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教學設計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

    發布時間:2017-11-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教學設計

    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馬麗鈞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利用文本學習,感受新聞的文體知識和結構特點。

    2.把握文章內容,準確概括三路大軍的渡江情況。

    3.欣賞文章主體部分結構安排的匠心所在。

    過程與方法:

    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領悟和欣賞文本語言“在準確簡潔的基礎上突出感情色彩”的特色;引導學生領悟文章強烈的感情色彩。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語言的品味和鑒賞。

    教學難點:

    文章主體部分結構安排的匠心所在。

    三、教學策略

    通過任務性的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內容;通過巧妙設問,引導學生把握文本核心問題,充分領會文本的主旨及語言特色。

    四、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把握文本內容,了解新聞結構特點

    組織學生初次朗讀課文,提示學生想象模仿播音員的感覺,并思考:如何用一句話、一段話、幾段話的方式來說出新聞的內容。

    【設計意圖】把握文本內容、了解新聞結構特點。

    (二)再次朗讀,概括要素,體會情感

    組織學生再次朗讀課文,想象模仿“人民解放軍新華社長江前線播音員”的感覺,結合背景,抓住并概括新聞的六要素,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設計意圖】把握文本內容,了解新聞文體知識。

    (三)深入探究

    引導學生領會主體部分報道三路大軍渡江情況順序安排的匠心所在。

    課堂提問:為什么按中、西、東的順序敘述?西路軍與東路軍是同時發起渡江作戰的,為什么先說西路軍,再說東路軍?分述三路戰況,為什么又能一氣呵成?

    【設計意圖】把握文本內容,理清作品思路。

    (四)語言品味和鑒賞

    1.先看標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重點品鑒“百萬”一詞。

    (1)設問:這是“號稱百萬”,還是“確實百萬”?

    【明確】用加法計算,中路軍30萬,西路軍35萬,東路軍35萬,一共100萬。這是準確數字。

    引導學生想象:在“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大江之上,(可隨手畫出九江到江陰的戰線示意圖)我百萬大軍“舳艫千里,旌旗蔽空”,在“西起九江,東至江陰”一千余華里的戰線上,沖破敵陣,橫渡長江。這是怎樣的氣勢和威武壯觀的景象!

    (2)設問:“百萬”是唯一的修飾語嗎?可以換一種修飾嗎?比如,用“威武”大軍?

    【明確】新聞的語言準確,是指給讀者提供“真實的、明確的、具體的”信息。

    “威武大軍”不像“百萬大軍”交代具體的人數,用“真實、明確、具體”的數字來突出我人民解放軍兵力多,作戰規模大,從而自然而然地顯示出一種磅礴的氣勢,顯示出作者豪邁的胸懷和氣度,有一種王者霸氣。

    還可以引導學生換用其他修飾語,比如用“東西中三路大軍”,合理與不恰當的地方分別是什么?

    【明確】“三路大軍”,是“明確、具體、真實”的數字;“東西中”,交代了作戰部署,說明我軍全線展開攻勢的作戰情況。這是“合理之處”。但是這種表達“不簡潔”,新聞語言要求用語“儉省”,要高效地表達信息。(能用一個字說清楚就不用兩個字,能用兩個字就不用五個字。)還有,“百萬”說明的是人數,它背后是鮮活的生命,意味著那么多年輕戰士的身影,他們匯入到集體行陣的洪流之中,根本沒有清晰的面孔,但是,正是他們,用青春的熱血和年輕的生命書寫了歷史,創造了歷史!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關注容易被忽略的語言形式,并通過“作比較”的方式,品味語言,作出合理解釋。

    2.接下來,再看我先頭部隊“中路軍”的作戰情況,重點品鑒“突破”一詞。

    這段文字很短,語言非常簡潔,一共是54個漢字,9個標點,交代了明確的渡江時間(20日夜,24小時),渡江人數(30萬人),這么儉省的文字卻交代了中路軍30萬大軍的輝煌戰果。

    (1)設問:從哪個字眼特別能讓人感覺自豪呢?

