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經典教案設計分享

    時間:2024-08-29 01:12:33 觀滄海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觀滄海》經典教案設計分享

      導語:《觀滄海》選自《樂府詩集》,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海洋的形象,單純而又飽滿,豐富而不瑣細,好像一幅粗線條的炭筆畫一樣。小編分享《觀滄海》教案設計,希望可以給老師們一些幫助。

    《觀滄海》經典教案設計分享

      教學目標:

      1、 體會詩人廣闊的胸襟、豪邁的氣慨。

      2、 體會宏偉壯麗的景象。

      3、 寫實與想象。

      教學重點:

      目標1、目標2。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自主性學習】

      1、 學生課前預習,掃清文字障礙。

      指名兩位學生來朗讀,注意節奏、語調、情感。讀完后請其他同學來指出讀錯的字詞。

      2、 朗讀,初步整體感知課文。

      全班齊讀,講究抑揚頓挫,鏗鏘有力,充滿豪情壯志誦讀,然后請兩位學生來說說詩中畫面及詩人的情感。

      1、 整體感悟

      【合作性學習】

      詩人站在碣石山上,望著蒼茫的大海,波濤起伏,拍打著海岸,山島聳立,豐茂的草木在蕭瑟的秋風中搖曳弄姿,詩人感到這是多么壯麗的意境,多美好的圖畫啊!看到太陽、月亮的運行離不開大海的懷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親一樣,這是多么博大的胸懷啊!

      2、 把學生分成四人一組,開始共同研討下列問題。

      問:整首詩是由一個字來展開詩的線索,統領全篇的,請指出是哪個字?

      理解:“觀”是全詩的“詩眼”,以下十句都是觀海所見。

      問:“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此句主要交代什么?句中直接寫到人嗎?

      理解:主要交代觀海地點、方位,句中雖沒有寫人,但我們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觀海時那種勃勃英姿。

      問:詩中哪幾句是寫實景?主要寫了哪些景色?顯示了什么?

      理解:“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全是實景,主要描寫了滄海水波蕩漾的動態景色和山島挺立,草木豐茂的靜態景象。顯示了在茫茫蒼蒼的大海上,波濤起伏,拍打著海岸,山島聳立,豐茂的草木在蕭瑟的秋風中搖曳弄姿,生機勃發,這是多么壯麗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山河圖畫啊!

      問:詩中哪幾句又是寫虛景?能說出這景象嗎?這種景象是一種什么樣意境?

      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全是寫虛景,即作者的主觀感受,可從兩個“若”看出。主要描寫了太陽、月亮、星辰銀河都好像從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這些運行都離不開大海的懷抱,都包蘊在這滄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狀觀景象。是一種極其開闊博大的意境。

      問:實景是一幅美麗的山水圖畫,虛景能把我們帶進一個極其開闊,博大胸懷的境界,你能悟出詩人寫實虛景的感情嗎?

      理解:詩人描寫實景實際上在謳歌祖國壯麗的河山,流露出作者熱愛祖國的感情。詩人目睹祖國山河壯麗景色后,更加激起要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強烈愿望。虛景描寫是詩人實際借助豐富奇特想象,來充分表達這種愿望,以滄海自比,勾畫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景象來表現詩人博大胸懷和豪邁氣魄。

      3、 小結,朗讀、背誦。

      這是一首以寫景為主題的名作,通過對登山觀海的描寫,抒發了詩人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

      學生齊讀,當堂背誦。

      【探究性學習】

      問:你能說出此詩中哪些詩句最能體現作者的博大胸懷?

      理解:實景也能看出詩人的博大胸懷,但跟虛景比較,氣象略遜一籌,因為詩人的意圖在虛景中,所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最能體現作者的博大胸懷。

      問: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但全詩卻沒有哪一句是寫情的詩句,情寓于景中。你能說出古代即寫景又寫情的詩句嗎?

      理解:李白《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王安石《泊船瓜洲》: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等等即寫景又寫情的詩句。

      作業:1、背誦全詩。2、課外閱讀有關曹操詩句。

      附:板書設計

      水何澹澹 顯示大海波壯闊,

      動態景色 秋風蕭瑟 美麗多姿,生機

      實景 洪波涌起 勃勃景象。 (實頌 借景抒情

      山島竦峙 祖國壯麗山河, 抒發詩人

      曹操 登山觀海(全景) 靜態景色 樹木叢生 激起統一中國強 統一中國

      百草豐茂 烈愿望。) 建功立業

      的抱負。

      虛景 日 太陽、月亮、星辰、銀河都投入

      (想象) 月 大海的懷抱,作者以大海自比,

      星漢 含蓄表達詩人博大胸襟。

      課后附記

      上完《觀滄海》這一課后,我覺得自己收獲頗多,在反復的修改調整中,我就自己教學中的不足總結出如下規律:

      1、講解知識要從形象到抽象

      這節課我的教學目標為了解“意象”和“意境”這兩個概念,同時學會鑒賞古詩詞的方法,一開始我是從抽象到形象來講授這一知識點的,結果學生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只知道記筆記,后來在大家的建議下我改動原有方式,授課的效果就大大提高。

      2、要把握好時間

      在上完課后,我感覺這次課最不盡任意的地方就是有點頭重腳輕,前松后緊,前半部分花的時間太多,結果到最后該解決的問題沒完成,只能放到課后完成。

      3、備課要充分

      充分的準備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觀滄海》這首古詩,從傳統的觀點看,認為都是抒發作者的雄心壯志,但是我在備課時,在翻閱背景材料時,感覺這種說法有點偏頗,不過我想可能學生不會提到,也沒仔細考究,結果在上課時思維活躍的同學卻想到了,此時我憑借自己已有的歷史知識給了這位學生適當的合理的引導。

      4、要激發學生積極性

      說的激發學生積極性,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但在實際中怎么做,做得如何等等,就又另當別論了。此次開完課后我對這一問題起先也沒考慮,直到有一天一位同學氣乎乎的跑到我辦公室,跟我說那次上課打擊了他回答問題的積極性,當時我莫名其妙,后來才知道原來那天他準備好了問題我沒問他,由此事情我得出這樣的結論,上課的時候我的眼光應該跟同學進行不時的交流,與學生進行互動,從而及時的收集反饋學生的信息,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5、練習要有針對性

      每一節課都有固定的教學目標,而且這一目標要有可檢測性,此次開課中我也設置了一些小練習,但是在上完課后,我才發現我的練習與目標有點距離,練習稍稍高于目標,練習中涉及的內容過寬過多,結果卻使的目標有點淡化,在教學中出現了第二個難度高峰。

      此外,整個教學過程還應該講究結構的完整,重點的突出,難點的強調,內容的連貫。只有這樣才能將一節課上好。

    【《觀滄海》經典教案設計分享】相關文章:

    《觀滄海》教案設計01-17

    《觀滄海》教學實錄分享06-05

    初中《觀滄海》教案設計10-22

    《觀滄海》優秀教案設計08-17

    《觀滄海》教案設計參考09-13

    《觀滄海》教學設計分享07-06

    語文古詩《觀滄海》優秀教案設計10-31

    《觀滄海》教案設計 初中版10-07

    古詩《觀滄海》教案設計(通用9篇)08-14

    《觀滄海》說課稿07-1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中文字幕紧身裙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国自产在线拍 | 色婷婷青青草原综合缴情 | 日本熟女刺激视频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跳舞 | 亚洲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