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教案設計及教學反思

    時間:2024-10-17 14:55:12 觀滄海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觀滄海教案設計及教學反思

      教學重點:

    觀滄海教案設計及教學反思

      1、 理解詩句內容,能根據詩句中的詞語,理解詩人的抱負。

      2、 體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3、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育方面:

      1、 培養學生誦讀的良好習慣。

      2、 激發學生對古體詩的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1、朗讀,背誦全詩。

      2、體會詩中有畫,畫中含情,理解詩人的抱負。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我們學習了很多詩人的詩歌,如李白、杜甫,而我們學習的詩歌中詩歌的形式也多種多樣,如我們學過的《木蘭詩》是一首樂府詩,《離騷》是一首楚辭體詩……今天,我們就再次進入詩歌殿堂,進一步領略一下詩歌的魅力,學習一首樂府詩曹操的《觀滄海》。

      2、作者曹操簡介:

      3、寫作背景:

      4. 板書課題。

      二、 朗讀詩歌:

      百度視頻:然后自由誦讀。

      三、 賞詩歌

      1. 學習第一句——東臨石,以觀滄海。

      1) 注釋:

      “滄海”一詞,可泛指大海,因為海水蒼色,一望無際,故稱。如葛洪《抱樸子·窮達》:“井蛙之不知蒼海”。蒼海:即滄海,大海。

      “滄海”又作東海的別稱。本詩“東臨石,以觀滄海”,“滄海”指東海。《初學記》六解釋道:“按東海之別有(xiè),故東海共稱渤海,又通謂之滄海。這里說的東海泛指我國東部海域,與今天特指浙江以東的海域“東海”不同。

      臨:登上,有游覽的意思。

      (jié)石:山名。石山,在現在河北省昌黎縣的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時經過此地。

      百度圖片搜索石山:上的情景。

      2) 譯文:登上高高的石山,來望蒼茫的大海。

      3) 這句交代觀海的地點。

      2. 學習第三至五句­——水何,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1) 注釋:

      何:多么

       (dàn dàn):水波蕩漾的樣子。

      竦 峙(sǒng zhì):高高地挺立。竦通“聳”,高。峙:挺立。

      蕭瑟:樹木被秋風吹動的聲音。

      洪波:洶涌澎湃的波浪

      2) 譯文:

      水波洶涌澎湃,山島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山島上有叢生的樹木,各種各樣的奇花異草生長得很茂盛。

      吹起蕭瑟的秋風,海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3) 這幾句描寫海水和山島。海水波濤洶涌,是動態;山島聳立,是靜態,相互映襯,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威嚴;寫草木,仍然是靜態,再寫“洪波”,又回到動態,顯示了大海宏偉氣象。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這些是實景。

      3. 學習第五、六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1) 注釋:

      日月:太陽和月亮

      星漢:銀河。

      2) 譯文:

      太陽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銀河、太陽和月亮燦爛,好像出自大海里。

      3)寫作手法:互文

      4)借助奇特的想象來表現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是虛景。這四句是全詩的高潮,作者運用夸張的表現手法,創造了一個極其開闊的意境,給詩歌增添了浪漫主義的色彩。

      4. 學習第七句­——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1) 注釋:

      幸:慶幸。

      至:極。

      幸甚至哉:真是幸運極了啊。用這首詩歌來抒發自己的心愿志向。

      詠:歌吟

      詠志:即表達心志。

      2) 譯文:

      慶幸得很,用這首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感受。

      四、整體感知

      本詩是寫景詩,還是抒情詩?寫了什么景?抒了什么情?

      景:

      (實)海水、樹木、草、秋風、洪波 生機勃勃

      (虛)日月星漢 寬闊、博大

      情: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勾畫大海吞吐日月,包蘊萬千的壯麗圖景,表現詩人開闊胸襟,抒發了詩人統一中國,建功立業的理想。

      在這首詩中,景和情是緊密結合著的,作者統一中國意欲建功立業的抱負并沒有在詩中直接表露,而是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中。這種抒情方式叫做情景交融。

      五.朗讀詩歌

      朗讀提示:如果你是曹操,站在山上,面對大海,身邊是秋風呼嘯,海面上是驚濤拍岸,你該如何朗誦這首詩。

      六. 質疑。

      1、 按板書小結。

      2、 質疑:學習了課文,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

      七. 板書設計:

      《觀滄海》

      曹操

      借景抒情:

      景:

      實景:海水 樹木 草 秋風 洪波

      虛景:日月 星漢

      情:開闊胸襟 統一中國 建功立業理想

      .告訴同學們,如果有不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通過百度去網上搜索相關內容參考復習【百度視頻】如何使用百度(演示視頻)

      教學反思

      在課前的導入過程中,我向學生介紹了曹操的個人簡介以及本詩創作的背景。接下來就進行教學環節。

      首先用錄音誦讀。然后讓同學們,自由誦讀本詩,體會作者在詩作中表達的感情。然后是賞詩歌。最后學生通過我的講解,想象詩歌中描繪的場景,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然后再讓學生有感情地誦讀詩歌。

      總的來說,我認為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自己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注意:

      1、師生之間的交流不夠,課堂語言過于書面化,與學生的交流有隔膜。

      2、本節課是以誦讀為綱,但我在教學設計上,安排學生讀的時間太少。

    【觀滄海教案設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觀滄海》教案設計及反思11-21

    觀滄海教學教案設計12-05

    觀滄海的教學反思10-22

    《觀滄海》的教學反思08-30

    觀滄海的教學反思09-03

    觀滄海教學反思08-17

    《觀滄海》教學反思11-25

    《觀滄海》教學反思08-30

    《觀滄海》教學反思范文11-02

    【精】《觀滄海》教學反思09-07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性欧美在线se | 色综合网站国产首页 | 一本久久知道综合久久 |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专线 | 精品一区二区亚洲一二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另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