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生長明妃尚有村的正常語序(教師中心稿)

    發布時間:2017-10-25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湖南省常德市一中   楊智慧

       著名作家劉白羽在《長江三峽》中借杜甫《詠懷古跡(之一)》詠明妃的詩句“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巧妙地點化了王昭君的誕生地香溪。王昭君是我國漢民族和少數民族聯誼的歷史見證,當“江津號”航行到香溪的時候,作者激起的是中華民族在洶涌波濤中奮勇前進的豪情。

        顯然,“生長明妃尚有村”是一個倒裝句,是為了合乎近體詩格律的要求而變用的。這首《詠懷古跡》是七言首句的平起入韻式,首聯的標準格律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不難看出,“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是在格律要求許可的情況下變通了“生”的平仄 ,那么,“生長明妃尚有村”的正常語序究竟是怎樣的呢?

        我們還得先看看這首詩: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詩的首聯是借高山大川帶出昭君村,頷聯才寫到昭君本人,用極簡短而雄渾有力的詩句概括了王昭君的悲劇一生。后兩聯旨在抒寫王昭君的家國幽恨,寄托作者思念故鄉之情。

        可見,“生長明妃尚有村”是連接“景”與“人”的過渡句。它上承“群山萬壑赴荊門”的磅礴之景,下接“一去紫臺連朔漠”的凄清之人。為使上下詩句語意貫通,銜接緊密,除去近體詩格律的束縛,此句應是“尚有村生長明妃”,這樣,“村”就能緊承上句“群山萬壑”,“明妃”又可作為下句“一去紫臺連朔漠”承前省的主語。

        但是,單就“尚有村生長明妃”一句來說,它還有不符合現代漢語習慣的地方:“村”只是王昭君曾生活過的地方,用在這句中,作了“生長”的主語,不太妥當。因此,最正常的語序應當是“尚有明妃生長村”,意即“還有王昭君曾經生活過的一個村子”。

               本文發表于《語文知識》2000年第11期

    [談生長明妃尚有村的正常語序(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1.演講稿的修改順序

    2.初中心理健康說課稿

    3.初中心理優秀說課稿

    4.初中心理說課稿模板

    5.淺談教師禮儀常識

    6.教師節演講稿:最美的教師

    7.2017教師節教師演講稿

    8.教師節感恩教師演講稿

    9.教師演講稿愛心與責任

    10.教師德育演講稿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观看AV无毒网站 | 在线现看午夜福利片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 亚洲一级淫片免费在线观看 | 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在线图片区 | 日本久久一区一本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