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創作背景及主題

    時間:2024-08-22 08:16:16 春江花月夜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春江花月夜》創作背景及主題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作者】張若虛 【朝代】唐代

      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隨波千萬里, 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 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 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 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 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 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 愿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 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 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 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 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 落月搖情滿江樹。

      1.作者

      張若虛(生卒年不詳,但有些典籍推算約660—約720),唐代詩人。漢族,揚州(今屬江蘇揚州)人。曾任兗州兵曹。生卒年、字號均不詳。事跡略見于《舊唐書·賀知章傳》。中宗神龍(705~707)中,與賀知章、賀朝、萬齊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詞俊秀馳名于京都,與賀知章、張旭、包融并稱“吳中四士”。玄宗開元時尚在世。張若虛的詩僅存二首于《全唐詩》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作,它沿用陳隋樂府舊題,抒寫真摯動人的離情別緒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語言清新優美,韻律宛轉悠揚,洗去了宮體詩的濃脂艷粉,給人以澄澈空明、清麗自然的感覺。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詩人張若虛的作品。此詩共三十六句,每四句一換韻,以富有生活氣息的清麗之筆,創造性地再現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萬里長江畫卷,同時寄寓著游子思歸的離別相思之苦。詩篇意境空明,纏綿悱惻,洗凈了六朝宮體的濃脂膩粉,詞清語麗,韻調優美,膾炙人口,乃千古絕唱,素有“孤篇蓋全唐”之譽。

      2.創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為樂府吳聲歌曲名,相傳為南朝陳后主所作,原詞已不傳,《舊唐書·音樂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樹后庭花》、《堂堂》,并陳后主作。叔寶常與宮中女學士及朝臣相和為詩,太樂令何胥又善于文詠,采其尤艷麗者以為此曲。”后來隋煬帝又曾做過此曲。《樂府詩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煬帝的兩篇。張若虛的這首為擬題作詩,與原先的曲調已不同,卻是最有名的。具體的創作背景已不可考。

      3.主題思想

      詩人細膩地描寫了月夜、春江、花林的美妙景色,是一首對自然美的贊歌。同時又面對這種自然美抒發了委婉纏綿的離別相思之情。但它既不是對統治階級的阿諛奉承,又不是寫宮廷生活的閑情逸樂,而是把筆觸伸向了民間.它那富有哲理意味的感慨,對于人們思考人生也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春江花月夜》創作背景及主題】相關文章:

    《春江花月夜》創作背景及賞析07-06

    春江花月夜譯文及創作背景08-31

    《老人與海》創作背景及主題09-02

    《春江花月夜》作者簡介及創作背景09-18

    《勸學》創作背景10-16

    《水調歌頭》創作背景09-04

    沁園春的創作背景09-24

    《湖心亭看雪》創作背景+主題09-24

    《勸學》創作背景及分析11-06

    沁園春雪創作背景06-0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欧美另类中文 | 一级精品偷拍性视频 |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 | 亚洲图色中文字幕 | 日本欧美在线播放免费人成 | 色综合AV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