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氣候的差異和東西干濕的說課稿

    時間:2021-02-21 14:20:42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南北氣候的差異和東西干濕的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南北氣候的差異和東西干濕的差異,為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境第二節氣候第一部分內容。我將圍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四個環節進行。首先,我對本節教材做如下分析

    南北氣候的差異和東西干濕的說課稿

      一、說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章教材主要介紹中國的自然環境特征,各節內容都是圍繞這一主線展開,本節主要介紹中國的氣候,教材在編排上也注意突出中國的氣候特征。氣候特征可以通過其基本要素──氣溫和降水的特點反映出來,要了解氣候特征首先應了解氣溫和降水,而且氣溫和降水的分布及特點是學習中國地理的基礎知識,掌握這些知識,有利于理解各區域地理環境、生產、生活等各方面的差異。因此本節課是本章的重點,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知識基礎及認知能力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閱讀等溫線、等降水量線分布圖,了解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及降水分布特點,培養學生判讀、分析等值線分布圖的技能;初步學會分析氣溫和降水特點的形成原因;了解我國溫度帶及干濕地區的劃分依據和劃分地區;進一步明確我國地理環境的巨大差異性;

      過程與方法:精心創設情境,帶領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生活,注重啟發性和趣味性,增強教材的實踐性和探索性,著力體現課改綱要中的“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這一理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形成對我國地理環境的差異性認識;感悟人與自然的關系。

      教學重點:

      1、我國氣溫和降水的分布特點及差異;

      2、溫度帶及干濕地區的劃分依據和分布地區。

      3、培養學生判讀、分析等值線分布圖的技能

      教學難點:有關氣候圖的分析判讀。

      等值線圖在七年級上學期初步學習,但由于時間久遠,平時學習中少有接觸,同時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知識量又有限制,因此存在一定難度。

      二、說教法:

      本節課內容多,如何做到省時高效?并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激發學生興趣,本節課主要采用了競賽法和情境教學法。

      競賽法:在教學手段上加以變化,就會賦予地理課堂更高的生命力。針對學科現狀及學生的年齡特點,競賽這種形式容易激發學生斗志,讓學生主動積極參于,而且會讓學生的注意力更為持久。

      情境激趣法:生活中處處有地理,生活、自然就是活著的教材,將地理問題生活化,

      更能走到學生的心靈深處,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時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渴望。體現“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這一基本理念。

      三、說學法:

      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文 托夫勒說過:未來的文盲將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本節課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滲透學法:

      1、學會用圖:培養學生從各種地理圖像中獲取地理信息、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

      2、學會探究:在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掌握比較、分析綜合等科學的探究方法。

      3、學會合作:通過小組討論,培養學生的互動能力,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四、教學程序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喜歡旅游嗎?旅游可以陶冶我們的性情,豐富我們的生活,更能增長我們的`知識,現在,就讓我們體驗一次旅行的快樂!讓我們先到祖國東南的魚米之鄉……,再去看看東南的熱帶風光……

      展示我國有特色的傳統民居(江南古鎮、竹樓、北方火炕、窯洞等圖片),教師啟迪學生認識人類活動與氣候的關系,在欣賞與評價中感知中國氣候的多樣性,進而導入本章節中國的自然環境第二節氣候多樣 季風氣候顯著的學習。

      設計意圖:

      從生活中提煉地理有關的知識,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初步感知我國氣候的多樣性,進而導入新課。

      (過渡:我還知道一條非常有趣的旅游路線,你想去嗎?“一個人在旅游時必須帶上知識,如果他想帶回知識的話。”,出發前看你具備這些知識嗎,教師組織競賽)

      (二)競賽斗智,知識預備

      競賽形式:搶答計分

      競賽題目:

      1、反應氣候特征的兩個基本要素。

      2、影響氣候的因素有那些(補充人類活動同樣影響氣候)

      3、在地理學習中,我們通過什么方式了解各地的氣候分布情況?氣候圖有哪些?

      4、等溫線地圖是如何繪制的?

      5、閱讀等溫線氣候圖。(以我國一月份平均氣溫圖為例,課件展示)

      (1)讀出各等溫線名稱;

      (2)根據等溫線形狀分析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設計意圖:

      1、這部分內容是學習新知識的必備,等值線圖又是本節課難點。有必要拿出時間進行知識的重組和再現。而由競賽形式呈現,旨在化枯燥為生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是為了省時高效。為新知識學習打基礎。

      2、動態再現等溫線氣候圖,重在強調重點,并在地圖的運用中化解難點。

      (三)情境設計,問題探究,認識我國氣溫分布特點

      現在,我們已經具備了旅行的條件,自駕游更讓你樂趣無窮。選擇你喜歡的一款跑車,在祖國的懷抱中暢游:

      情境一:寒假自駕游(參考我國一月平均氣溫圖)

      路線:漠河—錦州—武漢—三亞

      游記:沿途你的著裝有何變化,你看到的河流都結冰了嗎?

