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兒真好》小學語文說課稿

    時間:2021-02-07 16:16:26 說課稿 我要投稿

    《這兒真好》小學語文說課稿

      一、說教材

    《這兒真好》小學語文說課稿

      《這兒真好》選自蘇教版第二冊第六單元的第三篇課文,課文是一篇發人深省的童話故事,講述了一只小熊居住在荒島上感到很孤獨,想尋找朋友,在天上云朵的啟示下營造樹林,終于迎來許多朋友的故事,生動地表現了必須創造美好的生態環境,建設可愛的綠色家園的思想感情,告訴我們改善環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教學目標:(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

      二、說教學目標:

      新課標指出: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從學生的發展考慮,根據課程階段目標及教材特點,結合一年級小學生好玩,模仿性強,有意注意時間短,好奇心強等特點,我要通過這一課的教學,讓學生達到以下目標:

      知識目標: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2個偏旁部首,學會本課7個生字,會正確書寫,理解詞語的意思。

      能力目標:明白種樹與找朋友之間的聯系。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真好”究竟好在哪里?

      情感目標:體驗文中小熊的情感變化,知道創造美好生態環境,建設可愛的綠色家園的重要性。

      本課分為兩課時完成,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知識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了解小熊是怎么找朋友的,知道“這兒真好”究竟好在哪里?

      3、情感目標:樹立環境保護意識。

      三、說教學準備:

      教師:磁帶、錄音機、小黑板、各種動物圖片、畫紙

      學生:準備好水彩筆、帶上自己喜歡的玩具動物

      四、說教法學法:

      我在這一課的設計上主要注重以下幾點:

      第一、創設情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聲音、畫面等來思維的。他們對具體形象的東西最容易產生興趣,每一個細微動聽的聲音,生動有趣的畫面都能引起他們的無限遐想,帶來獨特的情感體驗,是低年級語文課上很好的課程資源。我力圖通過配樂朗讀、動畫演示以及讓他們動手制作等途徑,帶領他們進入學習情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對學習內容始終充滿熱情。

      第二:合作學習

      現在的社會越來越需要加強合作,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到對現代人的素質要求時即強調了現代人必須學會合作。學會人與人的合作,人與自然的合作,群體與群體的`合作。對于今天的學生,從小就應該開始培養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應該讓學生在合作性的學習中體驗互助的樂趣,互補的完美,和成功的快樂。我設計在兩個環節上讓小朋友們分小組合作學習。一是探究為什么種樹能找來朋友。我讓小朋友們小組讀讀書討論討論,然后來說說理由。第二就是種了樹后,荒島變成了什么樣子,通過小組合作畫一畫、貼一貼等方法來體會小島美麗的樣子,體會“這兒真好”究竟好在哪里。

      第三、以讀為本

      閱讀活動是從朗讀開始的,運用朗讀,能幫助讀者以聲解意,領略文章的精妙之處,并對提高讀者的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而且,通過朗讀,有助于體會閱讀材料的思想感情,往往比煩瑣的分析更有效。我設想通過讓學生聽配樂朗讀,自己練讀,比賽讀,表演讀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理解。

      五、說教學重難點:

      本著以人為本的理念,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本班學生的學習狀況及教材本身的特點,我認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視學生語感的培養,在教學中營造一種“我想讀,我來讀,我要讀”的氛圍,在讀的基礎上有思有悟。難點是:讓學生理解“這兒真好”好在哪里?

