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細節意識突破高考瓶頸---破解高考語文單選題中的二定一難題

    發布時間:2016-3-3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陜西省榆林市  定邊四中  王海瑞

    內容摘要:高考語文考生要想實現120分向130分的跨越,九道單項選擇題的高命中率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考生常常遇到“四個選項中有兩項能夠做出準確判斷,而剩余的兩項反復斟酌,遲疑不定,最終選擇了錯誤答案”---“二定一”難題。這是思維意識與辨析能力的問題?忌梢酝ㄟ^提高細節意識,熟練掌握破題方法實現這一瓶頸的突破。

    關鍵詞:跨越   “二定一”   細節意識   破題方法

    高考語文備考中,一個不爭的事實便是,當考生基礎知識和基本閱讀寫作能力均已過關,需要由120分向130分跨越時,九道單項選擇題的高命中率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考生常常遇到的困境是,四個選項中有兩項能夠做出準確判斷,而剩余的兩項因其迷惑性更大、干擾性最強而反復斟酌,遲疑不定,浪費了寶貴的考試時間不說,還總是在猶疑后選擇了錯誤的答案。沮喪之余,將之歸結為命數。

    依筆者多年來高三一線的教學經驗,我認為,當今高考絕對是能力與素養的比拼,絕無命數可言。這是思維意識與辨析能力的問題。考生通過提高細節意識,熟練掌握破題方法完全可以實現這一瓶頸的突破,將單選題的高分盡收囊中。

    以下,筆者依據近三年課改區高考語文試題的版塊題型所做的有益嘗試,效果頗佳,有不妥之處,望同仁們斧正。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關注細節性詞句的更換與增刪,審查文意是否改變。

    對于論述類文本閱讀的題型,每題四個選項中,總有“顯性信息”(原文文意的直接轉述或淺顯轉述)選項與“隱性信息”(原文文意的綜合或深度轉述)選項兩大部分組成。對那些已經能明確作出判斷的兩項,無疑屬于“顯性信息”選項,這些選項僅通過與文本有效閱讀區間信息簡單比對就可做出判斷。而對于需要最終“二定一”的選項,簡單的詞句大意的比對無疑不見得奏效,那么就只能從“細節性詞句的更換與增刪”中審查文意是否改變。

    例如,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陜西卷)第一大題第2小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其中AB兩項符合原文意思,很容易排除,而其中需要“二定一”的便是CD兩項。C項說“子展借用《詩經鄭風將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話,”,其中“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詞令人擔心,請晉侯不要聽信。”是比對原文的要點信息。而原文說“這當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話,是說女的愛著男的,又怕旁人說閑話;子晨卻借用來說,晉侯縱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別人看來總是為了一個叛臣!,可見C項明顯錯誤。D項說“到孔子時代,新音樂逐漸興起,古樂逐漸失傳,由此造成詩與樂分家,《詩經》也就變成純粹的語言文學作品,而與音樂無關了!倍南鄳Z句則說“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時代,由于新聲代替古樂,造成了詩與樂的分家,詩也就由樂歌逐漸變為純粹的語言藝術了……”顯然,在語言表述上二者不完全相同。這時就只能從“細節性詞句的更換與增刪”中審查文意是否改變。原文中的“新聲代替古樂,造成了詩與樂的分家”能否轉述成“新音樂逐漸興起,古樂逐漸失傳”,“詩也就由樂歌逐漸變為純粹的語言藝術”能否轉述成“《詩經》也就變成純粹的語言文學作品”。當比對了這些細節性詞句后,我們發現,選項與原文在根本語意上沒有變化。這樣答案自然確定為C項。

    二、成語、熟語辨析題,細節性角度應排查。包括感情色彩、語體色彩、匹配對象、語法特征等。

    例如,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陜西卷)第五大題第13小題“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不恰當的一項是”,其中的D項“碳排放過量會給地球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的危害,如果不設法加以遏制,必然會威脅人類生存,全球性大災難指日可待!边@里的“指日可待”從詞義上來看指“可以指出日期,為期不遠”,似乎正確。但從感情色彩上,顯然該詞為褒義詞,強調“美好的愿望等不久就可以實現”,不能用在表示災難很快來臨。

    三、病句辨析題應細化檢索對象及范圍。

        一般性的病句辨析選項,僅通過傳統的“一讀、二刪、三查、四析”,從句中中主、謂、賓彼此間的搭配等方面就能發現問題,而對于需要最終“二定一”的選項,則常常要在“定語與中心詞,狀語與中心詞,介詞與其賓語”等細節方面去查找是否殘缺或贅余,辨析其搭配是否合理。

         例如,2011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陜西卷)第五大題第14小題“下列各句中,沒有病句的一句是”,其中AC兩項較難確定。C項“這種感冒新藥經過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開封等地醫院的400多個病例中臨床試用,80%反映確實有療效!闭Э春孟駴]有問題,人們經常習慣上也這么說,但只要從細節處去排查,問題不難發現:“經過……臨床試用”應該為“通過……臨床試用”,屬于介詞應用不當;“80%反映確實有療效”,數字怎么能反映有療效?應為“80%的患者反映確實有療效”。

    誠然,在歷年的高考中,能夠實現125分以上突破的考生畢竟是少數。然而,值得我們高三語文教師思考的是,就是針對這些有望沖擊一本或名牌高校的學生,我們到底通過怎樣的思維意識去引領他們實現突破。以上所談的“細節意識”不全在于它的方法、技巧性有多么強,重在一種思維與意識的引領。

    參考文獻:

    ① 高考文科試題分析(課程標準實驗2012年版,教育部考試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第1-11頁,第28-31頁)

    ② 巧用暗示解題例說 (《湖北招生考試》2008年第19期,劉子穎,第3頁) 

    王海瑞

    [用細節意識突破高考瓶頸---破解高考語文單選題中的二定一難題]相關文章:

    1.議論文素材哲理故事:破解人生最近的難題

    2.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3.山東高考語文試題答案

    4.高考語文復習整合成語專題

    5.高考語文詩歌鑒賞題型

    6.高考語文好句好段摘抄

    7.成人高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8.高考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

    9.高考語文復習測試題

    10.高考語文教學計劃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人成久久环射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极速 | 亚洲欧美人成网站在线看 | 欧美精品三级视频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在线有码午夜 | 中文字幕欧美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