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五年級寫的詩歌

    時間:2022-04-28 12:29:17 詩歌 我要投稿

    小學生五年級寫的詩歌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詩歌都不陌生吧,詩歌是按照一定的音節、韻律的要求,表現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學體裁。還苦于找不到好的詩歌?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生五年級寫的詩歌,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生五年級寫的詩歌

      《天凈沙·秋思

      元·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枯藤纏繞著老樹,樹枝上棲息著黃昏時歸巢的烏鴉。小橋下,流水潺潺,旁邊有幾戶人家。在古老荒涼的道路上,秋風蕭瑟,一匹疲憊的瘦馬馱著我前行。夕陽向西緩緩落下,極度憂傷的旅人還漂泊在天涯。

      《春日

      南宋·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在一個春光明媚的美好日子觀花賞草來到泗水邊,只見無邊無際的風光景物一時間都換了新顏。無論什么地方都可以看出春風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稚子弄冰》

      宋·楊萬里

      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錚。

      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璃碎地聲。

      【譯文】一個小孩子,早上起來,從結有堅冰的銅盆里剜冰,用彩絲穿起來當錚來敲。敲出的聲音像玉磬一般穿越樹林,突然冰落在地上發出玻璃一樣的碎裂聲。

      《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唐·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譯文】 皇城下著小雨把大地濕潤得松軟,小草鉆出地面遠看一片淺綠近看卻無。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這早春的景色,它遠遠勝過了滿城煙柳的京晚春景。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

      宋·陸游

      迢迢天漢西南落,喔喔鄰雞一再鳴。

      壯志病來消欲盡,出門搔首愴平生。

      【譯文】迢迢萬里銀河朝西南方向下墜,喔喔雞叫之聲在鄰家不斷長鳴。疾病折磨我幾乎把救亡壯志消盡,出門四望不禁手搔白發抱憾生平。

      《蘭溪棹歌》

      唐·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譯文】一彎蛾眉月掛在柳灣的上空,月光清朗,涼爽宜人。越中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鏡的溪面上,煞是好看。淅淅瀝瀝的春雨,下了三天,溪水猛漲,魚群爭搶新水,夜半人靜之時紛紛涌上溪頭淺灘。

      《江南逢李龜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譯文】

      當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見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賞你的藝術。沒有想到,在這風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時節,能巧遇你這位老相熟。

      《涼州詞

      唐·王之渙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譯文】

      遠遠奔流而來的黃河,好像與白云連在一起,玉門關孤零零地聳峙在高山之中,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吹不到的啊!

      《觀書有感

      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譯文】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被打開,清澈明凈,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

      一起映入水塘,不停地閃耀晃動。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河水啊。

      《浪淘沙

      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譯文】

      萬里黃河彎彎曲曲挾帶著泥沙,波濤滾滾如巨風掀簸來自天涯。現在可以沿著黃河直上銀河去,我們一起去尋訪牛郎織女的家。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官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譯文】

      暮春時候長安處處飄絮又飛花,寒食節日風吹皇家花園柳枝斜.夜色降臨宮里忙著傳蠟燭,裊裊炊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里。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忽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譯文】

      在劍南外忽然聽到官軍已經收復河南、河北一帶,高興得連淚水都沾濕了我衣裳,回頭看妻子兒女的憂愁都不知道去哪了,我隨意地用手卷起書本,高興得簡直要發狂。我忍不住在這陽光明媚的日子里縱情高歌,開懷暢飲,一路春光可以伴我回故鄉了。我準備即刻從巴峽穿過巫峽,又直下襄陽回到洛陽。

      《贈花卿

      唐·杜甫

      錦城絲管日紛紛,半入江風半入云。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譯文】

      錦官城里的音樂聲輕柔悠揚,一半隨著江風飄去,一半飄入了云端。這樣的樂曲只應該天上有,人間里哪能聽見幾回?

      《商山早行

      唐·溫庭筠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譯文】

      黎明起床,車馬的鈴鐸已震動;一路遠行,游子悲思故鄉。雞聲嘹亮,茅草店沐浴著曉月的余輝;足跡依稀,木板橋覆蓋著早春的寒霜。枯敗的槲葉,落滿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鮮艷地開放在驛站的泥墻上。因而想起昨夜夢見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鴨和鵝,正嬉戲在岸邊彎曲的湖塘里。

      《從軍行

      唐·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譯文】

      烽火城西面的樓高有百尺,黃昏時我獨自登上戌樓,沐浴著青海湖來的秋風。羌笛吹奏《關山月》的樂曲被秋風從遠處帶來,無論如何也消除不了我對萬里之外的妻子的思念。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宋·蘇軾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

      【譯文】

      烏云上涌,就如墨汁潑下,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飛濺入船。忽然間狂風卷地而來,吹散了滿天的烏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鏡,明媚溫柔。

      《秋浦歌十七首》

      唐·李白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譯文】

      白發長達三千丈,是因為愁才長得這樣長。不知在明鏡之中,是何處的秋霜落在了我的頭上?

      《泊船瓜洲》

      王安石(唐代詩人)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譯文】 京口和瓜洲僅隔著一條長江,從京口到鐘山也只隔幾座山而已。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兩岸,明月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到家鄉?

      《秋思》

      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譯文】 一年一度的秋風,又吹到了洛陽城中,催我寫一封家書,將萬重心意與親人溝通。捎信人即將出發,我又拆開了緘上的信封,趕快再添上幾句,說不盡的心事,無奈太匆匆。

      《長相思》

      納蘭性德(清代詩人)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譯文】 我扈駕赴遼東巡視,隨行的千軍萬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蕩蕩,向山海關進發。入夜,營帳中燈火輝煌,宏偉壯麗。夜已深,帳篷外風雪交加,陣陣風雪聲攪得人無法入睡。作者思鄉心切,孤單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惱之意:家鄉怎么沒有這么煩亂的聲音呢。

      《牧童》

      呂巖

      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

      歸來飽飯黃昏后,不脫蓑衣臥月明。

      【譯文】 綠草如茵,廣闊的原野,一望無垠。笛聲在晚風中斷斷續續地傳來,悠揚悅耳。牧童放牧歸來,在黃昏飽飯后。他連蓑衣都沒脫,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舟過安仁》

      楊萬里(宋代詩人)

      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無雨都張傘,不是遮頭是使風。

      【譯文】 一葉(條)漁船上,有兩個小孩子,他們收起了竹竿,停止劃動船槳,坐在船中。怪不得沒下雨他們就張開了傘,原來他們不是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傘使風讓船前進。這首詩體現出了孩童的機靈,詩人也樂在其中。

      《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宋代詩人)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譯文】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一條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一對滿頭白發的老夫妻,剛剛飲罷酒,帶著醉意,親熱地在一起悠閑自得地聊天。大兒子在溪東豆地鋤草,二兒子在家門口編織雞籠。最有趣的是三兒子,他是那么調皮地玩耍,躺臥在溪邊剝蓮蓬吃。

    【小學生五年級寫的詩歌】相關文章:

    小學生寫水的詩歌11-08

    小學生寫的海的詩歌03-17

    小學生五年級的詩歌03-01

    小學生寫春天的詩歌(精選10首)03-21

    小學寫的詩歌11-09

    寫心的詩歌09-09

    王安石寫的詩歌11-28

    小學生仿寫春天的詩歌(精選10首)03-18

    仿寫鄉愁的詩歌怎么寫11-03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不卡网站 | 日本精品aⅴ一区二区三区 五月天婷婷亚洲综合 | 久久99国产精品婷婷99 | 日韩精品码在线一区 |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 五十路丰满aⅴ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