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說課稿

    時間:2020-12-22 13:03:57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說課稿范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說課稿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說課稿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說課稿范文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說課稿1

      教材分析

      《認識圖形》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它通過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關系引入教學,讓學生感知兩者之間的關系,進一步了解立體圖形各個表面的特征;再從眾多不同的平面圖形中分類,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圖形的一般特征,并能辨認、拼組。

      教學目標

      感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征,能根據它們的特征,并從具體的情景中辨別出這四種圖形,初步運用這些圖形進行拼圖。

      培養操作、觀察、表達及思維能力,學會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發展空間觀念,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流程

      一、活動一:借玩具小熊貓引入新知。

      出示套在手上可以進行表演的玩具小熊貓,“小朋友們,我是誰呀?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來玩玩,好嗎?我還給大家帶來了許多的禮物,請你們從中挑選出自己最喜歡的拿在手里,誰來告訴大家,你手里拿的物體是什么形狀的?”

      學生自由回答。

      讓學生觸摸物體表面,初步感知“體、面”的不同,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覺。在此基礎上全班交流。生1:摸起來挺硬。生2:滑滑的。生3:有的面平平的,有的面彎彎的……

      揭示課題:認識平面圖形。

      【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和參與動機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這里,教師將學生們喜歡的玩具動物小熊貓帶進了課堂,將教師的語言轉換成小熊貓的語言,讓學生感到十分親切有趣。再讓學生觸摸物體的表面,感知其不同,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二、活動二:感知“面”是從“體”得到的。

      出示長方體,讓學生試試能從長方體上找出什么圖形;學生回答后,課件動態演示。再讓學生從桌面上的物體中找出長方形。

      生答:從長方體上找到長方形;從三棱柱上找到長方形。

      師啟發談話:“我們能從這些物體上找到長方形,那么能從它們上面找到其他的圖形嗎?請大家4人一組,找找看。”讓學生自主活動,通過觀察、探索、合作、交流,從其他物體上找出其他圖形。

      結合學生匯報小組活動結果進行課件演示:

     、購恼襟w上分離出正方形,揭示名稱。

     、趶膱A柱上分離出圓,揭示名稱。

     、蹚娜庵戏蛛x出三角形,揭示名稱。

      通過直觀演示,讓學生明白“體、面”之間的關系。

      一起出示四種圖形,讓學生說出它們的名稱并板書在黑板上的四座房子里。

      【大部分學生在生活中已經認識了各種平面圖形,但對體和面的關系理解得還不透徹,因此教師通過課件的動態演示揭示了體和面的關系。教師同時設計了小組活動,讓學生通過觀察、探索、合作、交流,進一步體會體和面的關系。同時,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讓不同知識水平的學生在小組學習中進行互補、互學。教師拓展性的設問,也為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提供了空間和時間!

      三、活動三:用“體”描“形”。

      小熊貓說:“小朋友真能干,已經能從不同的物體上找到不同的圖形了,那我們能不能自己想辦法用桌上的物體來描這些圖形呢?小朋友試試看!狈攀肿寣W生思考探索合作交流,尋找用“體”描“形”的方法。

      在黑板上展示學生“作品”,并讓學生說說是用什么物體描出來的,描出的是什么。

      師說:“小朋友們,這些圖形擠在一張紙上一點也不舒服,于是它們找到了四座房子,它們跳呀跳,跳到了我們的黑板上,想請小朋友幫它們分房子。小朋友愿意嗎?”(小黑板出示各種平面圖形的卡片)點名請學生給圖形按“門牌”分房子。

      讓學生評價結果。

      【如何對學生的已有知識進行強化和鞏固呢?教師首先放手讓學生自己想辦法用物體描形,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接著,分房子的游戲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對圖形的認識更增進了一步。】

      四、活動四:實踐運用。

      師(出示課本第36頁第一題的圖)說:“圖形在房子里美美地睡了一覺。第二天,它們來到花園捉迷藏。小朋友找找這里有我們認識的哪些圖形!睂W生自由發言。

      “你們看這些圖形都穿著白色的衣服,小朋友愿不愿意給它們穿上它們喜歡的衣服!闭垖W生給課本第36頁第一題的圖形涂色。

      讓學生找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面是這些平面圖形,想起來的就站起來說。

      【學習生活中的數學是課標精神的體現。教師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基礎上,提供一些具有一定綜合性

      的題目,對知識進行強化鞏固;結合生活實際設計了尋找身邊圖形的活動,使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緊密相連!

