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傳動說課稿

    時間:2021-06-12 20:49:19 說課稿 我要投稿

    螺旋傳動說課稿范文

      篇一:螺紋說課稿

    螺旋傳動說課稿范文

      機電組:王海紅

      各位領導,老師:你們好!

      我說課的課題是 “螺 紋”,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和說教學效果這五個方面來說明這堂課的教學設計。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螺紋這節內容是選自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全國職業教育教材《機械基礎》第二章“螺旋傳動”的第一節。第二章對螺旋傳動作了詳細地介紹,是學生提高識對傳動理解能力的重要章節,全面地掌握這一節對以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螺紋這一節是一個基礎內容,主要學習螺紋的基本要素和表達方法,讓學生更全面地了解螺紋這類零件。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帶傳動等內容 ,這為以后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及教學大綱的要求,螺紋這節內容可分三節課,本次課是第一節課,結合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理解水平,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①明確螺紋的形成過程,了解螺紋的加工法;②理解螺紋五要素的含義。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運用所學知識于生產實際的能力;

      3. 德育目標:激發學生學習機械基礎課的濃厚興趣,增加其求知欲,培養專業興趣。

      (三)、教學重點

      在全面分析了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我確定了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螺紋五要素的含義

      難點:螺距和導程的區別和聯系。

      二、說教法: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為了達到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本著以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采取了以下教學方法來展現既獲取理論知識又解決實際問題方法的思維過程。

      1.多媒體教學法:使教學更直觀,清晰,明了。

      2.分析講解法:詳細介紹螺紋的形成和螺紋五要素的含義,發揮教師的主導地位。

      3.圖示對比法:通過對比將容易混淆的概念區別開來,便于學生理解接受。

      4.提問引導法:采用啟發式提問,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增強學生的學習注意力

      5.實物教學法:結合實物,創設教學情境,從物到圖,從圖到物,加深學生對所學新

      知識的掌握能力。

      1

      三、說學法、

      1、學情分析:

      我所教授的學生是機電專業一年級的新生,學生認識螺紋,對螺栓、螺母等零件也有所了解,但對螺紋零件的表達方法和各種參數還不了解,而且從學生已經學完的學習情況來看,學生的學習能力有高有低,個別學生前面基礎知識學得不夠扎實,許多學生沒有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純理論的知識講解還不能讓這些學生真正地認識到學習這門基礎課程對后續學習專業技能的重要意義。但也有少部分學生學習興趣高。

      針對這種情況,我在授課過程中以實例為主,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要求學生多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從理論到實踐,再由實踐到理論,從而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增強學生學習的趣味性。

      2、學習方法:

      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1)自主探究法

      (2)分析歸納法

      四、說教學過程:

      1、 導入新課:(用實物導入:2—3分鐘)

      導入方式:用零件實物:在各種機器設備中,經常會看到一些螺栓、螺母、螺釘等零件,用它們就可以把兩個零件連接和固定在一起。

      提出問題:螺紋零件是如何完成連接和固定工作的呢?

      分析解答:這些零件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在零件的表面上都切制有螺紋。

      引出本節:為了更好地掌握這類螺紋零件的畫法和特點,了解它們的連接原理,我們來學習有關螺紋的一些基礎知識。

      以創立問題情景,激發思維,促使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2、 講授新課:(35分鐘)

      講授內容:螺紋的形成、加工方法和螺紋的五要素

      (1)展示第一組圖片:

      演示螺紋的形成和加工過程,指導學生進行觀察。讓學生了解生活中常見的螺紋零件的內、外螺紋可以通過什么加工方法得來。

      (2)展示第二組圖片:

      學生觀察,并進行對比將容易混淆的概念區別開來,便于學生理解接受。

      (3)展示第三組圖片:

      在講解螺距和導程的含義時,聯系單線和多線螺紋來分析推導螺距和導程的區別和聯系,可以設計幾個層次的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思考,如單線螺紋的導程和螺距有什么關系,雙線螺紋的導程和螺距有什么關系,為什么?引導學生得出結論,進而突破該難點。

      (4)實物演示:

      分別利用一些螺紋零件,讓學生來判斷它們的旋向,鞏固所學知識。

      通過以上深入淺出的分析,加之對生活實例等知識的引用,學生易于掌握重點,很容易就突破了難點, 同時也學到了一種分析問題的方法,增強了空間思維和想象能力。

      3、課堂小結,強化認識。(2—3分鐘)

      簡明扼要的課堂小結,可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螺紋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4、布置作業。(1分鐘)

      適當的課后練習,能鞏固所學內容,為后續學習打基礎。

      2

      5、拓展延伸(1分鐘)

      布置任務:今天我們認識了螺紋,如果現在我拿一張零件圖給大家看,大家可能還不能馬上識讀出圖中的螺紋零件,那是因為我們還沒有學習螺紋零件的'畫法,這也是我們下次課的重點內容,課后同學們結合今天所學的螺紋的五要素,對螺旋傳動進行自主學習。

      五、說教學效果:

      本節課根據教學要求和學生的知識水平,結合教材分析講解了重點和難點,從整個教學過程和學生自測情況來看,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的,學生對螺紋的認識也得到了提高。但也存在以下遺憾,能用于課堂教學的實物模型少,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沒有得到更好地展現。

