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

    時間:2023-12-18 11:13:43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

      1新設計

      ①生活走向物理,由生活中的公交車引入新課;②重視圖像結合,無圖無以直觀,圖像題目可以從本質上認識物體運動的微過程

      評論(0)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變速直線運動快慢;

      ②初步了解平均速度是表示物體在某一段時間內或某一段路程內的平均快慢程度;③初步了解瞬時速度是表示運動物體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時刻的快慢程度;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體會做變速運動物體的加速、減速運動過程,建立解決運動問題先畫示意圖明確物理過程的習慣.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養成物理知識與實際相聯系的意識和習慣,在實際物理情景中體會物理過程、學習物理知識.3學情分析

      本節安排在第二節“探究——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之后,學生對于速度的物理意義,即表示勻速直線運動物體的快慢已經較為清楚,在此基礎上自然而然地引入對平均速度的學習,就顯得水到渠成。《標準》對平均速度的要求規定為“知道”層次,因此,學生學習起來應該比較順利。

      4重點難點

      平均速度的物理意義

      公式v=s/t及s=vt、t=s/v的運用

      5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教學設計

      課題

      第三節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

      知識與技能

      ①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變速直線運動快慢;

      ②初步了解平均速度是表示物體在某一段時間內或某一段路程內的平均快慢程度;③初步了解瞬時速度是表示運動物體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時刻的快慢程度;

      設計亮點:

      ①生活走向物理,由生活中的公交車引入新課;②重視圖像結合,無圖無以直觀,圖像題目可以從本質上認識物體運動的微過程。

      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體會做變速運動物體的加速、減速運動過程,建立解決運動問題先畫示意圖明確物理過程的習慣.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養成物理知識與實際相聯系的意識和習慣,在實際物理情景中體會物理過程、學習物理知識.教材分析

      本節教科書安排的重點是使學生通過大量的實例知道平均速度是運動物體的平均快慢程度,它與某一段時間或某一段路程相對應。對于瞬時速度,教科書通過事例介紹,只要求學生知道實際運動中的具體例子就可以了。

      學情分析

      本節安排在第二節“探究——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之后,學生對于速度的物理意義,即表示勻速直線運動物體的快慢已經較為清楚,在此基礎上自然而然地引入對平均速度的學習,就顯得水到渠成。《標準》對平均速度的要求規定為“知道”層次,因此,學生學習起來應該比較順利。

      教學思路

      本節課通過比較百米賽跑運動員和公交汽車行駛的視頻,引入本節課的學習,然后討論建立對變速運動快慢的理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具體的例子來區別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在實例分析中,使學生會看列車時刻表,會利用列車時刻表計算列車的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物理意義

      公式v=s/t及s=vt、t=s/v的運用

      材料準備

      視頻

      講授方法

      講授、討論

      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創設情景

      播放視頻

      發現并提出問題

      1.復習提問

      百米賽跑的運動員是什么運動?門口的公交汽車的啟動、加速、減速、停止是做的什么運動?

      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需要用到幾個物理量?

      常見的比較方法有哪些?

      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快慢是否變化?

      回答:

      變速直線運動

      通過觀看,使學生從實際情景中出機械運動有勻速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變速曲線運動等運動形式.

      使學生認識到在實際生活中變速運動更為普遍.

      需要用到路程和時間兩個物理量

      如果兩個物體通過的路程相同,可以比較他們所用時間的多少,用時越少,運動得越快;如果兩個物體用時相同,通過的路程越長,運動越快;

      如果兩個物體所用時間和通過的路程都不相同,可用公式v=s/t計算后比較.

      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快慢不變.

      新課教學

      ⑴思考錄像:公共汽車在直路上啟動、加速、到站前減速、停止后乘客上下車;然后再啟動前進——————.

      問:我們坐汽車由家來學校,人們對于汽車在路程中由于等紅燈、乘客上下車或由于路況而車速的變化等細節是十分關心嗎?

      人們關注的是汽車在全程中總共用了多少時間.

      利用汽車經過的總路程和總時間計算出的汽車的速度應叫做什么速度?如何去理解?⑵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⑶給出行駛的總路程和所用時間,計算汽車的平均快慢程度,給出平均速度公式.板書:v=s/t

      ⑷例題1 T15次列車有北京開往廣州,從北京到鄭州的時間是6h22min,行程為689km;有鄭州行駛到武昌的時間是5h23min,行程為536km。求T15次列車有北京行駛到鄭州和武昌的平均速度各為多少?

      分析:要求出哪段路程內的平均速度,必須確定出這段路程的長度和通過此路程的時間。本題中,列車由北京到鄭州的時間為6h22min;北京到武昌的時間分為兩段之和是6h22min+5h23min=11。75h,路程為689km+536km=1225km。

      v=s/t=1225km/11。75h=104km/h

      例題2一個物體的運動情況如下圖所示,則該物體在前6s的平均速度是m/s

      分析:求平均速度應找到對應路程和時間。題中給出所求平均速度對應時間6秒。右圖中提供了速度和時間,對應的路程是多少呢?

      (5)結合課本列表,讓學生熟悉常見物體的運動速度,特別是自行車、人步行的速度,理解它們的物理意義.

      (6)觀看汽車的時速表,

      問:表針所顯示的速度是汽車的平均速度還是汽車在某個瞬間的速度?

      講解瞬時速度的定義及與平均速度的區別.

      (7)討論:

      勻速直線運動中瞬時速度與平均速度的關系.

      使學生明白平均速度只是大體上反映物體在某段路程或時間內運動的快慢,把復雜的變速運動簡單化.

      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逐步掌握正確的做題方法,書寫規范等.

      使學生學習用圖示語言表達物理過程,并正確計算各物理量

      學生易理解,表針指數隨時變化,是顯示汽車在某個瞬間的速度.

      學生討論總結勻速直線運動中瞬時速度與平均速度的關系.

      鞏固練習

      學生回答

      這節課我們學到了哪些知識?

      學生回答

    【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相關文章: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思思热国产视频观看 | 亚洲青青青在线观看 | 天堂mv手机在线mv观看午夜版 | 在线精品三级视频在线网 | 伊人网国产亚洲欧美 | 日韩国产精品vA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