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人教版高一上冊)

    發布時間:2016-5-10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學目標:1、品味本文形象、抒情的語言。

    2、領會作者追求美好愛情的執著而純潔的感情。

    3、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品味作者形象、抒情的語言。

    教學難點:體會文章的情感,理解作者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1、由經典愛情詩導入:

    生 命 誠 可 貴

    愛 情 價 更 高

    若 為 自 由 故

    兩 者 皆 可 拋

    2作者介紹:裴多菲山多爾(1823~1849),匈牙利偉大的革命詩人,匈牙利民族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是在被奴隸的鮮血浸透了的、肥沃的黑土里生長出來的‘一朵帶刺的玫瑰’”。

    于1823年1月1日生于一個屠戶家庭。1849年7月31日,在瑟克什堡大血戰中同沙俄軍隊作戰時犧牲,年僅26歲。他一生中寫下了800多首抒情詩和8部長篇敘事詩,此外還有80多萬字的小說、政論、戲劇和游記,有相當部分是在戰火中完成的。這樣的高產率,在文學史上是非常罕見的。主要作品有《詩集》、《使徒》等等。他的很多詩都流傳甚廣,如著名的《自由與愛情》、《民族之歌》等。

    二、感悟文本

    這是作者24歲時寫的一首情詩。詩的第一節用“急流”、“小河”和“小魚”的具體形象比喻“我”和“愛人”,抒發了作者對愛人熱烈而真摯的愛。請你再找一找,詩中還用了哪幾組具體形象來比喻“我”和“愛人”,并任選一組說說詩人是怎樣表達對愛人的感情的。

       詩中還用了以下幾組比喻:“我”是荒林,愛人是小鳥;“我”是廢墟,愛人是常春藤;“我”是草屋,愛人是爐中的火焰;“我”是云朵,愛人是夕陽。體現了“我”對愛人懷有執著、熱烈而純潔的感情。詩人將“我”比喻為廢墟,將“愛人”比喻為常青藤,即使廢墟靜默地毀滅,我也不懊喪--這是一種悲壯的情懷,而支撐這悲壯的,正是我對愛人執著的愛。 

    三、品讀文本

    1. 為什么我愿意是崎嶇路上的“急流”而不是平坦路上的河流?

    說明作者為了愛人的快樂,愿意經歷艱難險阻。

    2.“我愿意是荒林”,把“荒林”改成“森林”如何? 

       不行。“荒林”要保護小鳥(愛人)更困難,因此也更顯示出“我”的勇氣和決心。

    3. “對一陣陣的狂風/勇敢地作戰……”改為“一陣陣的狂風/被我擋在外邊……”,所表達的感情深度與原句是否相同? 

    不同,改后的句子是被動的。原句表達了“我”主動、勇敢的一面,顯示出直面斗爭、保護愛人的決心和勇氣。

    4. “我愿意是廢墟,在峻峭的山巖上”,作者為什么這樣比喻自己?

       這樣可以表達出“我”對愛人毫無保留的愛,為了愛人的幸福--常春藤能夠攀援,不惜“毀滅”自己,何其悲壯。

    5. 作者把自己看成時飽受風雨打擊的草屋,把愛人看作是可愛的火焰,透露出了“我”對愛人怎樣的態度和感情?

        透露出了“我”對愛人小心呵護和珍視的態度和感情。

    6. “破旗”意味著丑陋、失敗,作者為什么這么比喻自己? 

    為了襯托出愛人的美麗,表現一種悲壯感人的愛情。

    7. 只要我的愛人/ 是珊瑚似的夕陽……--將“夕陽”改為“朝陽”好不好?為什么?聯系詩中比喻“愛人”的“小魚”“小鳥”“常春藤”“火焰”等形象,說說你的看法。

    “朝陽”形象過于壯麗,與詩中的“小魚”、“小鳥”等形象不協調。

     

    張曉瑩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人教版高一上冊)]相關文章:

    1.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2.人教版英語八上冊教案

    3.人教版高一上冊《我有一個夢想》教案

    4.人教版高一上冊《燭之武退秦師》教案

    5.人教版高一英語必修一教案

    6.人教版高一語文教案《邊城》

    7.人教版高一必修《荊軻刺秦王》教案

    8.高一化學人教版《氧化還原》教案

    9.人教版高一數學《指數函數》教案

    10.人教版初二上冊《橋之美》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婷婷开心色四房播播 | 亚洲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亚洲中文字幕丝祙制服片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观 | 亚洲另类中文字幕 | 日韩制服欧美动漫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