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的詞語難點

    時間:2021-03-18 14:43:22 我要投稿

    木蘭詩的詞語難點

      《木蘭詩》產生的時代眾說紛紜,但據其最早著錄于陳釋智匠所撰的《古今樂錄》,可證其產生之時代不晚于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關于木蘭詩的詞語難點,內容如下:

    木蘭詩的詞語難點

      詞語難點:

      唧(jī )唧:紡織機的聲音。一說為嘆息聲,意思是木蘭無心織布,停機嘆息。首句一作“唧唧何力力”。

      當(dāng)戶:對著門或在門旁,泛指在家中。

      機杼(zhù)聲:織布機發出的聲音。機:指織布機。杼:織布的梭子。

      惟:只。

      何:什么。

      憶:思念,惦記

      軍帖(tiě):征兵的文書。

      可汗(kèhán):古代西北地區少數民族對君主的稱呼。大點兵:大規模征兵。

      軍書十二卷:征兵的名冊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確指。下文的“十年”、“十二轉”、“十二年”,用法與此相同。

      爺:和下文的“阿爺”一樣,都指父親。當時北方呼父為“阿爺”。

      愿為市鞍(ān)馬:為,為此(指代父從軍)。市,買。鞍馬:馬匹和乘馬用具。

      韉(jiān):馬鞍下的墊子。

      轡(pèi)頭:駕馭牲口用的嚼子、籠頭和韁繩。

      辭:離開,辭行。

      濺(jiān)濺:水流激射的聲音。

      旦:早晨。

      暮:夜晚。黑山:今呼和浩特市東南。公元429年,《北史·蠕蠕傳》:“車駕出東道,向黑山”。

      但聞:只聽見。胡騎(jì):胡人的戰馬。胡,古代對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啾(jiū)啾:馬叫的聲音。公元429年,《北史·蠕蠕傳》:“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

      萬里赴戎機:不遠萬里,奔赴戰場。戎機:軍機,指戰爭。

      關山度若飛:像飛一樣地跨過一道道的關,越過一座座的山。度,越過。

      朔(shuò)氣傳金柝:北方的.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朔,北方。金柝(tuò),即刁斗。古代軍中用的一種鐵鍋,白天用來做飯,晚上用來報更。一說金為刁斗,柝為木柝。李善注:“金,謂刁斗也。衞宏《漢舊儀》曰:晝漏盡,夜漏起,城門擊刁斗,周廬擊木柝。”

      寒光照鐵衣:冰冷的月光照在將士們的鎧甲上。寒光:指清冷的月光。鐵衣:古代戰士穿的帶有鐵片的戰衣。

      天子:即前面所說的“可汗”。

      明堂:皇帝用來祭祀、接見諸侯、選拔等所用的殿堂。

      策勛十二轉(zhuǎn):記很大的功。策勛,記功。轉,勛級每升一級叫一轉,十二轉為最高的勛級。十二轉:不是確數,形容功勞極高。

      賞賜百千強(qiáng):賞賜很多的財物。百千:形容數量多。強,有余。

      問所欲:問(木蘭)想要什么。

      不用:不為,不做。尚書郎:官名,魏晉以后在尚書臺(省)下分設若干曹(部),主持各曹事務的官通稱尚書郎。

      千里足:可馳千里的腳力,指好馬。一作“愿借明駝千里足”,均指愿得良騎速回故鄉。

      郭:外城。扶:扶持。將:助詞,不譯。以上二句是說父母互相攙扶著到城外來迎接木蘭。

      姊(zǐ):姐姐。

      理:梳理。紅妝(zhuāng):指女子的艷麗裝束。

      霍(huò)霍:磨刀迅速時發出的聲音。一說,刀光閃動疾速貌。

      著(zhuó):通假字 通“著”,穿。

      云鬢(bìn):像云那樣的鬢發,形容好看的頭發。

      帖(tiē)花黃:當時流行的一種化妝款飾,把金黃色的紙剪成星、月、花、鳥等形狀貼在額上,或在額上涂一點黃的顏色。帖,同“貼”。花黃,古代婦女的一種面部裝飾物。

      火伴:古時兵制,十人為一火,火伴即同火的人。

      “雄兔”二句:據說,提著兔子的耳朵懸在半空時,雄兔兩只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只眼睛時常瞇著,所以容易辨認。撲朔:形容雄兔腳上的毛蓬松的樣子。迷離: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樣子。

      “雙兔”二句:當兩只兔子一起在地上跑時便區別不出它們的雌雄。傍(bàng)地走,指在地上跑。以上四句通過雄兔雌兔在跑動時不能區別的比喻,對木蘭的才能和智慧加以贊揚和肯定,傳達了一種“誰說女子不如男”的觀念。

      創作背景:

      《木蘭詩》產生的時代眾說紛紜,但據其最早著錄于陳釋智匠所撰的《古今樂錄》,可證其產生之時代不晚于陳。詩中稱天子為“可汗”,征戰地點皆在北方,則其產生之地域在北朝。詩中有“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但聞燕山胡騎聲啾啾”語。黑山即殺虎山,在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東南,去黃河不遠。燕山指燕然山,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杭愛山。據此,《木蘭詩》中之戰事,當發生于北魏與柔然之間。柔然是北方游牧族大國,立國一百五十八年(394—552)間,與北魏及東魏、北齊曾發生過多次戰爭。而最主要之戰場,正是黑山、燕然山一帶。429年,北魏太武帝北伐柔然,便是“車駕出東道,向黑山”,“北度燕然山,南北三千里。”(《北史·蠕蠕傳》,蠕蠕即柔然。)

      此詩收入《樂府詩集》的《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中,至唐代已廣為傳誦,唐人韋元甫有擬作《木蘭歌》,可以為證。因此,學者們大都認為,民歌《木蘭詩》產生于北朝后期。


    【木蘭詩的詞語難點】相關文章:

    《木蘭詩》的說課稿12-05

    《木蘭詩》的簡介12-01

    木蘭詩的教學11-28

    《木蘭詩》的注釋11-27

    木蘭詩的課件11-27

    《木蘭詩》的課件11-27

    木蘭詩說課稿09-04

    新編木蘭詩10-31

    《木蘭詩》板書12-01

    木蘭詩簡介12-0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 亚洲中文字幕手机在线第一页 | 外国福利在线观看入口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直线 | 日韩欧美视频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变态另类天堂AV手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