      探究問題: 1、我國冬季氣溫分布規律,分析成因。

      2、計算我國冬季南北氣溫差值。

      3、0°C等溫線經過的地方。

      情境二:七月份暑期再游(參考圖:我國七月份平均氣溫圖)

      路線:不變,

      游記:你的著裝又有何變化,你能找到比這條路線涼爽的地方嗎?

      探究問題:1、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特點。

      2、分析夏季青藏高原等地區氣溫較低的原因。

      設計意圖:

      1、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中感知地理問題,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產生了對地理知識的渴求,讓學生體會到學有所用。

      2、在探究問題中,多角度、多手段地培養識圖、用圖的地理技能。

      ※學生容易提出問題:為什么我國冬季氣溫南北溫差大,而夏季南北普遍高溫,溫差不大?

      (過渡:氣溫影響人類生活、生產。)

      (四)圖解圖練,記憶我國溫度帶的劃分

      具體環節:

      1、出示活動積溫的概念,學生理解認識

      2、學生閱讀我國溫度帶劃分圖

      3、競賽記圖:最快的速度判斷主要城市、地形區所在的溫度帶

      4、填圖

      設計意圖:

      充分利用地圖的功能,講練結合,識圖比賽旨在喚起學生的無意識記憶,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達到更高的記憶效果。

      (五)旅游見聞,感知氣候對生活生活、生產的影響。

      1. 旅途中,你是在哪里看到如下場景:柑橘園、蘋果園、香蕉園、火炕、建筑物…

      2. 說說旅游中還有什么有趣的見聞。

      設計意圖:

      豐富知識外延,感受人與自然的關系。開放式問題的提出,啟迪學生思維。

      (六)知識技能運用,小組探究我國降水的分布及干濕地區的劃分

      情境設計:十月金秋游:

      旅游路線:東南丘陵—長江中下游平原-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吐魯番盆地(旅游叁考圖:我國年降水量分布圖、干濕地區圖)

      小組探究問題:

      1. 沿途你們穿越了那些降水量線,總結我國降水分布總趨勢,

      2. 觀察等降水量線走向,分析我國降水分布成因。

      3. 你找到800mm等降水量線了嗎?它與我國哪條等溫線幾乎重合。

      4. 我國有哪些干濕地區,你們記下了嗎?錦州屬于哪個干濕地區?

      5、東北地區東部降水量并不豐富,為什么為濕潤地區呢?干濕地區的劃分依據是什么?

      6、旅游的收獲真不少,這么多精美的照片是在哪里取的景(展示植被 旱地 水田 牧場 蒙古包 居民建筑等圖片,學生辨析)。

      設計意圖:

      1、在“氣溫差異”的學習之后,學生具備了一定的閱讀等值線地圖及分析氣候成因的能力,這部分內容完全可以交給學生自己,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學有所獲,學以致用。

      2、通過小組探究、小組匯報,利于培養合作意識,提高學生參與度,促進全體學生共同發展。

      (七)知識外延 人類生活影響氣溫和降水

      氣候影響著我們的衣食住行,你知道嗎?我們人類的活動也同樣影響著氣候。

      補充資料:如溫室效應,沙塵天氣、越來越多的極端氣候災害等等

      設計意圖:人與環境是相互作用的,讓學生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

      (八)歸納小結:今天我們大江南北一番暢游,你快樂嗎?你有收獲嗎?那么請你談談。

      設計意圖:鞏固強化,了解學習效果,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研究教學對策。

      (九)回顧反饋:回顧舊知識,強化記憶。

      (十)課外探究:調查家鄉的民居特色、飲食習慣、文化習俗、農業生產等及它們與氣候的關系。

      板書設計:

      緯度 冬季:南北溫差大

      海陸 氣溫 夏季:普遍高溫 活動積溫—溫度帶

      地形 氣候多樣 (青藏高原等地除外) 生活、生產

      洋流 降水 : 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干濕地區

      …… 蒸發量

      設計意圖:網絡化板書設計可使知識條理更清晰,層次更加分明,重難點更加突出,從而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更加系統完整。

    【南北氣候的差異和東西干濕的說課稿】相關文章:

    南北氣候的差異和東西干濕說課稿11-02

    南北氣候的差異和東西干濕的差異說課稿11-02

    《南北氣溫的差異》說課稿范文08-24

    《東西南北》說課稿04-14

    小寒的由來以及南北差異12-17

    《氣候的形成和變化》說課稿07-07

    初中地理說課稿《降水和干濕地區》10-19

    東西南北的造句08-07

    《東西南北》經典教案10-0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国产AV | 日韩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AⅤ午夜精品福利一区 亚洲日本成熟女人性视频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 | 思思96精品国产 | 日韩一区二区四区高清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