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中小學有償補課三大重災區(qū),已成利益鏈

    發(fā)布時間:2016-2-14 編輯:互聯(lián)網 手機版

    日前,教育部出臺《嚴禁中小學校和在職中小學教師有償補課的規(guī)定》,明確提出中小學有償補課六條禁令。記者調查發(fā)現,雖然規(guī)定再次重申,但禁令所提的一些問題依然存在,甚至有的已形成違規(guī)利益鏈,成了滋生腐敗的溫床。

    重災區(qū)一:透露招生政策賺外快

    一邊是禁令,一邊卻是如火如荼的招生。上周末,上海某星級賓館內,一家培訓機構舉辦了一場免費的“市重點高中招生咨詢會”,宣傳標語里寫著“揭秘自主招生要求”,現場一個約200人的報告廳擠滿初中生和家長,幾名“名校教師”依次分析了幾所重點高中最新的自主招生形勢,現場還舉行了模擬筆試與數學公開課。

    據了解,這些“名校教師”來自上海多所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此外還有了解招生情況的教職人員和區(qū)級教研專家。期間不少家長現場咨詢中考政策和考試情況,以及該培訓機構推出的暑期培訓班。一名工作人員坦言,所謂咨詢會就是招生宣講會,咨詢會上的專家就是培訓班的老師。

    教育部的六條禁令中包括: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參加校外培訓機構或由其他教師、家長、家長委員會等組織的有償補課;嚴禁在職中小學教師為校外培訓機構和他人介紹生源、提供相關信息等等。

    教育部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研究所研究員吳遵民歸納說,中小學校和教師在校內外組織和參與有償補課,或提供政策信息等都是不允許的,包括家教、培訓班、學校大課等等。

    現場一位家長無奈地說,此類培訓班是“政策高地”,能讓家長和學生多知道或早知道學校招生偏好和出題思路。

    除了在培訓機構“走穴”賺錢外,有的老師還自立門戶,專門從事升學指導,一般都是高中教師從事初升高,初中教師從事小升初。

    上海上寶中學一位老師告訴記者,每年都會私下小范圍地開設“小五班”,招收小學四年級學生,一般分三期上課,每年都有一定比例的學生小升初時獲得了該初中的自主招生面試機會。“現在中學逐漸自主招生,老師掌握著本校的命題風格和難度,這就是升學班的賣點。”

    重災區(qū)二:聯(lián)手培訓機構拉生源

    如今,各地學校自辦收費培訓班或與培訓機構合辦“三產”搞培訓的逐漸減少,然而,一些暗箱合作猶在,主要包括:

    --方式一:學校替培訓班做廣告。培訓班工作人員進學校課堂宣講,并聲稱有多種優(yōu)惠活動,有時學校教師、班主任也做起“托兒”,一堂宣講會下來便可集中招到一大批學生。

    --方式二:學校將教師學生“打包出售”。此前某地一中學在國慶節(jié)假期后通知該校學生每天將延長一節(jié)課,但上課地點卻是在一培訓班內,年級、同學、老師均不變,但卻要另收一筆培訓費,開具的則是培訓機構發(fā)票。

    --方式三:通過泄題保持“合作關系”。如今“30天提高50分”“期末考飆分”等培訓班廣告充斥著網絡,有家長反映,花了大價錢上了之后孩子一度排名提升,但期末考試又被“打回原形”。

    在精銳教育上海普陀分校某教學點,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快速提分法時表示,有渠道押對一些學校期中考或月考的題,并表示跟學校有合作。

    據了解,這類培訓機構的各區(qū)域教學點幾乎都位于學校周邊,每個教學點都成立了專門的“教研組”,但有老師坦言,其中不乏泄題通道,平時小考試題不保密,很容易被個別老師或學校負責人拿來牟利。