      通過這堂課的組織教學,我感受到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善于通過引導組織課堂討論、及時的總結、表揚,讓學生有成就感。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當要用期待的目光注視學生,用高昂的情感感染學生,用肯定的語言鼓勵學生,把教學過程變為學生渴望探求的帶有情感的意向活動。

      篇二:普通螺旋傳動

      《普通螺旋傳動》說課稿

      我說課的內容是《普通螺旋傳動》,選自中國高教出版出版的《機械基礎》(第二版)第五章第四節。

      下面我從教材、學情、學法、教法、教學程序、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等七個方面來說這節課。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學習本課,我準備用兩個課時,第一課時,普通螺旋傳動;第二課時,差動螺旋傳動。我今天所說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螺旋傳動應用的很廣泛,在課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本節課是本章的重點內容,主要讓學生運用學過的機構知識對普通螺旋傳動組成、應用形式、移動件運動方向的判別、移動距離和速度進行分析和計算,為后續差動螺旋傳動的學習打好基礎。

      2.教學目標和任務

      1)知識目標:

      (1)了解普通螺旋傳動的應用形式

      (2)掌握普通螺旋傳動移動件運動方向的判別

      (3)掌握普通螺旋傳動移動件移動距離及移動速度的計算

      2)能力目標:

      (1)提高觀察、思考、分析交流、評價和歸納的能力

      (2)初步運用多媒體及網絡資源學習的能力

      3)情感、態度目標:

      (1)體驗和感受機構應用魅力,增強專業興趣

      (2)養成協作學習的習慣

      3.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

      (1)掌握普通螺旋傳動移動件運動方向的判別

      (2)掌握普通螺旋傳動移動件移動距離及移動速度的計算

      2)難點:

      普通螺旋傳動移動件運動方向的判別

      4.教具與學具

      電教器材:多媒體。教師演示教具:千分尺等。學生人手一份導學案。

      二、學情分析

      中職二年級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觀察、歸納、分析能力,但大多數學生還是對直觀對象比較感興趣,邏輯推理能力略有欠缺。

      本節課主要借助視頻動畫,幫助學生對機構的運動進行分析、探究;通過觀看機構的運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說學法

      以自主探究為主。

      在課堂上著力開發學生的三個空間:

      1、學生的活動空間。演示動畫視頻,全體學生參與討論,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探究過程中。

      2、學生的思維空間。創設問題情景,通過思維碰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3、學生的表現空間。通過把自己的想法、結果展示給大家,體驗成功的愉悅。

      四.說教法

      教學重視三性:生活性、主體性、實踐性。

      教學過程中運用情景教學法、演示教學法、比較教學法、探究法等。

      五、說教學過程

      本節課將從以下幾個環節展開教學:

      舊知回顧、創設情境,探究新知、合作學習,歸納新知、實際應用,內化提高、感悟收獲,課堂小結、布置作業,鞏固升華。

      首先,舊知回顧。

      通過提問,回顧螺旋傳動的基礎知識。

      第二步,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根據教學內容,利用視頻動畫,展示常見普通螺旋傳動機構的運動過程。

      第三步,合作學習,歸納新知。

      精選四種普通螺旋傳動形式的動畫及教學模型。

      學生觀看教學演示,結合教學案,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歸納出螺旋傳動形式的相關知識。

      第四步,內化提高,實際應用。

      精選螺旋傳動的典型例題,巧妙設疑,有效營造濃厚的探討氣氛。合理利用教學案,小組成員間互查互糾,學生自行解決實際問題。

      第五步,感悟收獲,課堂小結。

      用列表形式,對新舊內容、同類內容的相關知識進行比較、歸納,形成系統的知識、能力體系。

      最后,布置作業,鞏固升華。

      布置書面作業、閱讀作業和拓展練習,鞏固學習效果。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六、板書設計

      為了使學生對普通螺旋傳動的知識有個系統全面的掌握,板書如下:

      普通螺旋傳動

      (一)、傳動形式分類及應用

      1.螺母固定不動,螺桿回轉并作直線運動。

      2.螺桿固定不動,螺母回轉并作直線運動。

      3.螺桿回轉,螺母作直線運動。

      4.螺母回轉,螺桿作直線運動

      (二)、普通螺旋傳動直線移動方向的判定:

      判定方法:

      (三)、直線移動距離或移動速度

      理論依據:

      移動距離: L=N×Pn

      移動速度: v=n×Pn

      七、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設計,由常見的螺旋傳動機構的應用創設情景導入,以視頻、圖片等媒體展示螺旋傳動常見機構為切入點,通過合理運用教學策略,讓學生帶著問題(任務),進行觀察、討論,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并認知、構建新知識,這樣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運用教學案,學生課前就本節內容進行充分預習,在此基礎上,可以有效利用課堂時間,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課堂訓練和課后練習,可以及時鞏固學習效果。

    【螺旋傳動說課稿】相關文章:

    《普通螺旋傳動》說課稿范文04-16

    機械基礎 普通螺旋傳動說課稿11-04

    螺旋齒輪傳動原理課件04-01

    液壓傳動原理說課稿11-03

    簡論中職機械基礎課程中螺旋傳動的教學體會論文06-19

    鏈傳動的特點10-01

    螺旋雜文隨筆06-30

    螺旋雜文隨筆10-17

    傳動要如何造句06-29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精品国产超清 | 亚洲国产片在线观看 | 日本性爱网站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 亚洲人成网站十八禁止 | 夜夜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