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命題困境 高考作文題三思

    發布時間:2016-2-2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中國青年報     2002-07-18     清華大學附中特級教師 韓軍 

     

      每代高考作文出題人,都帶著一種“宏大思維”說是“選擇”,其實無可選擇多年來,語文高考試題沒有關涉“文化”本身 

      高考年年讓人關注,作文題更是街談巷議。20世紀50年代至今,高考作文題共出了近百個(1977年30個題另加歷年春季題),好文題有一些,像《假如記憶可以移植》(2000年)、《鳥的評說》(1995年)、《習慣》(1988年)、《雨后》(1962年)、《我的母親》(1957年)。但也有一些文題不盡如人意。我深知擬一個好文題著實不易,所以站著說話不腰疼,放誕狂言。 

      一、語文:自身價值何處尋? 

      我總覺得,咱們的高考作文題,不像語文題,而更像政治題、倫理道德題。 

      咱們的作文題,一直關注當年的重大事件,引導學生從重大事件出發思考重大意義,這是出題人的歷史習慣,傳統思維。回首50余載高考歷史,不難看出這一點---“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1982年題)、“我在這戰斗的一年里”(1977年北京題)、“縮寫:速度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1978年題)、“給越南人民的一封信”(1965年題)、“一位革命先輩的事跡鼓舞著我”(1961年題)、“大躍進中激動人心的一幕”(1958年題)。 

      瀏覽這些題目,會發現,每代高考作文出題人,都帶著一種“宏大思維”,都努力繼承并倡導咱們先輩幾百年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寫作傳統,情緒盎然地關注著當年的社會熱點尤其政治熱點。 

      由此,就很容易理解,今年高考作文為什么會這樣了。全國“心靈的選擇”,實際扣合著去年頒布的《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北京“規則”,實際扣合著“中國加入WTO”、“日韓世界杯”;上海“面向大海”,實際緊扣著上海在新世紀,全面對外開放、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形勢。均沿襲同一種歷史思路、命題思路。 

      命題者可能認為,高考作文,社會影響力大,關注者眾多,理應出得“有思想意義”,理應關注重大意義和宏大事件,不能把題目出得太“小家子氣”。 

      引導學生關注熱點,參與當下事件,思考重大意義,似乎理所當然。但,這恐怕不應是高考作文的主要功能、主要特征。語文本姓“語”,有其自身功用,作文本姓“文”,理應關注學生的文字、詞采、情思、理趣,把此作為考查的核心與重點。何況,學生還有一門單獨承擔思想、道德、意義的“政治”課程。 

      出一道作文題目,思路、方法多多。這種沿襲已久的“關注當下熱點,思考思想意義,貶抑小我,高揚大我”的命題思路,畢竟只能是眾多思路、方法中之一種。幾年偶爾為之未嘗不可。若幾十年一以貫之,執意為之,就未免閉塞、單一甚至僵化了。 

      試想,每年出題,命題者首先就想,今年的重大事件是什么?熱點是什么?咱語文高考如何去配合?人們不禁要問,這,是出語文題,還是出政治道德題呢?是語文考試,還是道德考試? 

      二、文題:心靈的自由真實在哪里? 

      一個好的文題,應是一個“指路牌”,循牌走去,考生會找到一塊“獨特的精神天地”,那里寬宏自由,任自我個性之花,爛漫、自在地伸展,真切、坦蕩、自然地開放。 

      一個好的文題,還應是一段“引芯”,能把學生“冬眠狀態”的“文思”,“喚醒”“引燃”,學子攤開試卷,一面對考題,就文思炸涌,從而爆出搖曳多姿、七彩斑斕的“精神虹云”。即,一道好的作文題,應特別有利于情思自由展現、精神真實伸展。 

      但不少文題,卻不允許這種自由存在,不是“天地”而是“縫隙”。“誠信”,考生只能正面闡發“誠信的積極作用”、“誠信的價值與可貴”等等,恐怕誰都難從另面立意,不敢反其意。它是人類公理、人類道德的底線。悖此絕無空間。“心靈的選擇”,說是“選擇”,其實無可選擇。任哪位考生,都必須選擇“舍自我、顧他人”。1998年“堅強---我追求的品格”,簡直強人所難,主題涵在題目之中。命題者似乎在做這樣的暗示:主題、思想、個人見地之類,考生你就不必考慮了,我早為你準備好了,你只管去“攢綴”文辭,演繹我的思想就行了。 

      歷覽多年幾十個文題,大都“潛隱”著一個十分強大的“制約邏輯”,這個“制約邏輯”就是,必須把自我放在宏大敘事話語背景中,必須把“小我”消融到“眾我”、“大我”中,必須抑“自我”揚“他者”。去年“誠信”如此,今年“心靈的選擇”亦如此。“選擇”前再加一個“心靈的”,這就無異一個“道德自審”、“心靈反省”的拷問!十幾歲的孩子,如何承受? 