    重災區(qū)三:校方默許做家教

    學生聚集到老師家里補課已經是“公開的秘密”,然而卻是教育部的6條禁令之一。

    上海一實驗性示范高中物理教師告訴記者,暑期是家教的旺季,尤其是高二升高三的學生。每次10來個學生上兩個小時,一個暑假掙個4、5萬元不在話下。“從事家教至今沒人查,萬一有狀況就讓學生統(tǒng)一好口徑,說是免費的家教就行,本來就很難界定。”

    需求、師德、倫理、制度相互摻雜使得有償家教的合理性一度成為社會爭議。2009年,教育部一錘定音,明確表示禁止有償家教;2012年,國務院制定印發(fā)的《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中再次明確表示“嚴禁公辦、在職中小學教師從事有償補課。”此后,各地教育部門接連發(fā)出禁補令和具體實施辦法,有的地方還直接同績效考核掛鉤,施行一票否決制,同時影響到涉事教師的教師資格認定、教師崗位聘任、職務晉升、培養(yǎng)培訓、表彰獎勵等。

    上海市閘北區(qū)第八中學校長劉京海說,雖然禁令一道道,但在很多地方有償家教還是很普遍,社會似乎在默許,而學校則缺乏必要監(jiān)督。

    “校長還托我給朋友小孩補課,并明確地說‘費用照收’。”上述物理老師對記者說,“這種情況下,學校可能一票否決我嗎?我反而給了校長一個人情。”

    記者發(fā)現,一些名師的家教業(yè)務在坊間極有市場,甚至找熟人托關系才能擠進“小課堂”,有的學校甚至將其視為打造學校教學口碑的途徑之一,甚至明確向教師表示“只要不在學校補,外面隨便。”

    在一些地方,家教已經逐漸公開化、規(guī)模化。有的教師租用寫字樓、賓館會議室,二三十人一起“開小灶”;有的在家窗外用LED顯示屏公然進行自我推銷;有的甚至干起了培訓中介的活,各科老師相互介紹生源……

    專家:整治需點面結合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負責人日前表示,有償補課問題連續(xù)6年高居信訪首位,嚴禁有償補課刻不容緩。

    然而記者采訪的培訓機構、教師、學校、家長、學生幾乎一致認為,全面落實規(guī)定困難重重。

    教育專家、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困難的原因一是參與的教師眾多,導致“法不責眾”;二是教師的收入不高,學生補課需求旺盛,彼此合拍,學校又不愿堵教師財路,為難自己教職工。“因此建議以點帶面,先從一些情節(jié)嚴重的違規(guī)行為入手,嚴懲不姑息。”

    此次教育部規(guī)定明確了有償補課行為的處罰措施:對于違反規(guī)定的中小學校,視情節(jié)輕重,相應給予通報批評、取消評獎資格、撤銷榮譽稱號等處罰,并追究學校領導責任及相關部門的監(jiān)管責任。對于違反規(guī)定的在職中小學教師,視情節(jié)輕重,分別給予批評教育、誡勉談話、責令檢查、通報批評直至相應的行政處分。并向社會公開了監(jiān)督舉報電話。

    在華東師范大學教育高等研究院院長丁鋼看來,三個重災區(qū)中不乏情節(jié)嚴重的個案,背后可能暗含著招生內部信息泄露以及學校與社會機構、教師之間的不正當利益關系,滋生教育腐敗,造成違法行為。

    吳遵民說,類似禁令雖然多次強調,但此次從教育部層面明確處罰措施體現了整治決心,希望能從點突破,點面結合,同時也要區(qū)分那些針對個人和個別學校的惡意投訴。

    [揭中小學有償補課三大重災區(qū),已成利益鏈]相關文章:

    1.

    2.禁止有償補課承諾書

    3.教師拒絕有償補課承諾書范本

    4.補課的閱讀答案

    5.為了利益說說

    6.《愛之鏈》教案

    7.有些緣分,來過便已成詩

    8.有償打工社會實踐報告

    9.道德與利益的議論文

    10.公共管理利益論文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又大又粗又猛免费视频久久 | 亚洲制服aⅴ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亚洲午夜天堂 | 在线观看每日更新亚洲Av | 日韩亚州欧美中文 | 亚洲欧美日韩专区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