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一桶水說開去(網友來稿)

    發布時間:2016-8-24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作者:高青縣教研室  孫春郵箱:jyssc@sina.com

     

    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必須要有“一桶水”。從教師傳授知識特別是從量的角度講,是有一定道理的。從現代教學論看,教師具有“一桶水”是理所當然的,其實也并不難,問題是這“桶水”是怎樣的水?是一桶陳腐的舊水或是已污染的劣質水,還是一桶既有傳統精華又有現代氣息的活水、新水?宋代大理學家朱熹在《讀書偶感》中說得最為明確,“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币虼,教師要使自己的“一桶水”保持鮮活的生命力,就必須是開放的,流動的,有源頭的,常新的。

    在知識經濟社會、信息社會里,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新觀念、新知識、新理論不斷涌現,教師面臨著一場新的挑戰,只具有“一桶水”已遠遠不夠了,教師應是江河,是海洋。現代學生的需求也是多種多樣的,已不滿足于教師給予的“一碗水”,不然如何“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教師已不再是課堂上唯一的信息源,學生的信息源某些方面很可能超過教師,“被學生問倒”或是某些方面根本不如學生已不足為奇。因此,教師不能再以“傳道授業解惑”者的身份凌駕于學生之上,而應代之以策劃者、組織者、引導者、鼓勵者的身份處于學生之中參與教學,形象一點說,就是要求教師由侯寶林轉變為崔永元。要以自己的智慧啟迪學生的思維,更多的讓學生走向前臺,充分的展現他們的思想。教師要用“一碗水引出學生一桶水”,進而引導學生去發現“桶外水”。

    通過角色的轉變,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是時代的需要,也是歷史的必然。這一角色的轉變是一場痛苦的轉變,但必須完成。教師角色的轉變是激活課堂教學的關鍵,它必然帶來課堂教學模式的變化。由教師的“一言堂”轉變為“教師-教材-學生”的多維互動,信息的多向交流就成為必然。這是現代課堂教學與傳統課堂教學的重要區別。

    新技術革命引發的“知識爆炸”,對21世紀的教育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一方面,教師即知識傳授者的傳統地位被動搖,要想在短短幾年的學校教育中,將學科知識全部傳授給學生已不可能;另一方面,教師是學生惟一知識源的地位已經動搖,學生獲得知識,信息的渠道多樣化了。

    過去注重教師的傳授知識,有了“想讓學生有一碗水,教師得有一桶水”的說法;

    現在,學生主體地位上升,注重教師的引導作用,有了“用教師的一碗水,引出學生一桶水”的認識;

    進而,強調學生的創新能力探索精神培養,又有了引導學生探索發現“尋找桶外水”思想。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公司 |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主区 | 午夜福利中文字幕有码 | 亚洲最新中文字幕aⅴ天堂 香蕉久久高清免费 |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 日韩欧美一区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