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方案

    時間:2024-01-27 09:34:21 設計方案 我要投稿

    設計方案精品(3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順利進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會注重受眾的參與性及互動性。怎樣寫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設計方案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設計方案精品(3篇)

    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況,以及與月球相關的未解之謎;

      2、培養學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看圖說話:

      師:先請同學們來看這樣一幅畫,你看到了什么?

      媒體出示圖片配樂。

      學生說。

      看到如此美妙的情景,你想到了些什么?

      學生說。

      老師把你們所想到的用一個詞來概括──遐想

      (板書:遐想)

      師:在黑暗的夜空中,出現的那一輪月亮是那么迷人,引起了我們無限的遐想。

      出示句子:

      夜幕降臨,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潔的月光曾引起人們多少美好的遐想!月球是從哪兒來的?上面有些什么東西?它跟地球一樣嗎?古往今來,為了探索月球的奧秘,人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你能來讀讀這幾句話嗎?──自己練──你覺得怎樣才能讀好它?(自言自語,充滿想象)──生說──指讀。

      2、揭題:

      月亮是那么清幽,那么神秘,古往今來,人們仰望天上的這輪明月,總會激起無限的遐想。直到1969年7月20日,美國的兩名宇航員首次登上月球,發現了更多的月球之謎。今天,我們就和作者一起來探索──月球之謎。

      (板書課題:22、月球之謎)

      二、自讀課文

      請同學們打開書本,要據老師的要求,自己來讀讀課文。

      要求:

      1、給課文標上自然段序號,劃出生詞,讀準字音。

      2、把課文讀通順,做到不添字、不漏字。

      3、找一找,課文寫了月球的哪些“謎”?

      學生自讀。

      反饋:

      1、出示詞語:夜幕、降臨、懸掛、曾經、奧秘、努力、登上、估計、年齡、神秘、探索(小老師領讀──齊讀)

      2、課文共幾個自然段?我們請一個小組開小火車讀。其他同學仔細聽,老師等會要請他評一評。

      3、學生根據自學要求評讀。

      4、讀通難讀的句子:

      月球上滿是塵土、巖石和環形山,沒有水,沒有任何生命。

      (注意不漏讀“滿”字,不讀破句。)

      三、精讀品味

      1、課文讀通順了,老師請同學們再快速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中寫了哪些月球之謎。

      2、反饋,媒體出示:

      月球是從哪兒來的?

      上面有些什么東西?

      它跟地球一樣嗎?

      難道月球上的塵土有殺菌的本領?

      為什么不同植物在月球塵土中生長情況不同?

      難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齡還大?

      月球的火山活動比地球還早?

      3、師:老師把同學們說的月球之謎都打出來了,那你們看看,能給這些月球之謎分分類嗎:

      ⑴ 可以按照登月前,登月后劃分。

      ⑵ 可以按已解之謎,未解之謎分。

      4、那登月前的月球之謎有答案了嗎?你從課文的哪一個自然段找到答案的:

      ⑴ 研讀月球的奇異景色:

      請同學們來讀讀這段話,看看,你能從這段話中讀懂些什么?

      ① 我了解到首次登上月球的是美國的兩名宇航員。

      ② 我了解到登月的時間是在1969年7月20日。

      ③ 我了解到月球的樣子……

      課文中有一個詞來評價宇航員所看到的月球

      奇異(板書)

      你看到了哪些奇異之處?奇異在哪里?和你想象中的一樣嗎?

      (請學生遐想)

      出示圖片:如果你是宇航員,你第一眼看到這樣奇異的景像,感覺怎樣?

      (驚訝、奇怪、激動)

      懷著這樣的心情,我們來讀讀這段話。

      試讀──指名讀──小組讀

      同學們,這是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在這之前,人們為了探究月球的真面目,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當宇航員一腳踏上月球表面時,你認為他們的心情又會怎樣?

      (激動、自豪)

      懷著這樣的心情,我們再來讀讀這段話──齊讀:

      這是小小的一步,卻是整個人類偉大的一步,它承載了全人類的夢想,跨過了五千年的時光。那是多么激動人心的一刻啊!可宇航員們為了這一刻,付出了多么巨大的努力。

      媒體出示資料,請同學們來讀讀:

      面對這么偉大的.宇航員,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四人小組討論──指名交流。

      古往今來,為了探索月球的奧秘,宇航員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出示:古往今來,為了探索月球的奧秘, 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齊讀:古往今來,為了探索月球的奧秘,人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⑵ 研讀月球難解之謎:

      登上月球,僅僅是探索月球奧秘的開始,讓我們來看看這些登上月球后發現的難解之謎:

      媒體出示四個月球之謎。

      你能根據課文猜想一下這些月球之謎的答案嗎?

      (板書:猜想)

      這些難解之謎現在有答案了嗎?你無法確定,老師甚至是科學家也無法確定,真是令人費解啊!

      (板書:令人費解)

      這一部分你準備怎么來讀?

