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第六十九中學 周朝蓉
教學目的:
1、 通過學習理解孔乙已是怎樣一個人物,認識封建教育毒害知識分子的罪惡和造成孔乙已悲劇的社會根源。
2、 理解肖像描寫對該畫人物性格的作用。
3、 理解文章中用詞的準確、精煉,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 通過語言,神態和動作描寫,表現孔乙已的悲劇性格。
2、 用環境描寫提示孔乙已悲劇的深層原因。
第一課時
一、 檢查預習
1、 注音
咸亨 硯 羼水 打折腿 葷 蘸 附和 闊綽
2、 解詞
不屑置辯-不值得辯解。
頹唐不安-情緒低落,精神萎靡。
二、 題解:
這是繼《狂人日記》后寫的一篇白話文小說,又是一篇反封建制度和封建科舉制的戰斗故事發生在清朝末年,清政府仍然推行八股取士的愚民政策,許多知識分子畢生死背《四書》《五經》,爬上去的作威作福,爬不上去的窮困潦倒。文中的孔乙已從本質上說不是壞人,他深受封建教育和科舉制度的毒害,封建思想侵蝕了他的靈魂,使他形成自命清高,好喝懶做,迂腐無能的性格,但還有善良的一面,他的說話和行動中還有幾分樸實和憨厚。
魯迅寫此文的目的是為了配合“五四運動”掀起的反封建教育的新文化運動,教育人民認識封建教育和封建科舉制的罪惡,從而激勵人民批判封建的思想文化,徹底推翻黑暗的封建制度,當然,魯迅對孔乙已錯誤的思想和麻木不仁的性格是采取批判態度的,但對他的悲慘命運則表示同情。
三、 全文結構
1、 聽錄音(默讀)。
2、 (1-3)介紹孔乙已活動的社會環境。
(4-13)孔乙已的悲慘遭遇。
(4-9):開端,發展:孔的經歷、言行、性格和社會地位。
(10-11):高潮:孔的不幸遭遇。
(12-13):結局:孔的悲慘結局。
四、 分析課文第一部分
1、 朗讀第一節。
(1) 故事發生的地點,時間。
魯鎮的酒店-咸亨酒店,二十多年前的事(1918前20多年即十九世紀末)
(2) 酒店的顧客可分為哪兩種類型,各有什么特點?
鮮明的階級對比:
身上的衣服:短衣――長衫
喝酒的地點:柜外――房里
喝酒的方式:站喝――坐喝
這些對立的語言說明了什么?
形象而深刻地反映了當時貧富的懸殊,階級的對立。
(3) 作者通過酒店顧客描寫對立的階級關系,有些詞語用得非常精確,請舉例:
(課本)如“踱”煞有介事,架子十足的丑態,趾高氣揚,悠閑自得的神情。
“只有…才…”劃出了界線。
2、 朗讀第2節
思考:掌柜是怎樣的一個人?
(通過對長衫主顧,短衣主顧及小伙計的態度不同,說明他是個怎樣的人?)
――虛偽,勢利,冷酷,媚富欺貧,唯利是圖
3、 朗讀第3節
小伙計所管的職務和所處的環境使人有什么感覺?
單調無聊――學徒生活的概括,也是當時現實的縮影。
暗示孔乙已是這種生活的唯一笑料。
作業:
1、 抄詞
2、 辨字組詞;
辯 待 舀
辨 侍 掐
3、 給多音字注音
好吃懶做 間或 打折了腿
友好 時間 骨折
折騰
第二課時
一、 孔是個怎樣的人?(主要通過外貌、動作、語言描寫)
1、 仔細閱讀第4節。
2、 結合練習一:
初步揭示出他自欺欺人、自命清高、迂腐窮酸的特點。
3、 第五節:
替人抄書連紙筆“一齊失蹤”----可見他做事不踏實,好喝懶做。
4、 6-8節:
教小伙計寫字,分茴香豆――可見善良的一面。
5、 小結:
作者通過外貌,動作,語言等方面的描寫,鮮明地表現人物的性格特征:
(1) 孔是站著喝酒的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整體概括-預示悲劇的必然性)
肖像描寫-“夾些傷痕”“亂蓬蓬”活畫出一個空困不堪,不得志,常挨打的老書生形象。
服飾-“破長衫”(懶惰而死要面子)
(2) 個性化的語言-揭示孔自命清高、自欺欺人、迂腐不堪的性格。
(3) 動作、神態的描寫-善良的心地。
所以,孔是一個這樣的人:自命清高,自欺欺人,迂腐窮酸,好喝懶做,善良熱心。
二、 那么造成他這樣的性格特點,以及他的悲劇的社會原因是什么呢?
