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愈《題楚昭王廟》全文及鑒賞

    時間:2024-08-02 17:22:05 韓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韓愈《題楚昭王廟》全文及鑒賞

      題楚昭王廟

      唐代:韓愈

      丘墳滿目衣冠盡,城闕連云草樹荒。

      猶有國人懷舊德,一間茅屋祭昭王。

      《題楚昭王廟》譯文

      滿眼累累的墳丘,昔目的貴胄士大夫都早已作古,高聳入云的城樓隱沒在荒草樹木之中。

      還有遺民懷念昔日楚昭王的恩德,一間茅屋中祭奠著他的英靈。

      《題楚昭王廟》注釋

      楚昭王:姓熊氏,名珍,平王子。

      丘墳:墓冢。

      衣冠:以衣帽穿戴代指歷代世家、歷史人家。

      城闕(quē)連云:想象楚國盛世,城樓宮殿高聳入云。

      草樹荒:楚國城闕早已蕩然無存,只剩下一片荒草。

      國人:指楚國舊人。

      《題楚昭王廟》賞析

      首二句極寫楚都之荒涼。想當年楚地何等博大,楚都何等繁華,楚之君臣何等威赫,而今卻“丘墳滿目衣冠盡,城闕連云草樹荒。”襯映這古城闕的卻只是這連片的墳墓、無邊的荒草和野樹。這一蒼茫的歷史感慨不少詩人描寫過,李白“吳宮花草埋出徑,晉代衣冠成古丘”(《登金陵風凰臺》)便是典型一例:但在韓愈卻有獨到喟嘆,也直諫獲罪,幾臨殺頭,死亡之念時刻襲上心頭,拂逆不去。剛出京,便矚遠來的侄孫準備收拾自己的骨殖:“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商山道上,不堪驚嚇與勞頓的幼女又死了。因而,首句取丘墳這一陰森凄冷的意象,是在吊古的情懷中裹掖著現實的困惑,自傷的意味。丘墳滿目,是眼前近景,城闕連云,是遼闊遠景,是茫茫宇宙空間,衣冠盡,卻是心中情,是感喟,是濃縮的歷史的情緒化表現。宋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喬壁懷古》)造意與此相似,只是取象不同。韓愈在即目所見的空間中看出嚴峻的時間性,看出人生的短暫與飄忽。歷史千載,唯留丘墳。那當年的君臣士大夫都帶著他們的功業和追求,走向默默無聞的寂寞,進入無邊的荒涼,為這荒草野樹所遮掩。這是多么令人脊冷心寒的。而詩人想到自己為了信仰抗顏犯諫,受盡磨難,走向遙遙貶途,將來又什么都不能留下,找不到未來的寄托。字里行間表達了苦澀的悲涼茫然的心緒,感受到那空蕩蕩沒有著落的傍徨情態。城闕連云,從藝術手法看,是小景物作了大景物的坐標,使眼前景更趨逼真貼切,但從感情脈絡看,目極天地,正是困惑苦悶的心緒尋求解脫與寄托的尋覓求索。

      這時,仿佛萬籟靜寂中一聲雞啼,郁悶窒息中一股涼風,詩人驚喜地發現了一座祠廟:“猶有國人懷舊德,一間茅屋祭昭王。”他急急上前問詢,方知“舊廟屋極宏盛,今惟草屋一區,然問左側人,尚云每歲十月,民相率聚祭其前”。雖一草苴茅屋,詩人卻如獲得了極大的慰安而心花怒放了。楚昭王當年曾擊退吳國入侵,收復失土,這一功德千百年后仍為人所緬懷,享受祭祀。而自己“欲為圣朝除弊事”之舉正是為天下人民免除愚昧和苦難,顯然,詩人從茅屋祀昭王中悟出了事業的真諦、生命的價值與歸宿。初起的彷徨悲涼為之一變,恢復了自信,增強了九死不悔的決心。

      整首詩寫出荒涼的感覺而又意味深長。其中“城闕連云”是想象之境,想象昔年楚國盛世,而今卻只剩下“草樹荒”;末尾“一問茅屋”四字,更極盡盛衰之慨。然而屋宇雖小,后人追緬情懷并未衰絕。末句頗有風致。撫今追昔,再親臨其地憑吊,恐怕更別有一番況味了。

      《題楚昭王廟》創作背景

      元和十四年(819年),韓愈因諫迎佛骨觸怒憲宗,被貶為潮州刺史,途中經過湖北宜城縣境,見到楚昭王廟,感慨之下作此篇。

    【韓愈《題楚昭王廟》全文及鑒賞】相關文章:

    韓愈《題榴花》全文及鑒賞07-16

    韓愈《晚春》全文及鑒賞07-21

    韓愈《春雪》全文及鑒賞07-23

    韓愈《湘中》全文及鑒賞07-30

    韓愈《花島》全文及鑒賞07-31

    韓愈《宿龍宮灘》全文及鑒賞07-19

    韓愈《雉帶箭》全文及鑒賞07-22

    韓愈《條山蒼》全文及鑒賞07-27

    韓愈《知音者誠希》全文及鑒賞07-24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手机在线 | 亚洲精品色在线网站 | 亚洲精品t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国产韩国欧美在线 | 青青青视频香蕉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