      四、小結

      月球還有許多未解之謎,人類探索月球的腳步也從未停止。隨著對月球的探索和研究,還有更多的月球之謎被提出來,但老師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同學們會加入到解開這些謎團的隊伍中去,讓月球不再有謎。

    設計方案 篇2

      為進一步提高城區道路綠化養護管理工作,促進城市道路美化,根據日常養護工作需要,我督查股特制定**年城區道路綠化養護計劃如下。

      一、養護相關情況

      我局督查股負責新城區岐黃大道、長慶大道、北京大道、隴東大道等27條道路,共計351968㎡綠化面積,16179棵行道樹和老城區14條道路,共計4133棵行道樹的`日常管護工作。其中,新城區16條道路、分十個標段通過招標,確定擁有專業資質的十家養護企業,進入市場化養護管理。

      二、養護工作內容

      1、按照園林綠化養護操作規程及園林綠化養護質量標準,合理組織,精心養護,要求各養護企業派出專業的園藝師組織指導安排管護工作,并根據各個季節天氣及植物生長情況派出不少于3位有經驗的工人,保質保量完成養護管理任務。

      2、制定12月養護月歷(附表),要求各養護企業參照養護月歷及時對養護路段進行雜草清理、整形修剪、澆水施肥、病蟲害防治及苗木補植等工作。

      3、完善養護考核辦法,堅持督查巡查、年月考核制度。

      4、建立健全檔案管理工作。

      三、養護經費概算(附表)

      1、新城區:綠化面積351968㎡(包括局管路段)年養護費3157150元,行道樹16179棵(包括局管路段)年養護費用311122元。

      2、老城區:行道樹4133棵,修剪費76460、病蟲害防治費15000元、冬季涂白費用,柳絮防治費用10098元

      3、計劃補植經費概算:按年管護綠化面積5%的補植率計算,需補植面積17598㎡補植費約2111806元。

      合計20xx年需養護費**元。

    設計方案 篇3

      【教材分析】

      認識厘米和用厘米量。重要的是讓學生了解長度單位—厘米的實際長度。并能夠在實際中應用。教材先說明尺子的用處,之后讓學生看著自己的小尺子,認識1厘米、2厘米……的長度。例1,是用尺子錄圖釘的長度。使學生初步感知1厘米的大致長度。例2.安排了讓學生錄一條線段和錄自己手指寬度的實際動手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清楚1厘米到底有多長。以加深學生對厘米的認識。例3.是量紙條的長度。使學生知道量物體長度的方法。通過例題和綜合應用練習。使學生初步學會量物體的長度。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本課的設計上。主要突出以下幾點:

      1.順應學生認知規律。滲透學法。

      本課認識I厘米和幾厘米。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用厘米量三個知識點的教學。我都按照“觀察感知、操作成像、抽象概括、實踐創造”的模式進行。創設一系列的情境。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實踐,水到渠成地掌握新知。

      2.教師指導學生操作細致、到位。使學生的多種感官協同活動。形成技能。

      3.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

      【學情分析】

      本節課學習長度單位厘米和用厘米錄。學生對物體的長度己有初步的認識。但這節課是認識長度單位的開始,必須借助學生的生活經驗。提供豐富的感知材料幫助學生初步建立長度概念。

      學會錄長度的基本方法。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

      并能夠在實際中運用。教學難點是根據二年級學生的特點。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篩得測最物體的長度要用尺子,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并學會用厘米錄比較短(整厘米長)的物體的長度。

      2.在實際觀察和操作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使學生養成細心、認真的習慣。初步感受知識來源于實踐并應用于實踐的觀點。

      3.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欲。在數學學習活動中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造。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電腦課件、實物投影、學生尺子。學生指、比、找所用的卡片。

      學生準備:學生尺子、剪刀、圖釘、線、寬I.厘米的白紙條、小棒、彩條卡片(黃彩條長8厘米。紅彩條長5厘米)、邊長是1厘米的小方塊、數字卡片、反饋牌等。

      【教學過程】

      一、問題引入

      電腦顯示:兩條線段。一根長10厘米。豎放;另一根長11厘米。橫放。請同學們猜一猜。這兩條線段。哪根長?哪根短?

      學生可能猜豎放的`長。也可能猜兩根一樣長。

      設問:用什么辦法可以準確地知道它們的長度呢?

      【設計意圖】:開課。通過比較線段的長短。使學生回憶己有的生活經驗,從而得出要知道物體的長度。需要用尺子最。

      二、探究新知

      (一)認識刻度尺教師提出問題,折導學生分組討論。

      電腦顯示討論題:

      1.拿出你們的尺子。認真觀察。比一比、找一找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2.關于這些共同點。你們想知道什么?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參與到學生討論中。

      3.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4.師生評價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

      【設計意圖】:從學生天天使用的尺子入手。讓學生看一看、指一指、比一比、說一說、找一找。指導學生在生動愉悅的氣氛中學會觀察、學會分析。學會從變化多樣的表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質。同時也提供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的契機。便于學生進入積極探求新知的狀態中。

      (二)認識厘米1.1厘米有多長?請大家嘗試著在尺子上指出來。

      2.電腦顯示從0到1,從1到2.從2到3……每段的長都是I厘米。通過認真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總結出:每相鄰兩條較長的刻度線之間的長度都是1厘米。

      3.從0到2.這兩條刻度線之間有幾厘米?從0到3呢?從0到5呢?你的尺子上一共有多少厘米?你是怎樣看出來的?你可得出什么結論?

    【設計方案】相關文章:

    【精選】設計方案12-27

    設計方案(精選)07-27

    (精選)設計方案08-06

    [經典]設計方案08-05

    [精選]設計方案08-24

    設計方案11-03

    設計方案11-08

    設計方案(經典)08-14

    設計方案[經典]10-28

    設計方案11-0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视频国产亚洲欧美一区不卡 |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网站 | 婷婷四月开心色房播播手机 | 亚洲一级免费在线视频 | 亚洲阿v天堂2019国产 | 日韩欧美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