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一到十五的習俗

    時間:2024-02-27 09:57:30 毅霖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正月初一到十五的習俗

      過年期間,初一到十五都有不同的習俗的,那么,下面請看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正月初一到十五的習俗,供大家閱讀參考。

    正月初一到十五的習俗

      初一:

      正月初一不能動用掃帚,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假使非要掃地不可,須從外頭掃到里邊。到今天許多地方還保存著一習俗,除夕前掃除干凈,年初一不出掃帚,不倒垃圾,備一大桶盛廢水,當日不外潑。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產的預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初二:

      年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要夫婿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飯,但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在過去,一家人也會選擇這一天拍張全家福。

      初三:

      大年初三又稱赤狗日,與“赤口”同音,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傳說這天容易與人發(fā)生口角爭執(zhí)。不過這個習俗早已過時,因為現在大家難得春節(jié)團聚,對此已經淡化許多。

      初四:

      大年初四是祭財神的日子,過去,老板想將某人“炒魷魚”,這天就不請他來拜神,對方也就心知肚明,自個收拾走人。還有傳說說,灶王爺這天要來查戶口,因此也不宜遠出。

      初五: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大家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掃衛(wèi)生。鞭炮從里往外放,邊放邊往門外走。說是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都轟將出去。這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吃餃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響,讓四鄰聽見,以示正在剁“小人”。

      初六:

      年初六,商店酒樓才正式開張營業(yè),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亞于除夕的境況。傳說這一天最受歡迎的是當年滿12歲的男孩,因為12是6的二倍,這叫六六大順。這一天,每家每戶要把節(jié)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這叫送窮鬼。

      初七:

      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據《占書》記載,由初一開始,上天創(chuàng)造萬物的次序是“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這天,香港市民喜歡吃及第粥,所謂及第,是希望科考狀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個人,連官府也不能在這一天處決罪犯,家長也不能在這一天教訓孩子。

      初八:

      初八是谷日,傳說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順星節(jié),傳說是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這天天氣晴朗,則預示這一年稻谷豐收,天陰則年歉。

      初九:

      農歷大年初九,民間習俗是玉皇大帝的誕辰,要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臺灣新竹不少信眾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擁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天公壇,向天公祝壽,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健康。

      初十:

      初十是石頭的生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要祭祀石頭。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的說法。初九夜,大家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早晨,用繩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個小伙子輪流抬著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十一: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請女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十二至十五:

      過了正月十一,大家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jié),從正月十二開始選購燈籠,搭蓋燈棚。童謠是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節(jié)”了,它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稱為“上元節(jié)”。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這一天少不了還要吃元宵、湯圓。正月十六夜則是小孩的節(jié)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燈籠對著別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著別人的燈籠著火,這個叫做“碰燈”。講究的是今年的燈籠不能留到明年,必須以“碰燈”的方式銷毀。

      正月初一到十五的習俗

      初一:紅包

      大年初一,人們不掃地,不向外潑水,不走后門,不打罵孩子、相互祝賀新年吉祥富貴,萬事如意。否則會掃走運氣、破財。春節(jié)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于床腳,此記載見于《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后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著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

      新年里也不可以打碎家具,打碎了是破產的預兆,得趕快說聲“歲(碎)歲平安”或“落地開花,富貴榮華”。

      初一黃歷

      初一:宜祭祀、祈福、求嗣;忌嫁娶、遷移、動土、求醫(yī)

      今天吉事:去廟宇祈福

      今天忌事:很忌諱動刀殺生,也不能掃地及用刀剪利器。

      初二:回娘家

      初二,出嫁的女兒要回娘家,夫婿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回家時要攜帶禮品,名為[帶手]或[伴手]。大年初二,出嫁的女兒會帶著丈夫及兒女回娘家拜年。這一天,回娘家的女兒必須攜帶一些禮品和紅包,分給娘家的小孩,并且在娘家吃午飯。

      大年初二,孩子們都會提著鯉魚燈去討個好意頭。大年初一為四時之始,人們以早為貴,早有所成,一切占先。人們早起后,早鳴鞭炮,早開福門,早迎財喜神,早出門叩節(jié)拜年。過了“四始”日,人們就不再講究“早”字了,故有“大年初一起五更,大年初二日頭紅”的說話。大年初二回娘家的習俗,提供了一個聚會的機會,讓許久未見的姊妹們,得以敘敘舊、話話家常。

      初二黃歷

      初二:宜會友、解除、納采、立約,交易;忌祭祀、出行、置產

      今天吉事:宜會友、解除、納采、立約,交易

      今天忌事:忌祭祀、出行、置產今天忌事:作為雇員今天忌吃雞,否則有流年想申請被“炒”之嫌

      初三:不出門

      年初三,通常不會外出拜年,因赤口,所以希望避免容易與人發(fā)生口角爭執(zhí),若有親朋好友尚未互相……中國大陸的一些農村和城市,有大年初一至初三不動刀或剪刀的習俗。既然不能拜訪親友,那就去拜神吧。或者在家里搞些祈福儀式什么的,或許來年,你會好運連連哦!

