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電阻》說課稿

    時間:2021-07-11 09:39:05 說課稿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高中物理《電阻》說課稿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也是集體備課的進一步發展,而【說課稿】則是為進行說課準備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說“怎樣教”,說課稿則重點說清“為什么要這樣教”。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物理《電阻》說課稿,歡迎閱讀!

    高中物理《電阻》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本節《電阻》是初中物理第二冊第六章第三節《電阻》第一節,電阻編排在學生學習了電流以及電流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學生認識規律,又保持了知識的結構性、系統性。通過本節課學習,主要使學生掌握電阻的概念和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同時也為學習下一節滑動變阻器打下基礎。電阻是導體的重要電學性質,理解這一概念的初步含義及其決定因素,與理解電流和電壓的概念一樣,是后續學習的必要基礎。

      本課時的特點十分重視探究方法教育,重視科學探究的過程。讓學生在認知過程中體驗實驗方法、學習方法,了解什么是電阻和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教學內容的編排是根據提出的問題,設計實驗方案,通過實驗和對實驗現象分析、處理得到相應的結論。

      2、教學重點和難點

      新課標中要求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初步認識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學習從物理現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律。本節課的重點為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而難點是電阻概念的建立。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已有的認識基礎及本節的教材特點,確定本節的教學目標如下: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電阻及單位 2、知道影響電阻的因素

      3、知道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

      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與自主學習的方法

      2、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使用控制變量法,通過實驗來研究一個量隨幾個量變化的關系;學習通過實驗總結物理規律的研究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了解半導體和超導體以及它們在現代科學技術著的應用,開闊視野

      2、讓學生建立將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服務于人類的意識

      三、說教法

      采用教師引導、啟發,學生觀察、動手操作,師生共同分析計論,總結出電阻的概念和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具體教法包括:提問法、類比法、分組討論法、實驗法、讀書自學法等。

      四、說學法

      為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實現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針對本節內容和以上教法,學生主要學法為實驗探究法和討論歸納法。充分理解電阻的概念,并以此為基礎認識影響電阻大小的四個因素。

      五、教學設計

      一)說教學設計思路

      學生已對電路和電流都有了初步的認識,引導學生通過把不同的導體接入電路觀察燈泡是否亮暗或比較電流表讀數的大小從而認識影響電流大小的因素,同時讓學生閱讀課本互相交流 知道導體在導電的同時又對電流有阻礙作用的性質,形成電阻的概念,進一步了解電阻單位。 學生已認識導體對電流有阻礙作用,再啟發學生從生活中的經驗及類比方法進行猜想電阻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觀察實驗 ,從中體會控制變量法的應用,再通過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并提出如何用一根電阻絲如何研究電阻與長度、橫截面積的關系,加深對科學的研究方法的理解掌握。從探究得出電阻的大小與長度、橫截面積、材料和溫度有關,理解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

      二)說教學流程

      1、引入新課

      通過圖片復習舊知導體和絕緣體,創設問題情景“為什么不用鐵做導體”,自然引出問題,激發起學生探究的欲望。

      2、設疑分析,突破難點

      圍繞“為什么不用鐵做導體”這個問題,展開實驗,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設疑問一:在電路電壓相等的條件下,銅導線和鐵導線的電流是否一樣,引導學生觀察通過燈的電流越大,則燈越亮。

      設疑問二:想一想:為什么電壓相同時,選用不同的導體,電路中的電流不同呢?

      學生紛紛討論,但所提猜想缺乏針對性,于是教師設置情景,進行誘導。

      情景模擬:某車隊要從A地到B地,受到沙石的`阻礙作用,車流會慢下來。

      教師講述:將電流類比車流,引導學生猜想,造成通過兩個燈泡的電流不相等的原因是什么呢?接著指導學生自學課文、分析、比較和討論,最終達成共識:燈泡亮度不同是由于通過燈泡的電流大小不同,而造成電流大小不同的原因是組成電路的導體不同,導體對電流有阻礙作用,不同的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不同。從而總結出電阻的概念: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導體的電阻越大,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就越大,致使通過導體的電流越小。

      教師及時在黑板上板書,同時介紹電阻的符號、單位、單位的符號及換算,水到渠成,輕易化解難點。

      3、合理運用多媒體,拓展學生知識面

      多媒體展示介紹科學家歐姆 ,展示各類電阻器的圖片拓展學生知識面。同時展示常見電阻值,并引導學生分析數據,進行安全教育。

      4、運用類比方法 引導猜想電阻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教師舉幾個例子,把電流類比車流,引導學生猜想不同的導體接入電路時,對電流的阻礙作用不同,也就是電阻一般不同,那么有哪些因素影響導體電阻大小呢?

      附:例子(1)某車隊要從A地到B地,一條是泥濘的小路,一條是平坦的水泥路,我想問一下,哪一條路車隊走的時候受到的阻礙小?(平坦的水泥路)看來車流所受到的阻力跟地面的組成材料有關。

      (2)同樣是這車隊從A地到B地,當地面都是水泥路面時,一條是直線到達,還有一條是要轉一大圈子才能到達,同樣到達目的地,從哪一條路走起來比較輕松,也就是說受到的阻礙比較小?(直線到達的比較輕松)說明其他條件相同時,車隊所受到的阻礙跟車流所通過的距離的長短有關。

      (3)同樣是這車隊從A地到B地,當地面都是水泥路面時 ,一路很寬,一條路很窄,同樣到達目的地,從哪一條路走起來比較輕松,也就是說受到的阻礙比較小?說明其他條件相同時,車隊所受到的阻礙跟車流所通過的路的橫截面積有關。

      接著教師和學生一起做“電阻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電阻的大小與導體材料的關系

      要求學生講解下列問題,逐步概括出結論。

      ①換接不同電阻時,由電流表示數不同,可得出什么結論?

      ②你怎樣分析得出的?

      ③我們這個結論的前提是保持哪些量不變?想一想結論該怎樣敘述?

      (通過引導學生逐步分析,得出結論,培養學生分析數據,歸納總結物理規律的研究方法.問題的層層深入加深了學生對規律的理解。)

      2、電阻的大小與導體長度的關系

      3、電阻的大小與導體橫截面積的關系

      4、電阻的大小與導體溫度的關系

      第二、三、四步的分析和第一步一樣。在這過程中讓學生領悟控制變量法

      5、總結

      學生小結本節內容,教師補充. 強調控制變量實驗方法。

      6、鞏固練習

      鞏固練習的方式采用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這樣既活躍課堂氣氛,保持學生的學習熱情,又鞏固知識

      7、播放半導體與超導體的視頻,拓展學生知識面,加強學生對科學的興趣

    【高中物理《電阻》說課稿】相關文章:

    高中物理《電阻》說課稿10-31

    電阻說課稿11-02

    高中物理電阻定律教案06-11

    《電阻》說課稿范文10-31

    物理《電阻》說課稿11-12

    《電阻》說課稿范文11-05

    關于電阻說課稿06-13

    《電阻的測量》說課稿11-09

    《電阻的測量》說課稿范文11-0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一本亚洲观看区 | 中文字幕一级大片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