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邊》說課稿

    時間:2021-06-11 12:02:24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在山的那邊》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在山的那邊》說課稿

      《在山的那邊》是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單元的課文都是以人生為主題,都是抒寫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是作者對人生的憧憬、體驗和思考。閱讀這些文章,可以融會貫通,引導學生體味人生,關愛生命。

      《在山的那邊》是當代詩人王家新的一首現代詩。語文課程標準對詩歌教學提出明確要求:“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繪的情感。”對于七年級的學生來說,學習時不應過多的講解詩歌的理論知識,而應該把重點放在朗讀及品悟主題上,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注意學生在學習過程的獨特體驗。

      二、學情分析

      我面對的是剛進入初中的農村學生,他們對初中語文的學習還處于一個適應期。對剛入中學的七年級學生來說,這首詩很有吸引力,一方面他們要從小學生過渡為中學生,有很多困難等著他們去克服,另一方面他們都是農村學生,他們渴望農村以外的生活,這符合詩的意境,也能調動他們自己的生活經驗。學生一般能較好地把握詩中的山與海的象征意義,但對詩中“無數座山”的理解,對實現理想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往往估計不足,需要教師因勢利導,突破難點。

      三、教學目標及重難點分析 根據上述的教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積累“癡想、隱秘、鐵青、凝成、誘惑、喧騰”等重點詞語。(要求學生在預習中完成)

      2、了解現代詩歌的一些知識,如象征手法,比喻的修辭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1、以自主學習為主,以輔導學習為輔,掌握課文內容、作者情感。

      2、以精彩朗讀帶動對作者情感和語言的感悟。

      3、用品味圖片的方法加深對“山”和“海”藝術形象的感悟。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體會作者鼓舞人們百折不撓、堅持奮斗,到達理想境界的情感。

      2、在學習中獲得美的熏陶,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

      教學重難點:

      因為本文是一篇淺顯的現代詩歌,其重點應該放在朗讀和主旨的感悟上,所以我的教學重難點

      這樣安排:教學重點:通過朗讀來品味揣摩語言,理解詩歌的思想情感。

      教學難點:理解詩歌中大海、群山的象征意義,深入體會戰勝困難的長期性和艱巨性。

      四、教法及學法分析

      這是一篇比較淺顯的詩歌,應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加深理解與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情感啟迪”,“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同時在教學中通過多媒體觀看一些實物圖片,以增強感官的效果,因此采用如下教學方法:

      1、創設情景法

      2、朗讀指導法

      3、誘導點撥法

      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采用這樣的學習方法以求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

      1、朗讀法

      2、聯想想象法

      3、嘗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五、教學過程

      依據上述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并以語文學科的特性和學生的主體性為教學設計的出發點,我設計了如下環節來完成這一課的教學。

      1、導入 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激發學生思考和學習興趣。

      “同學們,如果我們不是生活在平原地區,而是生活在周圍滿是大山的山區里,你會想做什么?今天就讓我們隨著詩人王家新的詩歌,感觸一個山里的孩子的'內心感悟和成長歷程。”

      1、檢查基礎知識的預習,借此掃清文字障礙,更好的理解詩歌內容和情感。2、感受“山”“海”之行教師配樂范讀課文,學生在在聽讀中劃出有關“山”“海”外觀的語句。配合詩句,展示相關圖片,如無數座相連的山,海濤洶涌的大海等,使學生對山、海有初步印象。

      3、感受“山”“海”之形

      (1)學生齊讀課文,注意讀音和停頓。

      (2)2個學生合作朗讀課文,每人一句,其余學生做評價、指正。教師適時指導朗誦,包括讀音、停頓等。這樣學生在反復朗讀中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與體驗,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這一環節能讓學生在評價朗讀的同時想象意境,感知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情感。

      1、感悟“山”“海”之神 再次朗讀詩歌,思考問題

      (1)、“我”小時候為什么想見山那邊的海?見到了嗎?

      (2)、怎樣才能見到“海”?見到海的心情如何?

      (3)、我小時候和長大后所說的“山”“海”一樣嗎?“我”爬山看海的經歷給你怎樣的啟示?

      這一環節鼓勵學生自主、合作、研究,深入理解“山”與“海”的象征意義,體會戰勝困難的長期性和艱巨性,感悟詩歌主旨。

      1、拓展延伸,感悟大海

      以“我終于見到了大海”為題,寫一段話。給學生提示:這個大海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澀的。

      這一環節的設置體現了“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教學理念,這是結合課文的一次練筆,讓學生結合本文的象征寫法,發揮想象,創造出自己心中的大海。

      2、讀文悟意境

      配樂師指名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其余學生閉眼體會意境,結束本課學習。這一設計既能讓學生生動地在腦海里浮現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又能通過配樂朗讀的方式感受語文的審美情趣。

      板書設計:

      在山的那邊

      王家新

      群山 比喻 重重困難

      海 比喻 理想境界

      爬山 比喻 艱苦奮斗

      象征手法

    【《在山的那邊》說課稿】相關文章:

    《在山的那邊》的說課稿06-13

    《在山的那邊》說課稿07-22

    《在山的那邊》說課稿07-22

    《在山的那邊》的說課稿01-28

    《在山的那邊》說課稿01-17

    在山的那邊說課稿06-13

    《在山的那邊》說課稿范本06-13

    《在山的那邊》說課稿范文06-12

    《在山的那邊》說課稿推薦06-1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国产性色AⅤ | 亚洲精品思思久久电影网站 | 尤物视频国产一区 | 五月亭亭在线观看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52 | 亚洲欧美人成视频一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