      六、說教前準備:

      教師:磁帶、錄音機、小黑板、各種動物圖片、畫紙

      學生:準備好水彩筆、帶上自己喜歡的玩具動物

      七、說學情:

      一年級的小學生已有一定的審美觀念,對一個地方的環境的好壞有自己的想法。加上小孩子現在的合作學習意識不強,無意注意占主要地位,但是他們有很強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只要教師多些創設情境,提出一些啟發性很強的問題,就能讓同學們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八、說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文

      由課題“這兒真好”引入課文,讀題后,讓學生說出上節課的感知,說出“這兒”指的是小島,教師由“以前的小島是什么樣兒的”引入課文第一自然段。

      (二)、創設情境,分段閱讀,在小組合作中探究學習

      1、學習第一小節

      讓學生集體朗讀,然后抓住“孤零零”這個詞語來理解,什么叫孤零零?通過看圖明白,小熊只有一個人,沒有朋友,沒有伙伴,這就是“孤零零”。然后,啟發學生說說小熊心里會怎么想,他最渴望什么?學生可能會說,唉,一個人呆在這荒島上真沒勁,要是有個人來陪陪我那該多好啊!然后要求學生讀好這個詞,讀好這段課文。

      (這一環節利用說話朗讀訓練讓學生體會孤單這種感覺,為后文渴望朋友,想辦法找朋友作下情感鋪墊。)

      2、學習第二段

      第二小節是講小熊問飄來的云怎樣才能找到朋友,這一內容淺顯易懂,只要以讀代講,抓住“連忙”這個詞讀出急切的語氣。這一段關鍵的內容就是讓學生探究“白云變成了一棵樹,小熊明白了。”小熊明白了什么?啟發學生思考,樹與找朋友之間的關系。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深入探究種樹為什么能找來朋友。體會改善環境的重要性。

      (這個問題的探究為下文進行想象繪畫打下基礎。)

      3、學習課文的第三部分

      課文寫島上的環境變了,引來了許多小動物居住,那么,小島究竟變成什么樣了呢?。我設計了這樣一段配樂朗讀。“一年,兩年,小樹苗長大了……”(促使學生入情入境,展開想象。)聽完后啟發學生你一定想象出了小島現在的樣子了吧,趕快來畫一畫吧!這時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繪畫比賽,畫的背景是老師事先設計好的一個荒島的樣子,除了一只小熊什么也沒有。另外,老師提供了許多小動物及花草樹木的貼圖,需要什么拿來用,如果小朋友還想到什么新的東西,也可以用彩筆話在圖上。

      (這一環節的設計采用了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制作動畫來考察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閱讀能力實際是一種還原再創造能力,衡量學生是否理解課文內容,就是看學生是否能夠還原其人,還原其事,還原其景,還能再創造,學生通過這種形式把抽象的文字轉變成生動的畫面,再用自己的語言將畫面的內容表達出來,有效地促進了其創造性閱讀能力的提高。

      (三)、組織交流討論,匯報學習成果,體會思想感情。

      讓學生討論交流你貼畫了些什么,為什么要貼畫這些東西?結合這時的交流,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的意思。明白“這兒”究竟好在哪里。當然,圖畫畢竟是靜止的,這時我出示了一幅多媒體畫面,讓學生聆聽美的聲音,欣賞美的畫面,感受美的形象,激發學生的表現欲,使閱讀成為賞心悅目的享受,成為學生表現自我的舞臺。

      (四)、開發課程資源,遷移延伸

      我想,我們的課堂應該引導學生從課內延伸到課外,通過課文去真正認識我們的客觀世界。因此,我設計了這樣一道作業題: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你家周圍的環境好嗎?你喜歡那兒嗎?(通過這道題的探究,讓學生在更深層次上明白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這兒真好》小學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這兒真好》說課稿09-18

    小學語文《這兒真好》說課稿01-12

    語文《這兒真好》說課稿07-08

    《這兒真好》語文說課稿08-10

    《這兒真好》說課稿11-12

    《這兒真好》說課稿05-07

    這兒真好的說課稿04-22

    《這兒真好》的說課稿07-11

    《這兒真好》說課稿01-3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尤物久久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潮潮 | 亚洲日韩在线第二页 | 亚洲AV最新高清每天更新 | 日本免费人妖最新一区 | 亚洲欧美综合少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