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說課稿

    時間:2021-03-15 12:08:25 說課稿 我要投稿

    西雙版納說課稿范文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西南邊陲的特色旅游區——西雙版納》,本節課選自人教版地理八年級下冊第七章《認識省內區域》的第二節,下面我主要從設計理念、教材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和效果預設五個方面說這堂課的設計:

    西雙版納說課稿范文

      一、設計理念:

      1.貫徹地理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改變地理學習方式、構建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開放式的地理課程。

      2. 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創設符合教學內容要求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形成內在動機。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認識省內區域的一個特例,主要是認識西雙版納的旅游特色。而其旅游特色又與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環境、風土人情密不可分,所以本節課側重對自然地理環境各要素相互制約關系的理解,它是地理科學地域性和綜合性的體現,既能幫助學生建立學習地理的基本思路,具有因地制宜發展本地經濟不可替代的作用,也為學習下一章《認識跨省區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本節課對以后的學習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

      結合本章的教學要求和本課的具體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過、情”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與技能:

      1.讀圖分析說出西雙版納的位置特點及優勢。

      2學會運用地圖和資料分析熱帶季風氣候的成因。

      3.了解西雙版納的旅游資源優勢。

      4.分析西雙版納旅游業迅速崛起的原因,說出旅游業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意義。

      過程與方法:

      從區域的資源入手,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自然、人文)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得出該區域的總體特征,然后確定其經濟發展方向。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西雙版納獨特的資源環境認識,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特色文化的熱愛之情;

      2.通過了解西雙版納的旅游發展狀況,增強對環境、資源的保護意識,加深可持續發展的思想意識。

      (三)教學重點:

      1.西雙版納的位置優勢和資源優勢;

      2.西雙版納蓬勃發展的旅游業。

      (四)教學難點:分析西雙版納的熱帶季風氣候的成因。

      三、教法學法

      1、學生分析

      經過近兩年的地理學習,學生已具備一些基本地理知識,對我國自然地理狀況已經有了比較客觀的認識,初步掌握了學習地理的方法、思路,具有一定的使用地圖及其他資源獲取地理信息、處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并且基本可以將自己學習體會、看法表達出來并與別人交流。西雙版納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區,旅游資源豐富,學生們為之向往,充滿高漲的學習熱情,為本節課的.學習提供了有利條件。

      2、教法分析: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基于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新課改理念的指導,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我在教學中主要采用學生參與程度高的啟發式教學法、設計活動教學法、創設情境教學法和多媒體輔助教學法,給學生創造一個寬松活潑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合作創新學習的平臺,啟發引導學生一步步探究新知,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最終高質量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

      3、學法分析:

      “一個差的老師只會奉獻,而好的老師則教會學生發現真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變“師講生受”的學習方式為探究式的、參與式的、合作式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新知,從而完成知識的傳遞過程,進而產生理性的升華。學生的學習方法主要有讀圖分析法、 小組討論法和角色扮演法等。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篇:

      以“西雙版納特色風光”視頻導入,目的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美的同時激發他們學習西雙版納區域特色的動機。

      (二)探究篇:

      這一環節我設計了三大板塊:我們來感受——請你欣賞;我們來品讀——慧眼識圖;我們來分析——合作交流。

      1、我們來感受——欣賞記憶

      這一板塊內容主要是讓學生來感受西雙版納豐富的旅游資源,設計如下:

      活動一:欣賞圖片。

      自動播放一組西雙版納的植物、動物和民族風情的圖片,目的是讓學生欣賞西雙版納美的同時,感受西雙版納豐富的旅游資源。

      活動二:欣賞視頻。

      了解的潑水節。

      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走進版納,感受傣家的潑水節,如同身臨其境。

      2、我們來品讀——慧眼識圖

      品讀一:氣候圖。

      展示西雙版納“景洪市年內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讓學生同桌互助分析西雙版納的氣候特征,并根據特征確定氣候類型。

      品讀二:位置圖。

      展示西雙版納位置圖,并根據問題提綱自主完成西雙版納位置的學習。

      思維拓展:西雙版納為什么會成為回歸線沙漠帶上的綠洲?這一問題稍難,教師給學生提供“夏季風”圖,讓學生從圖中得出結論。

      此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利用已學知識解釋、分析實際問題。

      品讀三:文化習俗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圖。

      展示傣家竹樓、孔雀舞和竹筒飯等的文化景觀圖,讓學生分析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3、我們來分析——合作交流

      活動一:版納訪談。

      談談你對“旅游業迅速崛起成為重要支柱產業”的理解。

      要求:主持人采訪分別扮演西雙版納政府官員、商人、學生、賓館服務員、今日橄欖壩的傣家人五位同學,來談談西雙版納是如何以旅游業為龍頭,帶動本區其他行業經濟發展的?

      活動二:把脈診斷,出謀獻策。

      讓學生四人小組討論完成:

      (1)西雙版納旅游業下滑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我為西雙版納旅游業獻計獻策。

      探究環節是這節課的中心內容,我以活動的方式設置了三個板塊,每個板塊都提供了必要的文字、示意圖等學習資源,還有明確的學習要求及具體的問題設置,以便學生在一定的方法指導下,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等形式進行創造性的、高質量的學習。

      (三)收獲篇:

      讓學生用簡潔的語言表達出“我”學到了什么?(所學、所思、所感)。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圖一方面是對本節課學習效果的反饋,另一方面是對本節知識的一個歸納整合,讓學生對本節課知識之間的聯系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

      (四)拓展篇:

      讓學生為西雙版納的旅游業寫一則宣傳廣告,課下辦一張宣傳板報。

      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圖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可以發展學生學習能力、拓寬學習空間、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

      五、效果預設:

      新課程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的主權還給學生,提倡探究式學習。

      本節課引領學生收集大量的西雙版納自然風光、民族風情等方面的圖片、資料,并通過形式多樣的探究活動,學習掌握了西雙版納豐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資源,培養了學生處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實踐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做到了面向全體,人人參與,調動了學生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參與意識。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加強了直觀性,增大了教學容量,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

    【西雙版納說課稿】相關文章:

    《美麗的西雙版納》說課稿06-24

    《美麗西雙版納》說課稿09-09

    《美麗的西雙版納》說課稿范文11-05

    迷人的西雙版納02-16

    迷人的西雙版納01-30

    八年級上冊《美麗的西雙版納》說課稿12-19

    西雙版納閱讀答案04-10

    美麗的西雙版納教案03-17

    《美麗的西雙版納》教案12-20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韩欧美中文宇幕无敌色 | 飘花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 亚洲欧美中文第一页 | 日本嫩草影院久久久精品 | 亚洲福利站免费 |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