      五、活動五:圖形拼組。

      小熊貓:“小朋友玩得真不錯,你們還能設計出新的玩法嗎?”生1:用圖形拼各種物體。生2:用圖形畫各種物體……

      放手讓學生分小組用圖形進行拼組:可以用各種圖形畫,也可以用現有圖形拼組,由學生自由選擇。

      有的學生拼出了一輛車;有的畫出了一幅美麗的風景畫,有房子、有花草、有小雞,煙囪還冒著煙;有的拼出了挺奇怪的汽車,好長好長的車廂,他說,我要在這兒安我的家,我住這,小貓住這,等等,我們想到哪兒,馬上就可以出發……

      拼好后,學生們離開座位互相參觀學習。有的學生看見了別人的作品,很快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修改自己的作品。可見學生的互相學習是多么的有效。在學生廣泛參觀的基礎上,進行評價。

      讓學生各自說說自己用什么圖形拼成了什么東西。

      展示部分優秀作品,并說說用了什么圖形拼成了什么物體。

      【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教師在設計上采用了開放式的教學,讓學生自己設計活動,并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活動。使學生的個性得到了發展,創造欲望得到滿足。在學生的作品中,我們能充分感受到學生那極其豐富的想像和不受拘束的創造。而這,無不得益于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教學開放式的組織。教師讓學生離開座位參觀,給學生的互相學習提供了機會;再通過對作品的展示和評價,讓學生學會自我欣賞和互相欣賞,有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

      六、活動延伸。

      小熊貓:我們今天認識了哪些新朋友?一起說說。想想和這些新朋友還有什么新玩法,想到的小朋友別忘了告訴我。小朋友再見!生:小熊貓再見。

      【簡單的課后練習,為學生提出了具有挑戰性的要求,有利于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

      評析

      這是一節充滿童趣的數學課。教師采用游戲活動的方式將教學內容進行組織,提供給學生愉快的學習環境,體現了課標提出的采用不同的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安排了大量的實際操作活動、小組活動,體現了課標提出的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和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

      本節課教師還注重了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比如:指導學生在課前收集各種形狀的物體;在生活中尋找各種圖形,體現了數學的生活性。此外,教師也十分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開放性地尋找圖形活動和拼組圖形的活動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創造力的培養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和充足的時間,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說課稿2

      一、說教材

      《認識圖形》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認識了立體圖形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為以后學習更深層的幾何知識打下基礎。教材體現了從立體到平面的設計思路,注重讓學生通過操作活動體會面與體之間的關系。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感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征,能辨別出這四種平面圖形,體會“面在體上”。

      2、能力目標:通過實踐活動,初步培養學生的操作、觀察、表達及思維能力和應用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感知這四種平面圖形的特征,并會辨認。

      教學難點:體會“面”在“體”上。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立體圖形實物若干、平面圖形若干、白紙、彩筆等。

      二、說教法學法

      學生在一年級上學期已初步認識了立體圖形,有了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識,所以這節課我將以“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釋疑、訓練檢測”四環節教學模式呈現教學內容。融觀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為一體,讓學生在操作中體驗學習。

      三、說教學流程

      為了體現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我以學生的學為立足點,設計了如下教學流程。

     。ㄒ唬﹦撛O情境,激趣感知

      通過課件出示一個由一些立體圖形拼成的機器人,目的是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課做好準備。

     。ǘ⿴熒樱骄啃轮

      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達到新課標強調的“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進行探索學習,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的目的,我設計了以下三個活動。

      1、幫新朋友取名

      2、給新朋友找家

      在這個環節中,我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讓學生通過動腦、動手、動口來親自體驗從體上找面,體會面在體上。通過摸的活動讓學生知道面都是平的。然后通過觀察課件:面從體上滑下,加深學生對面在體上的理解。突破本課的難點,切實反應“學數學”不如“做數學”的理念。

      3、新朋友自我介紹

      這個環節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假如你是這些圖形,怎樣向大家介紹自己呢?我這樣做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合作交流抽象出四種平面圖形的特征,突出本課的重點。

      (三)、聯系生活,深化新知。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為了將數學課上的圖形與生活中的物體融合,加深學生對圖形的認識,我設計了這樣的活動:生活中,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這些圖形呢?通過找圖形讓學生體驗到,這些圖形在生活中廣泛的應用,增進了學生對數學價值和作用的認識,同時滲透了交通安全教育。

