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曹植的詩歌

    時間:2021-06-12 12:53:22 詩歌 我要投稿

    論曹植的詩歌

      曹植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對中國后世文學發展具有重大貢獻。曹植天資聰穎,文滔武略,“年十歲余,論及辭賦數十萬言,善屬文”。

    論曹植的詩歌

      曹植前期的詩歌多敘寫宴游、留連光景、感激恩榮、歌功頌德之作。重在描寫他貴族王子的優游生活,重視門第風氣,宣揚家族文學。此外,還反映他“生乎亂、長乎軍”的時代感受。他的后期詩歌,主要抒發他在壓制之下時而憤慨時而哀怨的心情,表現他不甘被棄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

      一、曹植詩歌中的“雅”與“俗”

      曹植詩歌精神中的“雅”元素,體現在對儒道名法思想,五言詩及樂府詩的繼承和發展;曹植詩歌精神的“俗”元素,多體現在對古詩十九首和無名氏古詩的繼承和發展,以民間生活,男女情事為主要內容,反映民情風俗。

      二、曹植詩歌中的“文”與“質”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論語·壅也》)

      質是以仁義忠恕等為旨歸的人的德性,而文則是指言辭文學。它們分別屬于道家和儒家學派范疇。曹植的詩歌,“文”甚于“質”,他所塑造的文學形象,常常滲透著儒家的倫理意識。曹植晚年由于生活的孤獨和現實生活的壓迫,使得他后期的'詩歌恢復了漢詩“勞者歌其事,饑者歌其食”的質樸自然的原則。

      三、曹植詩歌中的“豁達”與“閨怨”

      曹植詩歌創作可以劃分為鄴下時期與黃初,太和時期兩個階段。

      他前期的詩歌文采斐然,辭藻華麗,氣度豁達,吸收了各家之精華,在于言志抒情。后期由于受到政治的打擊,遭受囚禁沒有自由,郁郁不得志,因而他的詩歌變的沉郁蒼涼,多抒發郁憤哀怨之情。

      曹植詩歌的精神三元素,對于整個建安文學時期有著極大地影響。他的后期的詩歌,無論藝術上,還是思想上,都達到了魏晉文學的巔峰。

    【論曹植的詩歌】相關文章:

    在曹植墓前的追思詩歌欣賞08-28

    曹植名言精選04-08

    曹植的詩句11-24

    曹植的名言名句02-02

    《白馬篇》曹植11-04

    《白馬篇》曹植11-04

    白馬篇(曹植)10-30

    雜詩(曹植)10-30

    曹植《情詩》賞析11-1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在线 | 亚洲熟女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在线观看 | 思思在线精品视频综合首页 | 日本无遮挡吸乳叫声视频 | 午夜自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演员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