      初三黃歷

      初三:宜祭祀、祈福、出行、嫁娶、安床;忌作灶、開光

      今天吉事:適合約朋友唱卡拉OK,長者可以唱戲曲以應“赤口”之意。

      今天忌事:不能拜年

      初四:接財神

      因初五日俗傳是財神誕辰,為爭利市,故先于初四接之,名曰“搶路頭”,又稱“接財神”,所以初四晚踏入子時(晚上十一點)就要開始接財神,按傳統(tǒng)習俗可在陽臺或神臺供奉魚和羊肉,供羊有“吉祥”之意,供魚是圖“魚”與“余”諧音,詩個吉利,古人深信只要能夠得到財神顯靈,便可發(fā)財致富。

      初四黃歷

      初四:宜祈福、會友、裁衣、補垣(修葺圍場),忌納采(古婚嫁六禮中的第一件事。即下聘禮)、行喪、問名(亦是六禮之一,指男家請媒人問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今天吉事:晚餐吃魚及在晚上十一點后向當天祈福

      今天忌事:不能在十一點前睡,要不財神看見你睡著了就去別家了

      初五:大掃除

      農歷正月初五,俗稱破五。這一天,許多地方時興一種叫做趕“五窮”的風俗,人們黎明即起,放鞭炮(現今可用熱鬧的音樂代替)、打掃衛(wèi)生,意為將一切不吉利的東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轟將出去,讓它們離我們遠遠的,越遠越好。

      打掃衛(wèi)生是一種徹底的大掃除。從每間房屋里把垃圾掃出門外。(注: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許搞衛(wèi)生的,也掃掃地,但只能在屋里掃,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處。)

      初五黃歷

      初五:宜平治、道涂(均指鋪平道路等工事)、祭祀,忌出行

      今天吉事:聽帶大鑼大鼓聲間的音樂或搖滾樂

      今天忌事:睡懶覺

      初六:送財神、營業(yè)

      初六為“送財神”的日子,私人商鋪最好能在今天開始營業(yè)了。店鋪門前擺上一盆大橘子,橘子一定要多,否則空多橘少(廣州話諧音“兇多吉少”)“意頭”不好。另外,按照“三六九,朝外走”的傳統(tǒng)習俗,農歷年初六不少人都會到公園和旅游景點游玩,在逛公園時,如果有意識地把行走線路定為一個圓周,據聞可為實現在新一年“行大運”拿個好彩頭。

      初六黃歷

      初六:宜祭祀、祈福、會友、求嗣、拆卸;忌苫蓋(古代守孝的一個儀式)、開渠

      今天吉事:開市,去公園玩

      今天忌事:呆在家里

      初七:上班與同事聚餐

      今天“人日”,今天可用七種蔬菜或是七種水果,做成羹湯,稱之為“七寶羹”、“七寶齋”,多數人家這天不煮飯,吃齋菜,而更多的是煲粥炒粉或炒面,飯后紛紛出外參加各種社火活動,直至晚間才返。這天,香港市民喜歡吃及第粥,所謂及第,是希望科考狀元高中。人日要尊敬每一個人,連官府也不能在這一天處決罪犯,家長也不能在這一天教訓孩子。

      從今年開始,國家新規(guī)定上班族年的初七為第一天上班而往年是年初八,根據黃道吉日的今天宜忌,上班應該時最好先與各部門的同事打個招呼,最好與同部門同事一起用午餐。

      初七黃歷

      初七:宜會友、捕捉,忌修倉、開市、訂婚;忌詞訟、作灶

      今天吉事:吃魚生、吃七種水果

      今天忌事:如果公司內部有爭訟、簽約、投訴類事務最好不要選擇今天進行

      初八:討利是、谷日

      一、年初八開年的時候,按習俗未婚的同事都“成群結伙”向已婚的同事討利是,但時候難免總要被人問起“什么時候出嫁”類問題,雖然知道是出自關心,但聽起來總有聽壓力吧!

