“歌”、“行”、“歌行”。

    樂府詩 

               “引”“曲”“吟”等名稱

    ○命題方向分析:

    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習題。(1998年高考題)

    題李凝幽居

    閑居少鄰并,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云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對這首詩中詞語的解說,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題李凝幽居”中的“題”字的意思是“寫”,“幽居”的意思是僻靜的居處。

    B、“僧敲”句中的“敲”,傳說也曾寫作“推”,“推敲”一詞即來源于此。

    C、“閑居”句中的“少鄰并”的意思是說李凝自小就有鄰居緊挨著作伴。

    D、“幽期”句中的“幽期”指歸隱的約定,“不負言”表示不違背諾言。

    【解析】解此題,須把握全詩,抓住主旨。詩以“幽”字為眼,以“隱居”為主題,首聯寫的是李凝幽居周轉的環境,一條條草遮的小路,通向荒蕪的小園,近旁也無人居住。淡淡的兩筆,“幽”字畢現,而C項對此句的解釋不準,因“少”有表示數量少、年齡小的義項,而把“少(sho)鄰并”,誤讀為“少(shào)鄰并”,所以答案為C。

    [高中新教材第三冊第二單元教學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2.日月水火新教材教案

    3.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4.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

    5.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6.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7.小數除以整數教案教學設計

    8.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

    9.成語故事教案教學設計

    10.《為學》教學設計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制服丝袜综合另类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艾草网 | 免费在线观看日本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