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東南飛教案設計

    《孔雀東南飛》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長篇敘事詩,也是樂府詩發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稱它與北朝的《木蘭詩》為“樂府雙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孔雀東南飛教案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課文孔雀東南飛教案設計

    標簽:教案 時間:2021-04-13
    【ruiwen.com - 教案】

      教學目標:

      一理清故事線索,把握人物性格特點。

      二加深理解賦、比、興和浪漫主義手法在抒情上的藝術效果。

      三落實實詞,側重于一詞多義、偏義復詞、古今異義。

      教學重點:

      學會通過賞析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去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導語1:中國是一個詩的國度,從先秦的《詩經》起源,就拉開了中華詩歌的悠久歷史和傳統;中國是一個浪漫的民族,她有很多流傳久遠、深入人心的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而且大多以愛情為主題,表現的是“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這種最樸素的愿望,如果生不能結為夫婦,死后也要同墳臺。這樣的故事實在是太多了,如“白蛇傳”、“梁;薄ⅰ芭@膳c織女”、“董永與七仙女”、“田螺姑娘”等。

      導語2:在標題下面寫下兩行字:一個斷人心腸的故事,一曲唱絕千古的悲歌。其實文章就是一曲悲歌,一段悲劇“悲劇的不幸,在于它往往不僅僅是悲劇,而是永遠的生活”,大家熟悉的感天動地的梁;褪沁@種悲劇的延續,而千年過去了,這樣的悲劇并沒有隨著古人沉痛的悲告而終結,勞燕分飛的《釵頭鳳》仍在上演著……

      投影:陸游《釵頭鳳》,師生齊讀,教師簡介陸游與唐婉的愛情悲劇。

      “一個叫沈園的`地方,一個叫陸游的詩人,娶了一個叫唐婉的女子,伉儷相得,琴瑟相和,好一對神仙眷屬。然而,這一切,并不隨陸母之意,逼迫夫妻離異。幾年后的一個春日,陸游滿懷郁悶踽踽獨游,邂遇唐婉,唐遣人送酒致意,陸游滿懷傷感,詞成《釵頭鳳》一首,唐婉和之。不久,唐婉抑郁而亡。”(

    孔雀東南飛(并序)(人教版高二必修教案設計)

    標簽:教育新聞 時間:2020-12-06
    【ruiwen.com - 教育新聞】

     孔雀東南飛(并序)

    教 學 設 計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我國第一首長篇敘事詩的藝術成就

    2.理解鋪陣、排比、起興的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2.培養學生欣賞詩歌語言表達效果的能力

    德育目標

    讓學生充分認識封建家長制及封建禮教摧殘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惡。

    教學重點

    1.理解敘事詩的矛盾沖突和曲折情節

    2.把握劉蘭芝、焦仲卿的性格特點

    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探究法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 播放《梁祝》,梁祝抒寫的是動人的愛情故事,然而他們的故事卻是個悲劇,這樣的故事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屢見不鮮,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孔雀東南飛》也是如此。

    二.解題

    1.漢樂府:“樂府”是漢武帝時設立的一個官署,其職責即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詩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演奏之用,漢樂府是繼《詩經》、《楚辭》而起的一種新詩體。

    2.《孔雀東南飛》:我國古代文學史上最早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古樂府民歌代表作之一,原題名《古詩與焦仲卿妻作》,與《木蘭詩》并稱“樂府雙璧”。

    三、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從標題入手,初識作品人物,詩另題“古詩為焦仲卿妻作”,表明作品有兩個主人公:焦仲卿 和他的妻子,但標題并未說古詩是為焦仲卿“夫妻”作,而只說為焦仲卿妻作,看來在這個愛情故事里,女主人公更具人格魅力,那么標題為什么不干脆直言“古詩為劉蘭芝作”?

