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第1課時) 導學案設計(北師大七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6-1-2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第二單元 

    課題:《登高》  (第 1 課時)

    【學習目標】

    1.識記杜甫生平以及對其詩歌創作的影響。  

    2.學習情景交融、氣象宏偉、沉郁頓挫的藝術特點。 

    3.能感受詩人深沉的苦痛與憂思。 

    學習方法:自主 合作 探究 

    【預    習】

    I.教材助讀

     一、新課導入: 

        由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導入。

     二、重陽節的來歷:

         名稱釋義: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并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

         作者簡介:杜甫 (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縣),是名詩人杜審言的孫子。因曾居長安城南少陵,故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安史之亂開始,他流亡顛沛,竟為叛軍所俘;脫險后,授官左拾遺。乾元二年(七五九),他棄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劍南節度使嚴武幕中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稱。晚年舉家東遷,途中留滯夔州二年,出峽。漂泊鄂、湘一帶,貧病而卒。 

          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其人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奉為“詩圣”。 杜甫善于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并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有《杜工部集》傳世。

     

     [背景簡介] 這首詩是杜甫大歷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長江之濱、矍塘峽口,以水急、風大、多猿著稱。詩中抒發的不只是詩人個人的不幸。當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們又乘隙而起,相互爭奪地盤,造成社會動亂,民不聊生。在這種形勢下,詩人只得繼續“飄泊西南天地間”。他的郁悶是多種因素造成的,這里有時代的苦難,也有家道的艱辛,個人多病和壯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的相繼辭世。為了排遣濃云一樣時時壓在心頭的郁悶,他抱病登臺,但悲涼蕭瑟的江峽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 

    II.預習自測

        杜甫,字         ,        代現實主義詩人。他客居長安時曾住在少陵,所以世稱           。又曾以檢校工部員外郎銜充任節度使,所以又稱             。

    他的詩再現了“安史之亂”時唐朝的現實生活,所以他的詩被稱為            ,能反應這一時期的詩歌主要是“三吏”(_____、 _____、 _____  )“三別”(_____ 、______、 _____)。杜甫被后世稱為                   。

    2. 給下列劃線字注音。

     渚  (   )    潦倒(   )

    3. 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語。

    (1)渚清沙白鳥飛回:_______________

    (2)艱難苦恨繁霜鬢:                   

    (3)潦倒新停濁酒杯:_______________

    【探     究】

    探究一:

    《登高》的前四句描寫了哪些事物?詩人分別用了哪些字詞描繪它們?

                                        

                                       

    探究二:詩人的“悲”除了體現在首聯、頷聯描寫的秋景上之外,還體現在哪里?                                 

                                        

    探究三:如何理解尾聯中的“艱難”一詞?

    答:“艱難”兼指國家命運和自身命運。國家動亂(安史之亂),詩人漂泊在外,生活艱難,壯志難酬。        

                                        

    小結:

    【當堂訓練】               

    1.杜甫,____代詩人,我國古代偉大的______主義詩人,人稱“_____”。他的詩被譽為“______”。他的《登高》中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對《登高》這首詩的表現手法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一、二句著重描寫了眼前景物,繪形、繪聲、繪色、繪態,渲染了秋景的特點。

    B.三、四句透過沉郁悲涼的對偶句,顯示了出神入化的筆力,確有“百川東注”的磅礴氣勢。

    C.五、六句重在表現情感,從時間方面著筆,由眼前寫到未來凄涼晚景,充滿了傷感之情。

    D.這首七律詩八句皆對仗,流暢自然,一氣呵成,堪稱“古今七言律詩之冠”。

    【課后作業】

    1.杜甫的《登高》被譽為“古今七律第一”。律詩每首    句,共    聯,依次為        、      、     、         。

    2、杜甫,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詩人,字      ,有      之贊譽,他的詩歌被稱為       ,他的詩歌總體的風格是           。我還知道杜甫             

                             。

    3、整體感知:本首詩前四句寫         季節之景,給人總體感受是         。后四句直接抒情,能直接體現作者情感的關鍵詞語是                。

    批閱等次:      時間:        次數:        

    高彥娟

    [《登高》(第1課時) 導學案設計(北師大七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談中國詩》導學案

    2.歷史教學導學案論文

    3.鑲邊與剪紙的導學案

    4.木蘭詩導學案及答案

    5.《秋天》第2課時教案

    6.初一地理《地球的運動》第1課時教案

    7.登高教案設計

    8.語文版木蘭詩導學案

    9.漢語拼音復習導學案

    10.趙普文言文導學案答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观看免费的成年影片 | 日韩欧美精品一本二本道一区 | 亚洲福利站免费 | 在线点播日韩欧美精品 | 亚洲人在线视频 | 欧美精品专区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