總的來說是封建制度的腐朽和黑暗。
具體:
1、科舉制度誘使讀書人追求功名利祿,死讀經書。
2、封建文化的糟粕毒害了讀書人的靈魂,使他們摒棄勞動。
3、封建等級制度的侵蝕,使民眾麻木不仁,分不清壓迫者和受壓迫者,反而把嘲笑更為不幸的孔作為樂趣。
4、以丁舉人為代表的封建統治者橫行霸道,極端殘忍地摧殘孔,把他推上死路。
作業:
1、 練習一、2(作業部)
2、 思考練習三
第三課時
一、 朗讀第10節
1、 掌柜忽然說“孔還欠......”這樣寫的作用是什么?
偶爾想起-沒有他別人也便這么過(照應)
引起下文-他打折了腿。
2、 為什么會打折了腿?
掌柜與顧客的對話(側面描寫),也暗示人們對孔的冷漠態度。
打的過程,揭示出丁舉人的陰險狠毒(寫服辯)-具體說明科舉制造成的兩種命運,丁舉人爬上去可以行兇作惡,孔沒有爬上去只得任人欺壓。
可見,孔在封建制度和科舉制的毒害下,不僅精神成了殘廢,身體也殘廢了,這就有力地說明了孔的悲劇是封建教育和科舉制度造成的。
二、 11節
1、 外貌對比。
2、 說明了什么?
外貌與動作 第一次到酒店 中秋后到酒店 說明了什么
臉 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夾些傷痕 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 生活更加貧困,精神更頹唐
穿著 長衫又臟又破,似乎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 穿一件破夾襖
喝酒的動作 站著喝 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著,坐著喝 肉體成了殘廢,處于死亡的邊緣,成了科舉制度的犧牲品
三、 第12、13節
1、 四個“到”具體寫出了孔已漸漸被人遺忘,再次點出“沒有他別人也便這么過”
2、 “大約”“的確”-表面是矛盾的,說“大約”因為這些年來從沒有人確切地講過孔死的消息(推測),“的確”從孔的社會處境和不幸遭遇看,他的死是必然的,又因為他在社會上毫無地位,根本不受人的重視,他即使死了也是默默的,無人關心的,小伙計確信其死,但又沒聽到可靠的消息,所以這樣說。
四、 中心:
小說通過描寫孔乙已悲慘的一生,控訴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的罪惡,揭露社會對苦人的涼薄。
五、 小結:
1、 課文幾次寫“笑“(練三) |以笑寫悲,一方面是悲慘的遭遇和傷痛,另
小伙計的笑是解脫的笑 |一方面是無聊的逗笑和取樂,讓人們從笑聲
掌柜的笑是沒有人性的自私而卑劣的笑 |中體會到人情冷暖
短衣幫的笑是麻木不仁的笑 |
小孩子的笑是天真無邪的笑 |
因為世態炎涼,封建文化教育的罪惡,封建社會制度的黑暗,冷酷,所以孔的悲劇不是個人的,而是社會的悲劇。
2、 人物的描寫手法:
除外貌,動作,語言外,還有側面描寫(10)正面描寫(11)對比描寫(小伙計與孔乙已,孔的前后外貌對比)
六、 練習二、五、六
七、 作業:/148/三、五(部)
[孔乙己(網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孔乙己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