    【明確】“即已”。借用同學預習的說法──這是兩個文言文的副詞,意思是“就已經”,特驕傲地展示了我軍的輝煌戰果,用現代網絡詞語叫“曬一曬”。

    (2)設問:不過,不能光顧著“自豪”而忽略了這輝煌背后的艱難!從哪個詞看出“艱難”?

    【明確】“突破”。

    (3)設問引導:為方便理解,換用其他說法進行比較,能否把“突破”換為“越過”或者“沖破”呢?

    總結規律:辨析詞句,可以嘗試換用另一種表達方式與之比較。換言之,作比較是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甚至可以說學習策略。

    引導學生做動作區別“突破”和“越過”,即在座位上比劃比劃這兩個動詞的不同。

    【明確】原來,這二者有難度上的差異。突破:很難。“夜”,晚上,月黑風高,風急浪高,自然條件的險惡,自古以來就是“長江天險”;更何況敵人在此苦心經營,嚴密布防,司令官親自督戰,人員、武器、裝備充足;而我方,從背景介紹中我們了解到當時我軍渡江的裝備之簡陋,沒有空軍部隊的配合,沒有輪船,更沒有軍艦、航母,只有一艘艘的帆船,甚至征用了民用的小木船。條件何其差也!要想“越過”敵陣,那是須經過艱苦卓絕的激烈戰斗的,是要用血肉之軀,冒槍林彈雨,流血犧牲,死傷無數,才能“突破”敵人這道嚴密的相當鞏固的防線的。不可能像是“越過”這么簡單和輕松!

    總結:“越過”,僅僅是“結果”;“突破”,背后還有激烈、慘烈、殘酷的戰斗過程。

    總結規律:當某個詞不是很容易辨析的時候,我們有時候也可以用“想象”的方式,將抽象的文字轉化成具體的形象,這樣,文字背后豐富的言外之意和情感意蘊就更容易浮出“水面”了。

    (4)設問引導:“越過”之后,就該換“沖破”了。這個更難辨析。“突破”“沖破”的區別是什么,在這里真的需要非此即彼嗎?

    【明確】鑒賞和評價,形成解釋,都不能感情用事,要有理性分析的態度和能力。把這兩個詞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突破”,說的是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是“突破”一段區域;“沖破”,是三路大軍,全線進攻。“突破”是點、段,“沖破”是線、面,這是真正意義上的用語準確的問題。

    【設計意圖】用近義詞之間的比較,檢測學生能否真正做到對語言形式形成準確全面的解說。

    3.“東路軍”的作戰情況:重點品鑒“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

    設問:能刪掉“殲滅”“擊潰”“一切”“抵抗”中的任意一個詞嗎?

    【明確】“殲滅”“擊潰”,刪掉其一就與實際情況不符,即所謂“不準確”;“一切”,表范圍;“抵抗”,誰敢不投降,就拍死你!──這是“霸氣”!刪掉了,“情感不足”。所以,為了表達“準確”和“情感”需要,有時甚至可以犧牲“簡潔”。

    【設計意圖】除了對語言形式的“形成解釋”,閱讀新聞作品還應包含對“思想感情”作出“合理全面的解說”。

    4.布置作業:編題、做答案。

    語言的體味和推敲,讓我們發現了那么豐富的意蘊,我們也來嘗試做發現者:

    在本則新聞中再找一處(有余力的同學多多益善)你覺得值得品味和鑒賞的語句,仿照課后“研討與練習”第二題,編成練習,并給出參考答案,下節課用你的題考考同學們。

    【設計意圖】將“形成解釋”拓展到課外學習,既發現值得品味鑒賞的語言點,還能通過“做答案”這一要求,嘗試作出“合理判斷,并形成全面、準確的解說”。

     

    老作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教學設計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1.《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課件

    2.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教案

    3.《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優秀教案

    4.八年級語文上冊《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教案設計

    5.八年級上冊英語人教版課件

    6.《長江》ppt課件

    7.長江之歌的教案

    8.長江之歌課件

    9.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數學教學課件

    10.八年級上冊人教版《背影》說課稿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欧美国产岛国精品 |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 | 一区二区国产欧美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 |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