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版木蘭詩課件

    時間:2021-03-26 13:52:39 我要投稿

    新一版木蘭詩課件

      教學目的:

    新一版木蘭詩課件

      1理解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精神。

      2體會恰當詳略敘述和成功運用排比、對偶、夸張等修的表現力量,

      教學要點:1故事情節和木蘭形象。

      2記敘的詳略處理

      3對偶和排比

      教學設想:1.這首詩以木蘭代父從軍為故事核心,在故事情節發展當中運用排比、對偶、夸張等修辭方法描寫人物,刻畫出了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形象。課本就詩中的排比句、對偶句組織了課后練習。引導學生扣住故事情節的發展,分析詩篇對人物所作諸多描寫的表現力量,把此種練習統一于人物形象分析當中,深刻理解木蘭這個人物形象。

      2.這首詩敘述評略得當。對此單獨進行分析,以免影響分析人物形象的集中。

      3.這首詩的語言富有民歌特色,剛健明快,引導學生注意朗讀和背誦。

      教學課時:2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字詞、字義、朗讀、故事情節。

      教學過程:

      一簡介木蘭其人及《樂府詩集》

      花木蘭是古代時河南省虞城縣營廓人。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屢立戰功。凱歸,帝封官嘉獎,木蘭不受,欲納宮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為孝烈將軍。人們為紀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蘭祠,祠內現存元代立《孝烈將軍祠像辨正記》和清立《孝烈將軍祠辨誤正名記》石碑,詳細記載了花木蘭的身世、籍貫、業績及歷代修祠情況。近年來,又修復了木蘭祠大殿等一大批景點。花木蘭祠已收入《中國名勝詞典》。

      《木蘭詩》是南北朝時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選自南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樂府雙璧另一:《孔雀東南飛》),屬于敘事詩,敘述了古代女英雄木蘭代父從軍、建功立業的傳奇故事,刻畫出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形象。木蘭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

      二正字音

      機抒Zhù(織布梭子)可汗kèhán鞍韉ānjiān(馬鞍下的墊子)轡頭Pèi(韁繩)燕山:yān

      胡騎jì(戰馬)戎機róng(軍事)朔氣Shuò(北方)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紅妝zhuāng(裝飾,打扮)著我舊時裳Zhuó(穿)傍地走bàng(臨近,此處引申為貼著)

      三.要求學生參看注釋,閱讀詩篇,理解詞義、句意、詩篇大意

      當戶惟可汗市但朔氣金柝鐵衣明堂策勛強不用郭著帖花黃撲朔迷離安能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不遠萬里,奔赴戰場,過關越山,飛速而行。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北方寒氣傳送著打更的聲音,白色的月光與雪光交織著,映照著明晃晃的鎧甲。

      將軍百戰死,壯士二年歸:(互文)將軍壯士百戰死,將軍壯士十年歸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當窗對鏡理云鬢,當窗對鏡帖花黃。四朗讀全詩。

      五.引導學生劃分這首詩的`結構層次:依據故事的發生、發展和結束,這首詩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各寫出了什么?概括本詩情節并復述故事。

      第一部分(1、2、3段)寫出木蘭代父從軍、踏上征途。

      第二部分(第4段),寫出木蘭經過長期激烈戰斗勝利凱旋。

      第三部分(5、6段),寫出木蘭,還朝辭官,功成身退,返回家鄉,家人團聚。

      第四部分(第7段),吟唱詩歌的人用比喻贊美木蘭。

      六分析第一部分(先出示圖片,引導學生答出相關詩句,再分析人物形象、修辭手法)。

      1詩篇怎樣寫出故事的開始?這樣寫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詩篇由唧唧復唧唧引出木蘭當戶織,表明了木蘭織布姑娘的身份。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這組對偶句表現出木蘭停機不織,只是連聲嘆息,自然地引出母親的發問,木蘭的回答。富有生活實感,寫出了故事的開始。表現了木蘭的勤勞孝順。

      2木蘭的答話表明了什么情況?表現了她的什么特點?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軍帖的夜傳,十二卷(虛數)的夸張,表明了軍情緊急,顯示出戰爭氣氛。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父老弟幼,揭示出尖銳的矛盾,表明了木蘭代父從軍的緣由。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表現出木蘭基于家庭情況,經過停織嘆息的考慮,毅然決定代父從軍。表現了木蘭的勇敢堅毅、忠孝兩全。

      3第三段運用什么修辭方法寫出了什么內容?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路,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虛指),運用排比修辭方法,鋪陳地寫出木蘭連赴東西南北四市,匆忙購置戰馬鞍具的情景,表現了木蘭準備出征的急切操辦而又井然有序。

      4這一部分還運用什么修辭方法寫出了什么內容?具有什么樣的表現力量?

      旦辭黃河去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但,只。前后四句之間構成對偶并運用了間隔反復修辭方法。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和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這兩組對偶句之間,間隔反復,層嬗遞進,表現出木蘭出征的路線,征程的遙遠,行軍的神速,點明了宿營的荒涼地點;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和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之間,間隔反復,緊相呼應,在荒涼夜間環境烘托中,揭示出木蘭乍離家鄉,思念親人,離鄉愈遠,思親愈切的心情,從而細膩地透露出木蘭少女思親的情懷,活生生地刻畫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寫出木蘭奔馳遙遠征途的豪邁氣概。

      七小結,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二的1,三的1、3,四的3。

      2預習后文,準備下節課進行分析。

      

    【新一版木蘭詩課件】相關文章:

    木蘭詩誦讀課件11-27

    木蘭詩的課件11-27

    木蘭詩優秀課件11-27

    木蘭詩課件免費11-27

    《木蘭詩》的課件11-27

    木蘭詩課件中學11-27

    有關木蘭詩的課件11-27

    初一木蘭詩課件現用11-27

    初一木蘭詩ppt課件11-27

    新木蘭詩改寫400字12-2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第一情网站久久网 | 最新成免费人久久精品 | 午夜资源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播放 | 最新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 亚洲日韩日本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