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趕海》說課稿

    時間:2021-06-10 20:26:47 說課稿 我要投稿

    三年級語文《趕海》說課稿

      教材分析

    三年級語文《趕海》說課稿

      《趕海》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

      本文是一篇記敘文,敘述了“我”在童年時代跟舅舅去趕海的事,生動展示了趕海的無窮樂趣。課文語言活潑、趣味橫生,字里行間充滿了童年的無窮樂趣,處處洋溢出作者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情懷。課文插圖再現了課文情境,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悟課文。

      全文共5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每當“我”唱起《大海啊,故鄉》這首歌,便想起童年趕海的趣事。以歌詞開頭,巧妙地引出下文。“每當……便……”突出趕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按“趕到海邊——抓蟹、捉蝦——滿載而歸”的順序具體記敘了趕海的過程。第二自然段中“海水嘩嘩往下退,只要浪花還不時回過頭來,好像不忍離開似的”賦予浪花以人的神態心理,使浪花奔涌跳躍的形象躍然紙上。“我興奮極了,飛跑著追趕……”寫出“我”趕海的興奮與快樂。第三自然段既用“有的……有的……”句式,總體寫出趕海的人們的活動,又通過細節描寫,寫了“我”和一個小伙伴的個體活動。其中抓蟹、捉蝦是重點,描寫得生動具體,富有童趣。第四自然段寫趕海的人們在夕陽中歸家,海灘也恢復了平靜。既展示了傍晚大海的美景,又給人留下想象與回味的余地。的結尾再一次引用歌詞,照應開頭,使全文渾然一體。

      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的三維目標,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似”。

      (3)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句中“武將”、“俘虜”等詞語的意思。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抓住文本語言,或借助多媒體、朗讀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啟發想象,感悟趕海的樂趣。

      3、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我”童年趕海時的樂趣,激發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重點:

      通過抓螃蟹、捏大蝦體會趕海的樂趣,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2、難點:

      通過學習感受趕海給“我”帶來的樂趣。

      教學設計

      一、初讀感知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大海的背景圖,在播放《大海啊,故鄉》的樂曲,把學生帶入情境。

      2、引導學生說說大海是什么樣子?大海退潮后,人們常去干什么?

      3、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大海退潮后,人們常去海邊捉魚蝦、撈海帶、撿貝殼,這就是——趕海。

      4、板書課題,揭示課題,并引讀。

      5、齊讀課題,學生質疑。

      [設計意圖:小學生的情感極易受到環境氣氛的感染而產生共鳴,基于這一點,我借助背景圖畫和樂曲等手段營造氣氛,將學生帶入情境,為課文的學習奠定情感基礎,拉近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時空距離。]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檢查自讀效果,糾正錯音。

      3、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用自己的話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瀏覽課文,弄清作者寫了趕海時追浪花、摸海星、抓螃蟹和捉大蝦這些有趣的事,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4、讓學生選自己喜歡的趣事再自由朗讀,教師指導學生用驚喜、好奇等恰當的語氣讀好練習4中的句子。

      [設計意圖:課標強調,整體感悟是深入體會的基礎。而學生對的整體把握,是學生與文本直接對話的結果。所以,我設計了讓學生初次自讀、再次自讀的環節,讓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去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

      二、精讀感悟

      本文的內容比較淺近,同時“趕海”對本地的大部分學生而言是非常接近生活的。教學中,我通過抓住文本語言,借助多媒體、朗讀,調動學生平時的生活經驗等途徑,引導學生感悟趕海的樂趣。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播放一段《大海啊,故鄉》的歌曲,借助優美的音樂創設情景,喚起學生對大海的向往和回憶。

      2、齊讀課文,引導學生抓住“每當……便……”句式,體會趕海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媒體展現大海退潮時的畫面,讓海水涌動、浪花跳躍的情景和嘩嘩的海浪聲打動和感染學生。

      2、指導學生讀課文,從“還不時回過頭來,好像不忍離開似的”、“飛跑著追趕”體會海浪與趕海人相互依戀、嬉戲的情趣。從“鬧著”、“興奮極了”體會“我”想去趕海的急切心情。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放手讓學生圍繞“趣”字自讀課文,找出文中的語句,根據課文的.描述,想象活動中哪些地方是有趣的。

      組織合作學習,小組成員間議議自讀的感受,互讀對方感到有趣的內容,并相互評議。

      [設計意圖: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表達自己的學習成果,同時也能分享別的同學的學習成果。在這樣的交流中去相互比較、相互評價,既能豐富學生的學習收獲,也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2、組織集體交流,引導學生從“不甘束手就擒”、“東逃西竄”、想像螃蟹逃生時有趣的樣子;從“小伙伴只努努嘴兒,不作聲……突然,小伙伴‘哎喲’一聲叫起來,原來……”體會小伙伴抓蟹時的專注努力以及被螃蟹的大螯夾住時疼得齜牙咧嘴的有趣樣子;從“原來是一只大蝦在逗我”、“搖擺著兩條長須,活像戲臺上的一員武將”、“輕輕伸過手去,只一捏……成了我的俘虜……”等詞句中體會大蝦看似威武,實則無力抗爭,只能束手就擒的有趣情景。在把握這些句子的過程中,滲透著對“武將”、“俘虜”等詞語的理解。

      同時在交流過程中,相機再次出示課后練習4中的句子,聯系上下文體會并讀出小作者趕海時喜悅、歡快的心情。

      3、經過前面充分的交流和朗讀,引導學生把有趣的情景演演,在富有情趣的表演中,讓學生入境悟情,加深情感體驗。抓住第三自然段的省略號展開想象,說說人們趕海時還會做什么,怎樣的有趣,進一步豐富學生的體驗。

      [設計意圖:情景表演是學生由:“理解文本——感知文本——表現文本”的一個認知升華的過程,對鞏固學生的理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展示夕陽西下、海鷗飛翔的情景,讓學生借助圖景朗讀課文,想象此時海灘的寧靜,感受人們三三兩兩滿載而歸的喜悅心情。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

      再次出現音樂與畫面,引導學生讀文,感受“我”對大海深深的愛,了解課文首尾呼應的特點。

      板書設計

      趕海

      浪花回頭 追趕浪花

      趣

      抓螃蟹 捉、撈、撿 捉大蝦

    【三年級語文《趕海》說課稿】相關文章:

    《趕海》語文說課稿03-11

    《趕海》小學語文說課稿02-09

    《趕海》小學語文說課稿【精選】03-24

    《趕海》小學語文說課稿12-12

    《趕海》的說課稿07-13

    趕海說課稿11-13

    《趕海》的說課稿01-30

    精選《趕海》的說課稿04-20

    趕海說課稿07-1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狠狠爱综合影院婷婷 | 亚洲色婷婷踪合久久二区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观看 | 热久久99精品综合久久 | 久久国产美女精品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