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數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說課稿

    時間:2021-02-08 12:11:30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小學五年級數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說課稿

      一、說教材

    小學五年級數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最小公倍數第一課時。是引導學生在自主參與、發現、歸納的基礎上認識并建立并理解最小公倍數的概念的過程。

      2、結合學情與新課程標準對本環節的要求,分析教材編寫意圖:

      五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更為豐富,新課程標準要求教材選擇具有現實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淺入深地促使學生在探索與交流中建立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概念。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了解了整除、倍數、因數以及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通過寫出幾個數的倍數,找出公有的倍數,再從公有的倍數中找出最小的一個,從而引出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概念。接著用集合圖形象地表示出4和6的倍數,以及這兩個數公有的倍數,這一內容的學習也為今后的通分、約分學習打下的基礎,具有科學的、嚴密的邏輯性。

      (二)對教材的處理意見

      1、教材中鋪磚對于理解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意義,比較抽象,不利于建立對概念的理解。所以把“原來鋪墻磚”的題目改為“找兩人的共同休息日”來建立概念。原因有三:首先,學生的學習內容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其次,有效的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再者,課堂中最有效的時間是前15鐘,做好這段時間的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從而把這一比較難理解的環節放在后面。

      2、新授課中補充生活實例,引導學生從意義的理解來,解決實際問題,通過解決問題來理解意義。理由是:數學教學應密切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

      3、課堂習題進行了有明確針對性與目的性的改變。(后述)

      (三)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1、教學目標

      (1)理解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2)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初步了解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某些應用,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3)滲透集合思想,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教學重點

      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概念建立。理由是:《標準》中要求4—6年級的學生能找出10以內任意兩個自然數的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因此,本節課的重點應放在學生對數的概念的認識上。

      3、教學難點

      運用“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生活實際問題。理由是:《標準》中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反思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技能。但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普遍較低,所以要達到《標準》中的要求這無疑是重點中的難點。

      二、說學法

      1、學情分析

      小學生的動手欲較強,學生認識數的概念時更愿意自主參與,自己發現。再者,學生個人的解題能力有限,而小組合作則能更好地激發他們的數學思維,通過交流獲得數學信息。

      2、學法指導

      通過動手,讓學生在月歷紙的上動手找一找,圈一圈;通過動口,在概念揭示前,學生動口說一說。給學生機會說動手之后的感悟,還可以在個人表達的同時傾聽他人的說法。

      三、說教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標準》中的要求,也為了更好的解決教學重、難點,我將本節課設計成寓教于樂的形式,將教學內容融入一環環的學生自主探索發現的過程中。

      1、利用情境引入新課,通過月歷探索新知。

      學生在月歷上找日期,清楚形象的看到兩個數的倍數關系

      2、順其自然地滲透概念,初步理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學生探索后,用自己的語言梳理新知,學生便能在環環相扣的教學進程中順理成章的理解概念,溝通二者之間的聯系。

      3、創設問題情境,嘗試應用,方法提煉。

      結合教學內容特征,創設富有生活情趣的問題情境,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知識背景,鼓勵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解題技能。

      4、鞏固練習、不斷刺激,不斷鞏固提升。

      四、教學具準備:

      印有月歷紙、多媒體課件。

      五、具體的教學過程:

      我設計的總體理念:讓學生在自主參與的基礎上感悟、理解、應用、鞏固。將直觀演示與抽象思維相結合。我的教學流程如下:

      (一)、利用學具,導入新課(本環節為解決教學重點)

      1、學生在預先發放的月歷紙上按照老師的要求,在上面找出4和6的倍數的日期。

      2、引導學生觀察所找出的日期數,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現日歷上的有特征的數,從而引出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

      3、把生活問題提煉為數學問題,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概念。

      (二)、創設情境,應用知識:(本環節為解決教學難點)

      1、出示同學排隊的題目。理由是:用富有生活問題的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再次打通生活與數學的屏障。

      2、合作交流解決問題,方法提煉。

      (三)、練習鞏固(講清練習的層次)

      1、學會用最基本的方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2、用這樣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找生日。基本——拓展

      (2)鋪墻磚。用數學方法來解釋生活現象,隱含著求公因數與求公倍數的聯系。

      (四)、課堂小結

      學生回憶整堂課所學知識。學生通過這一環節可以將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回顧、按一定的線索梳理新知,形成整體印象,便于知識的理解記憶。

    【小學五年級數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說課稿10-23

    數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說課稿04-10

    小學數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說課稿范文11-29

    小學數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說課稿范文06-25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說課稿07-06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說課稿范文02-21

    小學數學說課稿《最小公倍數》12-17

    五年級數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說課稿08-08

    數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06-2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在线视频国产欧美日韩另类 | 亚洲综合精品在线 | 在线观看AV免费网址 | 亚洲最大的中文视频网站 |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 嫩草研究所久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