    明確:劉蘭芝必須以“焦仲卿妻”身份出現,這是劉蘭芝社會角色,禮法不肯給劉蘭芝獨立地位,暗示劉蘭芝悲劇根源。

    孔雀東南飛(粵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

    標簽:教育新聞 時間:2020-12-06
    【ruiwen.com - 教育新聞】

     教學目的:1、討論詩歌的人物形象和主題思想

    2、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教學重點:討論詩歌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總結詩歌的文章主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通讀了《孔雀東南飛》,并且參看注解弄清了具體詩句的含義,了解了故事梗概,編寫了結構提綱。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詩歌。我們這節課主要討論、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討論人物形象,第二個問題是把握詩歌主題。

    二、討論人物形象

    1、討論劉蘭芝的人物形象。

    (1)、老師放映討論的輔助性圖片。

    (2)、學生分組討論、回答。

        學生甲:劉蘭芝是個聰明能干、多才多藝的人。從“”雞鳴入雞織,夜夜不得息”還可看出劉蘭芝是個勤勞的人。

        學生乙:劉蘭芝嚴妝這一段表明她是個內心倔強好勝心強的女人,她不愿意讓別人看到她的痛苦。上堂辭別阿母,同時叮囑小姑表明她是個知書達理、善良的人。

        學生丙:蘭芝拒絕提親,這可看出她是個不貪圖榮華富貴、不愛慕虛榮的人。蘭芝以死來殉情,表明她對愛情是忠貞不渝的。

        學生。簭摹版豢膀屖埂笨煽闯鎏m芝是個不甘愿逆來順受、外柔內剛的堅強女性。同時也可看出她是個體貼、為別人著想的人。

     (3)、教師引導:“金無赤足,人無完人”,一個人有優點也有缺點,現在用我們現代人的眼光看,劉蘭芝這個人有沒有不足的一面?

    《孔雀東南飛》導學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教案設計)

    標簽:教育新聞 時間:2020-12-06
    【ruiwen.com - 教育新聞】

     【學習目標】

    1 學習敘事詩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表現主題思想。 

    2了解封建家長制度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 

    3了解偏義復詞、古今異義字的特點,掌握“謝”“相”“見”“迎”的一詞多義。 

    4 熟悉漢樂府的文學常識與《孔雀東南飛》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5 注意把握本詩人物語言個性化這一突出的藝術成就。 

    【學習重點】

    1.疏通文義,把握故事發展過程,分析人物感情;  

    2.掌握文中的“偏義復詞”和“謝”“相”“見”“迎”的一詞多義。 

    3.識記有關文學常識,背誦有關名句。  

    【學習難點】

    1.通過人物對話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摯感情。 

    2.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內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義色彩。

    【方法指導】

    理解性閱讀與鑒賞性閱讀

     【知識鏈接】

    關于詩題及“樂府” 

    《孔雀東南飛》是保存下來的我國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長的一首敘事詩,是古樂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與稍后出現的北朝的《木蘭辭》并稱“樂府雙璧”。它選自南朝陳代徐陵編的《玉臺新詠》(是《詩經》、《楚辭》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詩總集)卷一,原題為《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樂府”,本是漢武帝劉徹時設立的一個掌管音樂的機構(官署)。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祭祀或宴會時演奏之用。后世把它所搜集整理的`詩歌,稱為“樂府詩”,或簡稱“樂府”。其中屬于漢代的就叫“漢樂府”。

    就這樣被擊中--我教《孔雀東南飛》(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

    標簽:教育新聞 時間:2020-12-06
    【ruiwen.com - 教育新聞】

     就這樣被擊中--我教《孔雀東南飛》

    學生高之涵曾對我說過,初中時就期待《孔雀東南飛》,但高中時教師講解過,卻覺索然無味。

    她的話時時警誡我,千萬別成為扼殺學生熱愛語文的殺手。

    然而《孔雀東南飛》卻是一堵堅實的墻,時時橫亙在我的面前。雖然肢解了許多遍,卻依然沒有發現其“美”之所在,只是在完成教學任務。

    昨天上網查詢資料時,看到

    初次讀到《孔雀東南飛》,是在二十多年前。說起來那么久遠的事,讓人無端感覺,自己像一個垂垂老矣的遲暮老人。 

    記得當時初見,驚艷于劉蘭芝光彩照人的美。少年時,將皮相之美當作是愛情的第一要素。所以當看到焦仲卿不得不離開劉蘭芝而將她遣送回家時,有太多惋惜,惋惜這樣一個精致美麗、賢惠驕傲的女子,卻得不到婆婆疼愛,從此,覺天下之惡,無出焦母之右者。

