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別宋之悌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4-02-27 18:39:39 好文 我要投稿

    江夏別宋之悌原文及賞析

    江夏別宋之悌原文及賞析1

      原文: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人分千里外,興在一杯中。

      谷鳥吟晴日,江猿嘯晚風。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

      賞析:

      此詩情調悲切,大概為公元732年(開元二十載)李白在江夏(今湖北武昌)與赴交趾(今越南河內)貶所的宋之悌分別時所作。

      首聯“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是說,眼前清澄的江水,遙遙地與碧海相通。楚水,指漢水匯入之后的一段長江水。宋之悌的貶所靠近海域,故下句暗示其將往之處。

      頷聯“人分千里外,興在一杯中”,與初唐庾抱“悲生萬里外,恨起一杯中”(《別蔡參軍》)、盛唐高適“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送李侍御赴安西》),語略同而味各異,庾抱句沉,高適句厚,而李白句逸,即所謂貌似而神異也。不可以蹈襲論,亦不可以優劣評,蓋詩人運思或偶然相似而終不能不乖異也。人在千里之外,而情義卻在這淺淺的一杯酒中,酒少,但情義絲毫不輕,下肚的不僅是酒,還有對有人濃濃的友情。李白的詩句將這些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

      頸聯上句“谷鳥吟晴日”點出了送別時的天氣,天氣晴朗,但是作者心里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美景卻襯出了作者內心的悲涼,這樣更能感動讀者。下句“江猿嘯晚風”,江猿的啼聲本來就是很悲涼的.,在作者與友人離別的時刻,聽見這聲音,更是斷人腸。作者通過對景物的表寫,完美地表達出自己內心對友人的不舍。

      尾聯“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真情爆發,陡起陡落,給讀者留下極大的遐想余地。詩人如此動情,可能是出于對宋之悌以垂暮之年遠謫交趾的同情。

    江夏別宋之悌原文及賞析2

      江夏別宋之悌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興在一杯中。

      谷鳥吟晴日,江猿嘯晚風。

      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

      古詩簡介

      《江夏別宋之悌》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是開元二十年(734)李白在江夏(今湖北武漢武昌)與貶赴交趾(今越南河內)的宋之悌分別時所作。首聯點明地點,說眼前江水與碧海相通,暗示宋之悌的貶所;頷聯點題,寫人在千里之外,而情義卻在眼前杯酒之中;頸聯上句點出了送別時晴朗的天氣,下句寫晚風中的猿嘯聲;尾聯表現對友人的深摯感情。前三聯寫得豪逸灑脫,最后卻已悲愴沉郁作結。全詩大開大合,跳躍跌宕,情調悲切,深切地表達了作者對宋之悌以垂暮之年遠謫交趾的同情。

      翻譯/譯文

      楚地之水清澈見底,似若空無,直與遠處的大海相連。

      你我將遠別于千里之外,興致卻同在眼前的杯酒之中。

      谷鳥天晴時不停地鳴叫,江岸之猿卻向晚而哀號。

      我一生從不流淚,現在卻泣涕不止。

      注釋

      ⑴江夏:今湖北武漢武昌。宋之悌:為初唐時著名詩人宋之問之弟,李白友人。

      ⑵楚水:指漢水匯入之后的一段長江水。

      ⑶將:與。

      ⑷谷鳥:山間或或水間的鳥。

      賞析/鑒賞

      此詩當作于唐玄宗開元二十年(734年)。郁賢皓曾撰此詩《系年辨疑》,考證出宋之悌乃宋之問之弟、宋若思之父,并根據宋之悌生平事跡,認定此詩作于開元二十年左右。宋之悌于開元年間歷任右羽林將軍、益州長史、劍南節度使及太原尹等要職,后以事流貶交趾(今越南河內)。李白與宋之悌交情很深,后來他兒子宋若思在潯陽脫李白之囚并為之推覆清雪,大概也與世誼有關。這首詩,可能就是宋之悌赴交趾貶所前,李白在江夏(即今武漢市武昌)與他分別而作。

