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韓愈《師說》有感

    時間:2024-08-22 21:23:41 韓愈 我要投稿

    讀韓愈《師說》有感

      引導語:《師說》是韓愈寫給一個叫李蟠的人的。這是一篇名作,里面關于老師的一些觀點至今也是很超前的,讀完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

      《師說》是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所寫的一篇論說從師道理的文章,文章包含著作者教育思想的民主性精華。他明確地主張從師學習“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生活中沒有絕對的愚者和圣人,一個人總是存在著好的方面和不夠完美的方面,只是這兩方面所占的比例在各個人的身上有所不同而己。

      古代的孔子被后人尊為圣人,他的思想觀點是否就十全十美、白璧無瑕呢?我們是否就該趴在他的跟前唯唯諾諾,對他的思想觀點照搬不誤呢?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我們就成了韓愈在文章中所反對的“官盛則近諛”了。我們都知道,這樣做是過于絕對化的。我們對于圣人的思想和觀點也要客觀地加以思索而不能盲從。例如,孔子對從事耕作的勞動人民是很看不起的,我們就不該支持他的這種觀點。對農人那種大地般淳樸、寬厚和善良,我們很有必要好好學習,不管它是不是圣人、官人。

      小孩子也有些方面是我們所不及的。一次,六歲的小表妹指著河中因凸石而撞擊出的水花說:“看,它們在跳舞,還唱著歌兒呢!”我為她能觸發出如此生動活潑的語句而驚奇,早已被生活磨擦得庸俗的我對她的那份純真放射出的亮麗真的望塵莫及。

      通過《師說》我懂得了在生活中,只要是“道”,我們就應當學習,不管它來自什么人的身上。不管什么樣的人,總會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們既不能因為某個人好的方面很少,而放棄向他學習,也不能因為某個人好的方面很多,而對他不完美的一面毫無批判地奉迎接受。我想這就是《師說》所要告訴我們的吧。

      讀韓愈《師說》有感二

      所謂老師,那他某方面學問肯定比學生高,才稱得上老師。人肯定會有不懂的問題要問,而如果不向老師學習,那豈不是始終不能解答這些問題了?老師不一定要比學生年紀大,難道年紀小的人就不能懂大道理呢?就像文中寫的,“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只要是有道理的地方,就一定有老師存在。

      孔夫子被稱為圣人,但他還是不恥下問,他曾以郯子、萇弘等人為師,他的學問絕對不比他們差,只是想學到其他他不會的知識罷了。他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民間俗語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確是這樣,不管是誰,都會有不懂的地方,例如,小學生做的數學智力題,有些連博士生都做不出來,就算你是大學中文系畢業的',也不會熟悉到字典里的每個字。人們的學問遠遠不如圣人,可他們也不肯向老師學習。這樣的話,人又會有什么進步呢?

      老師無處不在,卻往往被忽略,甚至恥笑。巫醫、樂師和那些工匠們,經常互相學習。而那些士大夫們,自己沒有學問,一聽到有人稱“老師”稱“弟子”等等,就許多人聚在一塊兒譏笑人家,還說:“他和他年齡差不多,道德學問也差不多啊,以地位低的人為師,就可羞恥,以官職高的人為師,就近乎諂媚!”聽起來好像老師的標準都是他們定的!

      老師,可以是各個方面的傳授者,卻有人以向那些人學習為恥!

      讀韓愈《師說》有感三

      今年假期我有幸拜讀了《師說》教育智慧品讀。《師說》的作者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韓愈。本書是于拾編著。

      韓愈《師說》的原意主要論述的是關于師道的問題。由于受“九品中正制”和“安史之亂”的影響,導致了當時社會恥于從師的風氣。韓愈不入世俗,在《師說》中充分說明了從師的必要性,開篇就以“古之學者必有師”闡明了自己的觀點,而且以圣人孔子不恥從師為例子,證明了自己的觀點。而本書除了闡明此觀點外,還從其它的各個方面進行了深入了剖析,所揭示的教育智慧給我們從教者以無限的啟迪。

      第一,《師說》談“師”與“道”。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教師如果沒有一定的“道”,就不成其為師。這里的“道”如果在今天理解,那就是教師的專業化素質,即思想素質,文化素質,業務素質,以及勝任教育教學其它方面的素質。古時曾用“天、地、君、親、師”來說明教師的地位,天、地其實是虛的,教師排在國君和父母之后,名列第三位,可見教師地位的重要。古人對教師的要求和地位有如此之高,何況是今天。所以,作為我們今天的教師,首先應該看得起自己的職業;其次,應該對得起自己的職業。如何對得起自己的'職業呢?就得從“修道”做起,面對知識爆炸的時代,學生懂的多,問的也多,我們擔任的是新世紀的教育重擔,可不比過去的教書先生了,要想能夠在教育領域游刃有余,就得把自己的道行修深修專,同時才能把自己的“道”傳好。

      第二,《師說》談“道”與“業”。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中國教育史上第一次完整地定義了教師的職責。這里把“傳道”放在了第一位,“授業”放在了第二位,如果用現在的教育觀點來說,就是把德育放在了第一位,智育放在了第二位,韓愈認為“授業”是為“傳道”服務的。“授業”是“傳道”的途徑,這應該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影響,用當今的教育視角看待這個問題可能有些狹隘,但充分說明了德育的重要作用。而我們這些從教者在教學中更重視的是“授業”,而忽視了“傳道”,或者是把“傳道”和“授業”彼此孤立起來施教,這無疑是“小學而大遺”或是“本末倒置”。

      第三,《師說》談“師“與”生“。“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這充分說明了現形的師生關系,教學相長正說明這個道理。也就是我們經常告戒自己的要放下教師的架子、要學會蹲下來與學生交流。課上多給學生發問、質疑的機會,教師要學會聆聽,在解惑的同時,要常懷學習之心。

      第四,《師說》談“教“與”學“。

      韓愈在《師說》中也談到了“教”與“學”的關系,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師生角色問題,強調了講授的作用。在新理念倡導下,在新課程實施的今天,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似乎成了教師講授的對立面,其實則不然,新課程不否認教師的講授作用,關鍵是我們要把握好內容,掌握好講授的“度”。

      韓愈距現在已有1200多年,古之圣人何止韓愈一人,他們能夠對“師者”,對“師道”有如此高的見識,對現在的從教者來說仍有無限的啟迪,而且有很多理念是我們現在所倡導的,實是讓人佩服。在佩服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感到十分的慚愧,一千多年前,這些圣人們已經給我們指明了方向,但到如今仍沒有參透,還在苦苦地思索著,踐行著……

    【讀韓愈《師說》有感】相關文章:

    韓愈師說01-09

    韓愈《師說》10-30

    勸學經典:韓愈《師說》06-22

    韓愈師說全文11-01

    韓愈·師說鑒賞08-07

    韓愈師說課件05-31

    韓愈師說翻譯11-01

    韓愈《師說》翻譯09-15

    韓愈師說的啟示07-30

    韓愈《師說》解讀06-0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不打码视频在线看 | 中文字幕精品免费 | 亚洲国产第一在线 | 亚洲欧美久久天堂综合一区 | 亚洲有码一区91 | 亚洲伦乱子亲农村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