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庭堅和李煜《清平樂》 對比賞析

    時間:2024-07-26 03:20:12 黃庭堅 我要投稿

    黃庭堅和李煜《清平樂》 對比賞析

      清平樂

      李煜

      別來春半,觸目愁腸斷。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遠還生。

      1、這首詞中砌下落梅如雪亂一句,亂字的使用有何妙處?(3分)

      2、這首詞的結句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是化用杜牧《題安州浮云寺樓寄湖州張郎中》一詩中恨如春草多一句,結合作品分析李煜化用的新意所在。(3分)

      3.從字數看,這首詞是( )(1分)

      A.小令 B.中調 C.長調

      4.對這首詞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首句統攝全詞,別來與斷腸二語,直抒離愁別恨。

      B.下片抒情主人公不勝翹首遠望之苦的形象隱現于字里行間。

      C.結句以春草為喻,貼切而生動地描摹出離恨之綿遠、浩渺。

      D.全詞語言委婉深沉,創造寂寥蒼涼之意境,給人審美感受。

      5.這首詞抒寫離情頗具特色,請結合畫線句加以賞析。(4分)

      答案:

      1、砌下落梅如雪亂的意思是主人公在階前佇立良久,梅花如雪片一樣紛紛落下。亂字表面指落梅的紛亂,深層則指主人公愁思的紛亂。這種寄情于物的寫法,將離愁別恨引發的內心的迷亂不安表現地精練、形象、傳神。

      2、杜牧的恨如春草多是靜態的比喻,而李煜將其拓展到了更行更遠還生的動態境界,將春草一樣的離恨與行人遠去的情景結合起來,寫出離愁別恨生成、增長的過程,生動形象,別有新意。

      3. A

      4.D(意境以蒼涼概括不準確)

      5.可就寓情于景、雙關等角度賞析,角度1分,分析2分,語言1分。如:畫線句看似寫景,實則語意雙關,抒寫離情。亂字尤妙,此時思緒之亂決不亞于落梅之亂。拂了一身還滿,描寫落梅沾滿衣襟,拂去又來,這落不盡、拂不盡的梅花,猶如他心中驅不散、揮不走的離愁。一筆兩到,于婉曲回環中見情思,將離人愁腸欲斷的內心悲痛形象化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清平樂

      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①除非問取黃鸝中的問取是何意思?(2分)

      ②黃庭堅的詩詞在藝術形式方面講究修辭造句,追求奇拗硬澀的風格,提倡無一字無來處和脫胎換骨、點鐵成金之論。請鑒賞這首詞(50字內)(4分)

      【參考答案】

      ①問一問。②這首詞的主旨是惜春。詞的上下闕都采用設問的形式,道出作者尋覓春跡的癡情,且將一個極平常的留春舊題點化得趣味盎然、生動可感。

      兩首對比

      (1)兩首詞都寫到了春,可是表達的內容有所不同,請分析它們分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2)李詞中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一句用了怎樣的修辭手法?好在何處?黃詞構思巧妙,說說你的理解。(4分)

      閱讀對比答案

      (1)兩首詞分別表達了離愁別恨和愛春惜春之情。(大意相同即可)

      (2)李詞的這句話采用了比喻的手法,以物喻情,用春草喻離愁別恨生動而貼切,意蘊豐富,充分傳情。春草一望無際,如同離愁之綿遠春草之細密如同離愁之盤曲郁結等。

      黃詞在構思上新顥、曲折。作品中寫春天消逝,作者如失去親人,各處找尋,把春擬人化,希望春回與己同住,回到現實,無人知春去處,問詢黃鸝,知春已去薔薇處,暗示夏季到來,巧妙地表達了春的可愛,要珍惜春天,別讓它輕易流逝的情感。

    【黃庭堅和李煜《清平樂》 對比賞析】相關文章:

    黃庭堅和李煜《清平樂》的閱讀答案對比賞析08-14

    清平樂黃庭堅賞析09-09

    清平樂黃庭堅賞析01-21

    清平樂黃庭堅詩歌賞析05-25

    黃庭堅《清平樂》原文及賞析06-26

    清平樂黃庭堅翻譯及賞析08-25

    李煜詩詞《清平樂·別來春半》賞析08-05

    清平樂·春歸何處黃庭堅賞析10-06

    黃庭堅清平樂·春歸何處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宋代04-17

    清平樂·春歸何處原文賞析黃庭堅03-21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免费观A视频网 | 在线观看亚洲中文AV | 亚洲日韩欧美在线午夜 | 一级中文字幕免费 | 亚洲处破女aⅴ一区二区 | 宅男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