      首聯“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是說,眼前清澄的江水,遙遙地與碧海相通。若空,極言楚水之澄澈。李白另有“江月照還空”(《望廬山瀑布水二首》其一)、“玉壺美酒清若空”(《前有一樽酒行》),亦是此意。宋之悌的貶所靠近海域,故下句暗示其將往之處。

      頷聯“人分千里外,興在一杯中”,此點題,又由對方將往之處回到眼前分別之處。千里之別原是悲哀的,此處不言“悲”而言“興”,并用“一杯”與“千里”相對,既表現出豪放灑脫的氣派,又含有無可奈何的情緒。這兩句與初唐庾抱“悲生萬里外,恨起一杯中”(《別蔡參軍》)、盛唐高適“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送李侍御赴安西》),語略同而味各異,庾抱句沉,高適句厚,而李白句逸,即所謂貌似而神異也。不可以蹈襲論,亦不可以優劣評,蓋詩人運思或偶然相似而終不能不乖異也。人在千里之外,而情義卻在這淺淺的一杯酒中,酒少,但情義絲毫不輕,下肚的不僅是酒,還有對有人濃濃的友情。李白的詩句將這些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堪稱味外有味,頗耐咀嚼。

      頸聯“谷鳥吟晴日,江猿嘯晚風”,上句點出了送別時的天氣。天氣晴朗,但是作者心里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美景卻襯出了作者內心的悲涼,這樣更能感動讀者。下句寫江猿的嘯聲。江猿的啼聲本來就是很悲涼的,在作者與友人離別的'時刻,聽見這聲音,更是斷人腸。作者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完美地表達出自己內心對友人的不舍。首、頷兩聯,先由近及遠,復由遠及近,均大開大闔。頸聯則寫眼前景,由“晴日”到“晚風”,用景象變換暗示時間推移,也是大開大闔。依依惜別之情不言而喻。此即所謂言在意外。上句寫樂景,與頷聯“興”字相呼應。下句寫哀景,以引發尾聯的抒情。

      尾聯“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真情爆發,陡起陡落,給讀者留下極大的遐想余地。詩人如此動情,可能是出于對宋之悌以垂暮之年遠謫交趾的同情。頸聯中“鳥吟”與“猿嘯”,似已含有宋氏仕途顯達而老境悲涼的隱喻。詩人雖然年紀尚輕,畢竟也經歷了一些人生坎坷,宋氏的遭遇或許引起他自己的壯志難酬之感慨。

      此詩藝術構思上有個重要特點就是跳躍性很大,從前三聯的上下句之間的轉折都能明顯看出。而從詩歌的感情色調上看,前三聯飄灑有勢,基調豪邁;尾聯頓折,其情悲愴,其調沉結。正是這種跳躍式的跌宕,使此詩具有測之無端、玩之無盡之妙。

    江夏別宋之悌原文及賞析3

      原文:

      江夏別宋之悌

      李白〔唐代〕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

      人分千里外,興在一杯中。

      谷鳥吟晴日,江猿嘯晚風。

      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

      譯文:

      楚水清澈見底似若空無,直與遠處的大海相連。你我將遠別于千里之外,興致卻同在眼前的杯酒之中。天晴時山間的鳥不停地鳴叫,兩岸林中的猿猴卻在晚風中哀號。我的一生從未流過淚,現在卻在這里泣涕不止。

      注釋:

      江夏:唐縣名,治所在今湖北武漢武昌。宋之悌:為初唐時著名詩人宋之問之弟,李白友人。楚水:指漢水匯入之后的一段長江水。將:與。碧海:指朱鳶(今屬越南),宋之悌貶所。朱鳶在唐代屬安南都護府交趾郡,當時有朱鳶江經此入海。千里:據《舊唐書·地理志四》:交趾“至京師七千二百五十三里”,則朱鳶至江夏亦相距數千里。興:興會,興致。谷鳥:山間或水間的鳥。泣:眼淚。

