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喻的閱讀試題

    時間:2021-06-12 15:47:54 試題 我要投稿

    日喻的閱讀試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5題。24分。

    日喻的閱讀試題

      日喻

      蘇軾

      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為日也。日之與鐘、籥亦遠(yuǎn)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

      道之難見也甚于日,而人之未達(dá)也,無以異于眇。達(dá)者告之,雖有巧譬善導(dǎo),亦無以過于盤與燭也。自盤而之鐘,自燭而之籥,轉(zhuǎn)而相之,豈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見而名之,或莫之見而意之:皆求道之過也。

      然則道卒不可求歟?蘇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謂致?孫武曰:“善戰(zhàn)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xué)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為致也歟!

      南方多沒人,日與水居也。七歲而能涉,十歲而能浮,十五而能沒矣。夫沒者豈茍然哉!必將有得于水之道者。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問于沒人,而求其所以沒,以其言試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學(xué)而務(wù)求道,皆北方之學(xué)沒者也。

      昔者以聲律取士,士雜學(xué)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經(jīng)術(shù)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務(wù)學(xué)。渤海吳君彥律,有志于學(xué)者也,方求舉于禮部,作《日喻》以告之。

      ——選自《四部叢刊》本《經(jīng)進(jìn)東坡文集事略》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生而眇者不識日 眇 眼瞎

      B.他日揣籥,以為日也 揣 持、抓

      C.君子學(xué)以致其道 致 表達(dá)

      D.夫沒者豈茍然哉 茍 隨便

      1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diǎn)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 )

      ①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也

      A ②作《日喻》以告之

      ①自盤而之鐘,自燭而之籥

      B ②日之與鐘、籥亦遠(yuǎn)矣

      ①生而眇者不識日

      C ②昔者以聲律取士

      ①而眇者不知其異

      D ②莫之求而自至

      12.下列各項對文章的闡述不準(zhǔn)確的一項是 ( )

      A.第一段先講了一個“盲人問日”的故事,指出“盲人識日”的問題在于只是依據(jù)間接的、片面的經(jīng)驗來認(rèn)識事物,因此得出不符合客觀實際的錯誤結(jié)論。

      B.第二段由上文的故事引申“識日”和“見道”,指出不能達(dá)于道的錯誤在于“或即其所見而名之,或莫之見而意之”,沒有認(rèn)識到“道”的`本質(zhì),沒有從事物的本來面目出發(fā),只是主觀臆斷。

      C.第三段講“求道”的正確方法。引用孫武、子夏的話都是說明了掌握主動的必要性。第四段抓住一個“學(xué)”字深入一層說理,又用南北之人學(xué)“沒”作比,突出長期實踐的重要,并進(jìn)一步指出了單憑求教而不下苦功的危害。

      D. 結(jié)尾正面鼓勵吳彥律,說明作文目的,但意在言外。作《日喻》的目的在于希望吳彥律注意兩點(diǎn):一是求學(xué)必須要有目的,這目的是“求道”;二是要下苦功夫求道。

    【日喻的閱讀試題】相關(guān)文章:

    日喻說閱讀答案03-16

    日喻閱讀練習(xí)及答案02-22

    蘇軾《日喻》閱讀答案03-24

    日喻說閱讀答案5篇04-25

    方孝孺“指喻”閱讀試題及答案04-10

    日喻說文言文閱讀及答案03-28

    蘇軾日喻說閱讀理解答案11-26

    《日喻》賞析07-30

    日喻說閱讀練習(xí)題答案及譯文03-3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精品亚洲日韩精品一区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 | 亚洲无线码高清在线观看 | 亚洲特黄在线免费视频播放 | 亚洲一级AV在线大片 | 中文国产欧美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