      (四)、趣味練習,拓展新知

      我通過讓學生找、涂、數、拼等多層次的練習,鞏固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知識,訓練他們的數學思維,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知識應用能力。

      1、教材37頁練一練第一題,以游戲的形式進行,先指名學生蒙上眼睛摸一摸、猜一猜,再連一連。

      2、第2題涂一涂,第5題數一數。加深學生對平面圖形的認識。

      3、拼一拼,在動手操作中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美,幾何美。

      四、板書設計:略。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說課稿3

      一、說教材

     。ㄒ唬┙虒W內容

      一年級數學(北師大版)第三章加減法,第八課時————可愛的企鵝。本課時的主要內容是認識并理解大括號和問號,能根據情景圖做有關的加減法。

     。ǘ┙虒W知識目標

      1、理解問題情景中的大括號和問號的含義。

      2、學會做有關的加減法。

      (三)教學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ㄋ模┙虒W重點

      在具體的情境和活動中體會加減法的含義。

      (五)教學難點

      看圖正確理解數量關系

      二、說教學過程

     。ㄒ唬┮耄簞撛O情境,激發興趣1。(出示情景圖————可愛的企鵝1)

     。ǘ┳灾魈骄浚@取新知。

     。ㄈ┗顒右唬河^察討論,學習新知1

     。ㄓ^察圖片:可愛的企鵝1)

      教師:仔細觀察圖,說說圖的意思,你能提一個數學問題嗎

      2、教師提問

     。1)想一想圖中的大括號表示什么 問號又表示什么

     。2)你能用一個算式表示這幅圖的意思嗎 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教師板書:6+3=9

     。3)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自由交流)

     。ㄋ模┗顒佣杭由罾斫,強化新知。

      1、(出示圖片:可愛的企鵝2)

      2、小組合作學習

      要求:(1)仔細看圖,完整地說一遍圖意。

      (2)圖中的大括號表示什么意思 問號又表示什么意思

      (3)怎樣算出藏起來多少只企鵝呢 你能用一個算式表示嗎

      3、小組匯報

      (五)動手操作。(展示課件3)

      三、鞏固練習,啟發思維(完成練一練1———3題)

      四、小結

      五、說教學方法

      1、設計教學法

      所謂「設計教學法」,就是設想/ 創設一種問題的情景,讓學生自己去計劃去執行解決問題。設計教學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實際活動的學習方式。進行這種教學活動之時,一定要先設立一個實際的問題,然后由學生去擬定學習計劃與內容,而后運用有關的具體材料,從實際活動當中去完成解決問題。因此,整個的「設計教學」是包括實際的思考與各樣的活動在內;一邊思考,一面執行;既用腦,也用手。

      設計教學法不僅活潑,而且也會有許多創意的學習活動從中產生。設計教學是有目的的學習活動;學生在有明確的目的及強烈的意愿中學習,必然能提高他們參與學習的熱誠。再者,當一個設設由學生自己去思想,去擬訂計劃時,更可訓練他們的思考。組織和搜集資料的能力;一切手,腦并用的活動,對于他們精通知識與培養純熟的思考和技能,都是有益處的;學生們由始至終獲得完整的經驗,更是寶貴。在本節課中,通過創設企鵝的情景圖,讓學生獨立思考,理解大括號的意義并能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2、問題教學法

      問題教學法就是利用系統的步驟,指導學生解決問題,藉以增進學生的知識,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教師必須認真地去設計各種問題,以使學生達到有興趣集中學習注意力去思考和參與討論等的目的。

      六、說學法

      1、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是學生在教學條件下能夠主動地進行學習,是和被動學習相對而言的。專家們認為自主學習應體現在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等方面。這是一個理想的境界,最終的目標。在義務教育階段,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注意培養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感到學習是自己的事,而且是一件愉快的事,愿意學習,熱愛學習。

      2、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 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下組之間之間的競爭,有助于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和競爭意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彌補一個教師難以面向有差異的眾多學生的不足,從而真正實現使每個學生都全面發展的目標。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說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說課稿 認識時間說課稿11-04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說課稿02-17

    小學數學《約分》說課稿12-24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02-23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學教學反思02-17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蘇教版教案02-14

    小學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5篇02-23

    一年級下冊《百數表》說課稿11-30

    小學一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匯編七篇10-14

    小學一年級數學說課稿范文匯總十篇10-1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午夜福利啪国产 |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 最新国产乱了真实在线观看 | 婷婷网色偷偷男人的天堂 | 天堂va欧美ⅴa亚洲va在线 | 久久久这里全部是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