      賞析:

      這首詩首聯點明地點,說眼前江水與碧海相通,暗示宋之悌的貶所;頷聯點題,寫人在千里之外,而情義卻在眼前杯酒之中;頸聯上句點出了送別時晴朗的天氣,下句寫晚風中的猿嘯聲;尾聯表現對友人的深摯感情。前三聯寫得豪逸灑脫,最后卻已悲愴沉郁作結。全詩大開大合,跳躍跌宕,情調悲切,深切地表達了作者對宋之悌以垂暮之年遠謫交趾的同情。

      “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是說,眼前清澄的江水,遙遙地與碧海相通。若空,極言楚水之澄澈。李白另有“江月照還空”(《望廬山瀑布水二首》其一)、“玉壺美酒清若空”(《前有一樽酒行》),亦是此意。宋之悌的貶所靠近海域,故下句暗示其將往之處。

      “人分千里外,興在一杯中。”此點題,又由對方將往之處回到眼前分別之處。千里之別原是悲哀的,此處不言“悲”而言“興”,并用“一杯”與“千里”相對,既表現出豪放灑脫的氣派,又含有無可奈何的情緒。這兩句與初唐庾抱“悲生萬里外,恨起一杯中”(《別蔡參軍》)、盛唐高適“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送李侍御赴安西》),語略同而味各異,庾抱句沉,高適句厚,而李白句逸,即所謂貌似而神異也。不可以蹈襲論,亦不可以優劣評,蓋詩人運思或偶然相似而終不能不乖異也。人在千里之外,而情義卻在這淺淺的一杯酒中,酒少,但情義絲毫不輕,下肚的不僅是酒,還有對友人濃濃的友情。李白的詩句將這些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堪稱味外有味,頗耐咀嚼。

      “谷鳥吟晴日,江猿嘯晚風。”上句點出了送別時的天氣。天氣晴朗,但是作者心里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美景卻襯出了作者內心的悲涼,這樣更能感動讀者。下句寫江猿的嘯聲。江猿的啼聲本來就是很悲涼的.,在作者與友人離別的時刻,聽見這聲音,更是斷人腸。作者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完美地表達出自己內心對友人的不舍。首、頷兩聯,先由近及遠,復由遠及近,均大開大闔。頸聯則寫眼前景,由“晴日”到“晚風”,用景象變換暗示時間推移,也是大開大闔。依依惜別之情不言而喻。此即所謂言在意外。上句寫樂景,與頷聯“興”字相呼應。下句寫哀景,以引發尾聯的抒情。

      “平生不下淚,于此泣無窮。”真情爆發,陡起陡落,給讀者留下極大的遐想余地。詩人如此動情,可能是出于對宋之悌以垂暮之年遠謫交趾的同情。頸聯中“鳥吟”與“猿嘯”,似已含有宋氏仕途顯達而老境悲涼的隱喻。詩人雖然年紀尚輕,畢竟也經歷了一些人生坎坷,宋氏的遭遇或許引起他自己的壯志難酬之感慨。

      此詩藝術構思上有個重要特點就是跳躍性很大,從前三聯的上下句之間的轉折都能明顯看出。而從詩歌的感情色調上看,前三聯飄灑有勢,基調豪邁;尾聯頓折,其情悲愴,其調沉結。正是這種跳躍式的跌宕,使此詩具有測之無端、玩之無盡之妙。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江夏別宋之悌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江夏別宋之悌原文賞析及翻譯12-19

    恨別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別云間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恨別原文翻譯及賞析(推薦)12-17

    與胡興安夜別原文及賞析12-18

    夢微之的原文及賞析11-14

    《別房太尉墓》原文,翻譯,賞析12-17

    東門之墠原文翻譯及賞析12-19

    夢微之原文翻譯及賞析12-1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人成网最新在线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最大色资源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不卡网站 | 亚洲欧美国产日韩中文字幕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