      二、初八是谷日,傳說是谷子的生日,也叫順星節(jié),傳說是諸星下界的日子,天空星斗出得最全,如果這天天氣晴朗,則預示這一年稻谷豐收,天陰則年歉。

      初八黃歷

      初八:宜祭祀、解除、沐浴、掃舍,忌修造、動土、開倉、出財(借錢給他人)

      今天吉事:向同事討紅包

      今天忌事:借錢給他人

      初九:長長久久、民間習俗是玉皇大帝的誕辰

      一、年初九,取其“長長久久”的意思,古時候的人認為是嫁娶、定婚、會友的好日子。

      二、農歷大年初九,民間習俗是玉皇大帝的誕辰,要舉行盛大的祭天活動。臺灣新竹不少信眾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擁有二百多年歷史的天公壇,向天公祝壽,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健康。

      初九黃歷

      初九:宜祭祀、嫁娶、沐浴、剃頭、掃舍,修造、動土、安葬;忌祈福、安床、治病

      今天吉事:修理房屋、做發(fā)型

      今天忌事:看病求醫(yī)

      初十:送燈日、石頭的生日

      傳統(tǒng)上稱這天為“送燈日”,據老一輩的說“送燈”有財丁興旺的意思,白天在家里開灶擺簡單的酒席宴請親戚朋友有來年紅紅火火的喻意

      初十是石頭的生日,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要祭祀石頭。在山東鄆城等地有抬石頭神的說法。初九夜,人們將一瓦罐凍結在一塊平滑的大石頭上,初十早晨,用繩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個小伙子輪流抬著走,石頭不落地則預示當年豐收。

      初十黃歷

      初十:宜祭祀、祈福、會友、求嗣,開市;忌修廚、作灶(安置灶臺、灶君)

      今天吉事:在家吃飯

      今天忌事:吃日本餐及其它不用開“火”的吃物。

      初十一:宴請子婿

      正月十一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請女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還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民歌稱為“十一請子婿”。

      初十一黃歷

      初十一:宜祭祀、祈福、會友、求嗣,忌嫁娶、剃頭、作灶

      今天吉事:與朋友相聚

      今天忌事:做頭發(fā)

      初十二:女兒歸寧、搭建燈棚。元宵節(jié)將近,開始做元宵賞燈的準備工作。

      一、十二日稱為“女兒歸寧日”,外嫁女今天可以再回外家一趟。

      二、從即日起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jié),選購燈籠,搭蓋燈棚。有童謠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

      初十二黃歷

      初十二:宜祭祀、入學、沐浴,入學、開市、交易忌納采、問名、置業(yè)

      今天吉事:補習

      今天忌事:求婚

      初十三:吃清淡飯、灶下點燈,預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橋道,皆編竹張燈。

      一、年十三有“稀飯配芥菜”之說,即過了吃了多日的大魚大肉,依傳統(tǒng)習俗,這天會吃較清淡的稀飯配芥菜。

      二、從正月十三開始上燈,正月十八落燈,有“十三、十四神看燈,十五、十六人看燈,十七、十八鬼看燈”之說,并有“上燈圓子落燈面”之舉,即正月十三上燈之日吃圓子,正月十八落燈之日吃面條。

      初十三黃歷

      初十三:宜作灶、安床、補垣、;忌動土、針灸

      今天吉事:換灶具

      今天忌事:裝修房子

      初十四:臨水娘娘誕辰,又稱“順天圣母”。是拯救難產婦女的神仙。

      這一天稱為“臨水娘娘”(又稱“順天圣母”)的誕辰。傳說臨水娘娘姓陳,是唐朝大歷年間的人,后來成為了拯救難產婦女的神仙。于是漢族民間立祠奉祀,稱為“臨水娘娘”、“順天圣母”。其實,是婦女們在沒有地位、科學不發(fā)達的時代為自己塑造的一位保護神,也是她們畏懼難產而鼓舞自己的一種方式。

      初十四黃歷

      初十四:宜會友、裁衣、立券、交易,忌豎柱、上梁、祭祀

      今天吉事:簽合同、買基金

      今天忌事:做房子

      初十五:元宵節(jié)

      元宵這天,人們在飲食上多以全家一起吃年糕、湯圓之類食物,這是全國各地的共同風俗,寄寓家人團聚圓好,生活幸福美滿,而戀人們則手拖手去拍拖“曬月光”,因而又有人稱元宵節(jié)為“中國情人節(jié)”。古時正月十五夜晚,各家門前張燈結彩,以吸引左鄰右里;文人雅仕則在彩燈上寫上謎語、詩詞,讓游人猜謎或對聯(lián),稱為“射虎”,今天仍有不少生活社區(qū)會舉辦猜燈迷活動。

      初十五黃歷

      初十五:宜祭祀、出行、嫁娶、會友,忌醞釀(做酒的工序)、穿井

      今天吉事:旅游、結婚、拍拖

      今天忌事:自制零食

    【正月初一到十五的習俗】相關文章:

    正月初一到初七的習俗02-24

    正月十五的習俗02-22

    正月十五點紅燈習俗02-22

    從?到!作文09-04

    立秋的習俗05-01

    十五從軍作文08-06

    十五,十六作文04-30

    到天明作文05-09

    農歷正月初一節(jié)日04-25

    正月十三的習俗02-2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洲精品在线 |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v欧美v日韩ⅴ国产v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 日韩精品视频久久 | 日本乱辈伦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