      我教語文20余載,我深知咱們中國的孩子,說話時,寫作時,從小就要“訓練審題”。這是怎樣的“審題”呢?就是“想方設法揣摩”、“冥思苦索琢磨”命題者想讓你說什么,命題者、閱卷人喜歡聽什么。比方,面對“心靈的選擇”的拷問,考生就要琢磨,命題者想聽“舍己為人”、“舍己為公”、“美妙而高亢”之言辭呢!莫管出于真心、假意,哪個考生,都必須如此寫。必須(!)救人,這是惟一抉擇;惟此抉擇,才是高尚抉擇!要死,倆人一塊兒死,都死了,救人者才更光榮,更高尚。如果,只一人活著回來,那是恥辱、卑下,就要受天責了。 

      其實,按生活和科學邏輯,細推命題者“虛構出”的“困境”,倆人都活下來,可能性微乎其微,皆被凍死才是必然。或者,倆人皆活是一種偶然,是一種出于浪漫幻想的、童話般的“虛擬”。若有考生,不會“審題”,逆意而為,說,出于對生命之珍愛,出于對救活可能性的懷疑,自己回來,這樣成文,不知能得幾分? 

      三、文化、親情、趣味、哲思:緣何成盲點? 

      多年來,語文高考試題太多關涉政治意識、思想品德、道德倫理,還沒有關涉“文化”本身,這是高考作文命題的一大盲點。地域文化、山川文化、建筑文化、戲劇文化等等莫不可以關涉。這是一個大空白點。我甚至認為,今后的高考作文題目,不要離政治意識、思想品德、道德倫理太近,不要過于趨附、趨奉當年社會熱點、潮流。作為文明之邦,文化大國,讓咱中國的高考作文題,多一點文化氣息,多一點文化意味,我以為,理應是個方向吧! 

      歷覽多年高考作文題,我感覺,我們一味關注“大”關注“宏”,往往輕視“小”而“微”;一味引導高亢、華麗,卻往往輕視真實、質樸。譬如,“親情”,又是幾十年高考作文題的一大盲點。高考前在網上看到中國青年報李方先生自擬的高考文題:“親愛的同學,假設現在是9月10日,你如愿考取了理想的高校,并且已經來校報到,上了一周左右的課。現在,請你給家人寫一封信,談談你對這個學校的印象,談談上課的感受。另外,還有什么要對家人說的,也請你一并寫出來。字數要求在一千字左右,書寫工整。祝你成功!” 

      此題關涉“親情”。“首先是立足于鼓勵考生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想。何況,家書易寫,寫好亦難。我相信,那些能夠把一封家書寫得聲情并茂的學生,他們在其他方面的表達上應該也不會有問題。” 

      在我們高考前4天,即7月3日,臺灣也進行高考,看看他們的作文題:“我們身邊有各種不同的‘鏡子’。有人在時間的流轉中,從‘它’照見了容顏的改變;有人在人生的戲局中,從‘它’觀看出真正的自我;但也有人不愿或不能面對‘它’。試以‘對鏡’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長不限。” 

      此題關涉“個人人生”,是否有一點雍容、寬宏、自如與深沉? 

      再看看,美國高考作文題:“人類總會犯錯誤,但他們也有偉大的時刻,其中之一,在我看來,就是_____。要求:將這個語句填寫完整,內容可以是文學、歷史、時事和你自己的經驗中的例子。用這句話作為開頭,完成一篇有條理的短文,解釋你如此積極地看待某時刻的原因。” 

      這樣的題目,小巧中蘊涵質樸、親和,簡潔中蘊涵哲思。

     

    [如何走出命題困境 高考作文題三思]相關文章:

    1.初三思品教學計劃

    2.大學生大三思想匯報

    3.初三思品下冊教學計劃

    4.以夜來有感命題的作文

    5.在困境時低調堅守

    6.描寫困境的成語及解釋

    7.大學生大三思想匯報范文

    8.走出情緒低谷教學隨筆

    9.中考政治試題命題分析介紹

    10.大班命題畫蘋果的故事教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幕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 |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精品 | 亚洲综合婷婷六月日韩 |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中文 | 久久99精品久久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