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bbccdd
內容提要:
《語文課程標準》的實施是對教師的一場自身革命,需要廣大教師轉變已習慣了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建立起與之相適應的新的教學理念;需要教師注重“每一個孩子的發展”,建立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強調發現學習,終身學習,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關鍵詞:學習、實踐、人的發展。
一、 學習《新課標》是語文教師形成新的教學理念的保證。
當前,認真學習、深刻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至關重要。《語文課程標準》是語文教育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歷史性事件。《語文課程標準》是語文教育的原則和方向。它具有許多嶄新的理念和特點,即:遵循學科特點,尊重個性差異;突出生成性、開放性、注重創造性;強調實踐性,追求“人的發展”。
1、 遵循學科特點,尊重個性差異。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在課程目標中說“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實施建議中提出的一系列具體要求,諸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發展”;“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而寫作則要強化自主性,“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至于關鍵性的課程實施與評價建議,更是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等等。
2、 突出生成性、開放性、注重創造性。
《語文課程新標準》在基本理念部分則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該是開放而富有創新活力的”,應根據實際情況和“社會的需要不斷自我調節、更新發展”。在實施建議中,強調“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極具豐富性、靈活性、開放性、更需廣大教師的創造精神和創造才能。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提出,“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創造性既指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創新意識和行為;又指教師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的創新思想,創新舉措,創新實踐。要變以前教師是教材的忠實執行者為教師是“自己的課程”的創造者。。這個個性化的“自己的課程”本身就要求語文教師要有創造精神和創造才能。概括而言,語文教師要對課程內容作“增減、取舍”;對課程資源作“開發、利用”;對教學流程作“改善、優化”的個性化處理。
3、 強調實踐性,追求“人的發展”。
《語文課程新標準》確立了嶄新的理念:“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在實施建議部分,提出要“溝通課題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語文課程新標準》著眼于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去設計課程目標,培養和優化學生綜合性的語文素養。而“語文素養”是一個內涵豐富、外延寬廣的語文課程新概念,既包含以語感為中心的聽說讀寫的言語實踐能力,更囊括學生的品德修養、審美情趣、良好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世界觀和人生態度。 即既要“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又要“促進學生持續發展”。《語文新課程》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追求完整意義上的“人的發展”。
在認真學習、深刻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前提下,廣泛閱讀學習中外教育理論、經驗,加強自身業務知識與修養,顯然是十分重要的,這里不再贅述。
如果說教師的學習是為了“發展自我”的話,那么實踐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只有教師和學生的實踐,才能促進學生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的能力,才能提高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二、 向網絡學習是教師教學素養提升的重要保證。
語文課程資源異常豐富。而隨著社會信息化程度的大大提高,網絡將成為教師不可多得的重要資源。許多網站會集了一大批優秀的人才,他們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教學創新活動等將成為教師素養提升的重要保證。著名的三大教育網站之一的“教育在線”(eduol.com.cn)就是一個會集了許多著名學者和從網站中成長起來了的教師的好網站。你可以在教育論壇中的各個欄目中瀏覽最新教學信息;獲得急需的備課資料;教學中的疑惑可以在此研討,各人可以發表你的意見等。高效、快捷的搜索、整理和獲取信息資料是現代社會的要求。要求不斷提升自己教學素養的現代教師,應該時時刻刻在網絡世界里汲取營養。總之,網絡將使你獲益匪淺。
三、 實踐是教師教學素養提升的另一重要保證。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語文教師只有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才能提升自己的教學素養。從而更好地引導和培養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i. 在閱讀教學實踐中貫徹閱讀教學新思維,提升自己的教學境界。
閱讀是收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我們知道,閱讀能夠溝通人與外部世界的聯系,獲取外部的信息和知識,認識豐富多彩的世界,拓展人的視野,幫助人融入廣闊的社會空間;閱讀能夠溝通人與人類的心靈,使人得以與高尚的心靈對話,吸取人類精神文明的營養,豐富文化的積累,發展思維和智慧,接受沒的陶冶,豐富精神世界,提高人的修養和品位;閱讀能夠發展人的語言,發展人的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等閱讀能力,表達與交流的能力,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要注意培養學生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中不能只是重視閱讀的知識、閱讀的方法和閱讀的技巧。而更應把閱讀作為文化建構的過程。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好精神的底子,進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是語文教師的崇高使命。“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應提倡多角度閱讀。比較閱讀,有創意的閱讀,多元解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評等環節,發揮聯想與想象,拓展思維空間。同時,個性化創造閱讀并不排斥合作學習。相反,同學之間交流、切磋,會相互啟發,促進學習。所以,應提倡閱讀過程中同學之間的對話。總之,要用閱讀教學的嶄新思維,實踐于閱讀教學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學境界,提升自身的教學素養。
ii. 在寫作教學實踐中實踐寫作教學新思維,提升自己的教學境界。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 表達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使之樂于表達。培養學生觀察的能力,讓學生通過觀察去感受、去體驗、去思考。想別人之未想,寫別人之未寫,鼓勵自主寫作、有創意的寫作。重視寫作實踐;重視寫作中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要鼓勵學生寫日記。特別重視寫作與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聯系。綜合性學習可以說是新教材的“亮點”,它的許多活動內容都與寫作密切聯系。因此,可以把寫作與綜合性學習結合起來。我校語文組長期堅持定期舉辦“校園之聲”、校刊《小草》,為寫作教學提供廣闊的實踐舞臺。只有不斷實踐,才能找到適合于寫作教學的新路子;也只有不斷實踐,才能形成寫作教學的新思維;也只有在不斷的寫作教學實踐中實踐寫作教學新思維,才能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教學境界。
iii. 在教科研實踐中提升自身教學素養。
教學科研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師實際教學水平的高低;反映了教師自身教學素養的高低。現代教學不是需要“教書匠”,而是需要具有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的專家型、科研型的教師。因此,教師在教書的同時,應在不斷學習的基礎上開展科研實踐,通過不斷的分析、提高、總結、再實踐,使自己教學的經驗系統化、理論化。從而進一步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螺旋上升,不斷提升自身教學素養。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就教學中的某一個方面作為研究的課題,分步驟,有計劃的逐一進行。提倡教師之間的分工、交流與合作。大力提倡教科研創新實踐。要充分利用校與校之間現有的教學資源和現代網絡資源為自己的教科研實踐服務。
《新課程》“像一個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她笑著向我們走來了。廣大一線的語文教師,只有不斷學習,勇于實踐,善于實踐,不斷總結,才能使“小姑娘花枝招展”,繼續“笑著,走著”;才能使她成為“健壯的青年”,“領著我們上前去”!
轉自http://www.cfe21.com
[學習與實踐是教學境界提升的雙翅]相關文章:
1.愛的最高境界
2.提升教學質量心得體會
5.春晚小品《境界》臺詞
6.境界同義詞是什么
10.淡然,是人生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