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樹立創新學習觀念

    發布時間:2016-3-21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中國教育報     2002-10-31     顧紅亮 

     

      進入現代社會,學習能力尤其是創新學習的能力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被看作是一種必要的能力。在此,有必要對創新學習的觀念作一番解釋。 

      學習有不同的類型。毛澤東曾說:學習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專門模仿。明朝前后七子作詩,專模仿唐人;王壬秋的詩,模擬占很大部分。一種是獨創精神。學習應和獨創相結合,硬搬蘇聯的規章制度,就是缺乏獨創精神。這段話指出,學習至少有兩種類型:模仿的學習和獨創的學習,我們也可稱作被動的學習與主動的學習。 

      以往學校教育中的學習大多表現為:讓學生了解已有的知識,從課本(教材)、教師那里接受現存的東西,記住條理化的知識體系,這樣的學習是一種被動的學習,我們也可以稱之為了解或記憶。其實,學習不單是被動的學習,是了解或記住一些信息,真正的學習還應當理解為主動的學習,它教會學生自己去探索答案,而不只是機械地接受別人給出的答案,它教會學生自己去想象一個未來的世界,而不只是記憶一個過去的世界。這樣的學習是創新性的學習,我們也可稱之為想象性的學習。所以,主動的學習與創新不可分割地聯系在一起。 

      寬泛地看,創新的學習大致有幾種情況。第一,創新學習就是要學生自己有興趣去學習新的知識和他所需的知識,并且知道如何去學習,如何獲取這些知識。 

      第二,創新學習就是要學生有信心去探求未知的東西,提出一些新的問題,力圖給出一些答案。在我們面前,除了一個大家熟知的日常生活世界外,還有一個未知之域,這是一個必然王國。對學習者來說,未知世界就是個可能世界,包含多重發展的可能性。學習的過程便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根據理性認識,選擇某一種可能性,制定方案、計劃和目標,努力創造條件,促使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性,從而獲得相對性的真知,逐步逼近未知之域。這里的探索和選擇都是一種創新。因此,創新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是探索這個未知的領域。學習已有的知識只是為了更好地探究未知的知識。 

      第三,在很多情況下,學習的過程也是運用規律性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這種運用便是一種創新學習。按一般情況,我們不能把規律性知識拿來直接應用,因為這類知識是普遍的,運用其中的情境總是特殊的和具體的。如何拿普遍的規律性知識運用于具體境遇,對學習者而言是一個難題,這不是照搬照抄或簡單模仿就可辦成的,它需要發揮創新精神。 

      第四,創新學習不單是個消化已有知識的過程,也是個再闡釋的過程。學習者不是一個被動的物體,他對所接受、獲取的信息會進行理解、加工或處理。對信息的理解過程可以看作一個闡釋和再闡釋的過程。學生對信息的再闡釋有他自己的視界和方式,既可以是“我注六經”式的闡釋,也可以是“六經注我”式的闡釋。完全可以想象,對于同樣一個符號或信息,一個學生的闡釋和教師期望的闡釋可能是相反的。學習正是在多重闡釋、互相啟發的境遇中展開的,這是個多重視界逐漸融合與創新的過程。 

      從上面介紹的有關創新學習的幾種情況來看,我們知道,真正的學習不僅是創新的基礎,而且學習本身就是一種創新活動。所以,我們的現代教育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學習能力,更新學習的觀念,使被動的學習變成主動的學習、創新的學習。這是一次“學習的革命”。針對傳統教育中被動學習模式的局限,我們在培養創新學習能力時特別要樹立幾種意識。 

      (一)問題意識 

      所謂問題意識就是要使學生對事物保持好奇心,對問題有興趣,善于提出新問題。小孩子一般喜歡質疑,可是教育到后來,長大了的孩子竟然提不出問題,這是傳統的教育模式對創新精神壓制的表現。有人會說,傳統的教育也很注重問題意識。在課堂上,老師常常向學生提出問題,學生作答,如果他的回答符合現成答案,就受到表揚,得到高分。現成的答案往往被弄得十分精確和標準。其實,傳統教育的這種問答模式與其說是培育問題意識,不如說是培育答案意識。它主要不是在培養學生自己提出問題的能力,而是使學生的思維束縛在標準答案上。創新學習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要扭轉上述格局,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敢于懷疑,自己去嘗試解決問題。讓學生接受一個知識,是比較容易的;相對地,讓學生懷疑一個知識,就要困難一些,而在懷疑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形成問題并提出問題,則更不容易。在這一過程中,光有扎實的知識基礎是不夠的,還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和判斷力,在某種意義上,想象比知識更重要。 

      (二)個性意識 

      個性意識意味著我們的教育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隨才成就。創新學習的過程不是標準化生產過程。無論從生理上,還是從心理上,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個別性。傳統的教育模式強行把學生的個別性都磨平或削去,像工業流水線上生產機器一樣批量生產學生,學生的學習變成驗證標準答案的過程,這必然導致對學生個性的戕害與抹殺,這種學習的觀點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和多樣性。 

      (三)風險意識 

      創新學習的過程是一個尋求新知、探索未知的過程,探索過程總是伴隨著不確定性,有不確定性就會有風險。在創新學習過程中,我們可能會遇到兩種風險,一是犯錯誤或遇到挫折,一是失敗;相應地,樹立學習的風險意識就是要樹立這樣兩個觀念,第一是不怕犯錯誤的觀念,第二是不怕失敗的觀念。傳統的教育不太注重挫折教育和風險教育,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弱,比較脆弱,難以接受出錯或失敗的結局。在傳統學校教育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在學習過程中,學生一遇到困難,就找老師或家長或干脆束手無策,號啕大哭;一犯錯誤,就自暴自棄,或怨天尤人;一遇到挫折失敗,就垂頭喪氣,或悲觀絕望。這是缺乏風險意識和挫折意識的表現。因此,學會正確對待學習的失敗和風險是創新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 

      樹立風險意識意味著創新學習者比較重視科學實驗,重視嘗試。科學試驗有風險,既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敗的可能。創新學習意味著,我們在面對失敗的時候,要善于對失敗或錯誤進行深刻反思和科學總結,在反思和總結中獲得新的認識,善于從失敗或錯誤中學習。正如恩格斯所說:“偉大的階級,正如偉大的民族一樣,無論從哪方面學習都不如從自己所犯錯誤的后果中學習來得快。”這話指出正視錯誤、樹立風險意識之于創新學習的重要性。 

      (作者單位:華東師范大學哲學系) 

    [新時代樹立創新學習觀念]相關文章:

    1.新時代教師演講稿

    2.新時代演講稿

    3.做新時代青年演講稿

    4.關于科技創新小論文創作的學習案例匯總

    5.樹立文明黑板報資料

    6.樹立企業形象標語

    7.樹立教師形象的演講稿

    8.樹立目標的名言

    9.

    10.觀念的近義詞是什么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 久久国产香蕉观看八 | 五月婷婷丁香视频在线 | 亚洲精品视频福利网 | 日韩国产精品久久午夜夜伦鲁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