    接下來的離別分外賺人熱淚。讀到“舉手長勞勞,二情同依依”,泣不可抑。讀一遍哭一次。很少有事能打動的心,卻一次又一次,哭得一塌糊涂。

    其實就只是“舉手長勞勞”這句話,讓當年的我記住了還有焦仲卿這個人。一個在我印象中如此平凡的“勞”字。到這里,卻翻出不盡的纏綿之意。

    今天第一節課,在12班,感覺很不好。要求背誦的段落,學生讀得有氣無力,更不用說情感。當然,我也盡力去范讀,但有時很是奇怪,教師的朗誦也需要氛圍的渲染,有時在一個班級讀得感動自己,另一班級卻生澀別扭。

    到了11班,一切風生水起。和他們一起朗讀的時候,其中“時時為安慰,久久莫相忘”“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兩句,讀得特別慢,而飽含深情。坐在第一排的學生說,老師一讀,味道就不一樣了。

    《孔雀東南飛》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

    標簽:教育新聞 時間:2020-12-06
    【ruiwen.com - 教育新聞】

     陜西省佛坪縣中學    王寶杰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第一首長篇敘事詩的藝術成就,理解鋪陳、排比、起興的手法及其表達效果。

    (2)培養學生結合語境欣賞詩歌語言表達效果的能力和運用人物對話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3)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封建家長制及封建禮教摧殘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惡,培養學生珍愛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勢力作斗爭的情操。

    [教學重點]:

    (1)理清敘事詩的矛盾沖突和曲折情節。

    (2)了解敘事詩中通過人物對話揭示人物形象的藝術性。

    (3)掌握文中的“偏義復詞”“一詞多義”“詞類活用”等文言語法。

    [教學難點]:

    (1)體味人物性格及詩句的民歌氣息和抒情意味。

    (2)如何理解結尾的“化鳥”這樣的情節安排? 

    [教學時數]: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先播放《梁祝》的經典旋律,讓學生沉浸在審美體驗中。

    師問:誰能說說這首曲子是根據我國哪個民間傳說創作的?(相信學生肯定能回答出來)

    對,是根據《梁山伯與祝英臺》(與《白蛇傳》、《孟姜女》、《牛郎織女》并稱中國古代四大民間傳說)的民間傳說創作出來的。其中,“梁祝傳說”是我國最具輻射力的口頭傳承藝術,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中國民間傳說。梁祝故事在民間流傳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謂中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從古到今,有無數人被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悲慘愛情所感染。《梁山伯與祝英臺》也有著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之稱。

    《孔雀東南飛》(粵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

    標簽:教育新聞 時間:2020-12-06
    【ruiwen.com - 教育新聞】

     16.《孔雀東南飛》  

    一、教學目的  

    1.把握這首詩故事情節的發展過程,通過人物對話分析理解男女主人公的真摯感情。  

    2.從詩歌的寫作時代和作品反映的時代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內容,理解作品的浪漫主義色彩。  

    3.熟悉漢樂府的文學常識與《孔雀東南飛》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背誦默寫詩歌中的名句。  

    4.掌握文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幾個文言實詞  

    二、教學重點  

    1.疏通文義,把握故事發展過程,分析人物感情;  

    2.掌握文中的“偏義復詞”和“謝”“相”“見”“迎”的一詞多義。  

    3.識記有關文學常識,背誦有關名句。  

    三、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2  

    四、教學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語  

    由該課文的教學目標和學習重點導人新課。  

    二、簡介有關文學常識  

    1.作家、作品信息  

    徐陵(507-583),字孝穆,今山東郯城人。南朝陳文學家。少好學,八歲即能文,博涉經史,有口才。梁時,官東宮學士,兩次出使北朝。入陳,歷仕尚書左仆射、丹陽尹、中書監等職,主持朝廷重要文書的草擬。其詩賦皆淫靡綺艷,與庾信同為宮體詩代表作家,時人稱為“徐庾體”。編選《玉臺新詠》十卷,是現存我國較早的詩歌總集之一。  

    《孔雀東南飛》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

    標簽:教育新聞 時間:2020-12-06
    【ruiwen.com - 教育新聞】

     重點、難點: 

        一、了解《孔雀東南飛》寫作的時代背景。 

        故事發生在“漢末建安中”。當時的背景是: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的那套倫理綱常,逐漸占據了統治地位,并發展到了相當完備嚴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規定有“七出”、“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等清規戒律!疤煜聼o不是之父母”,這正是焦劉悲劇的根本原因。在這一時代氛圍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蘭芝一邊,表明與蘭芝“結發同枕席,黃泉共為友”的堅決態度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二、了解《孔雀東南飛》的篇章結構。 

        本文是一首民間敘事長詩,可分為五部分: 

        1.開端第1-2段是蘭芝主動向丈夫提出將她及早遣歸母家,從而一下子將矛盾沖突和盤托出,蘭芝外柔內剛的性格也得到了凸現。 

        2.中心部分第3-8段,描寫府吏周旋于專橫的母親和有主見的蘭芝之間,既表現了他對愛情的忠貞,又充分展示出他在封建禮教重壓下的軟弱、復雜的性格。焦母雖尚未與蘭芝直接交鋒,但其猙獰面目已在兒子面前暴露無遺。 

    孔雀東南飛練習(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

    標簽:教育新聞 時間:2020-12-06
    【ruiwen.com - 教育新聞】

     《孔雀東南飛 》教案

    重點、難點: 

        一、了解《孔雀東南飛》寫作的時代背景。 

        故事發生在“漢末建安中”。當時的背景是:漢武帝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的那套倫理綱常,逐漸占據了統治地位,并發展到了相當完備嚴密的程度。在婚姻制度方面就規定有“七出”、“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等清規戒律。“天下無不是之父母”,這正是焦劉悲劇的根本原因。在這一時代氛圍里,在焦母的淫威下,焦仲卿敢于站在蘭芝一邊,表明與蘭芝“結發同枕席,黃泉共為友”的堅決態度實在是難能可貴的。 

        二、了解《孔雀東南飛》的篇章結構。 

        本文是一首民間敘事長詩,可分為五部分: 

        1.開端第1-2段是蘭芝主動向丈夫提出將她及早遣歸母家,從而一下子將矛盾沖突和盤托出,蘭芝外柔內剛的性格也得到了凸現。 

        2.中心部分第3-8段,描寫府吏周旋于專橫的母親和有主見的蘭芝之間,既表現了他對愛情的忠貞,又充分展示出他在封建禮教重壓下的軟弱、復雜的性格。焦母雖尚未與蘭芝直接交鋒,但其猙獰面目已在兒子面前暴露無遺。 

    《孔雀東南飛》(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設計)

    標簽:教育新聞 時間:2020-12-06
    【ruiwen.com - 教育新聞】

     一、教學目的: 

    1、學習敘事詩通過塑造人物形象來表現主題思想。  

    2、了解封建家長制度和封建禮教摧殘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惡。  

    3、了解偏義復詞、古今字的特點,掌握“相”、“自”、“見”在不同語境里的用法。  

    二、教學重點:

    1:理清脈絡,掌握全詩故事情節。

    2:了解偏義復詞、古今字的特點,掌握“相”、“自”、“見”在不同語境里的用法。

    三、教學難點:

    1:分析鑒賞人物形象。

    2理解鋪陳、排比、起興手法及其藝術性

    教學時數:2教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入題:

    1、勾勒詩歌發展脈絡:《詩經》--楚辭--樂府民歌

    2、樂府雙璧:《木蘭辭》《孔雀東南飛》

    3、《孔雀東南飛》簡介(見課文)

    補充:《玉臺新詠》是《詩經》、《楚辭》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詩總集。  

    4、掌握文中重要字詞讀音。

    二、簡述故事情節,分析詩歌結構

    1、請學生用自己的話復述詩歌的故事情節。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变态另类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性色在线精品视频 | 中文娱乐久久综合网 | 色鬼97悠悠久久综合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字幕高清 | 中文字幕交换系列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