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季羨林的《成功》

    時間:2024-08-28 17:39:48 金磊 季羨林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語文教案季羨林的《成功》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季羨林的《成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語文教案季羨林的《成功》

      語文教案季羨林的《成功》 1

      [教學目的]

      1、體會本文結合實例逐一剖析的寫法,《成功》教案4。

      2、體會本文語言親切自然的特點。

      3、明白成功的決定因素是人的自身努力。

      [重點、難點]

      1、重點:逐一剖析的寫法。

      2、難點:語言親切自然的特點。

      [教學時數] 一課時

      一、導入

      1、作者簡介:

      季羨林(1911.8.6~ )山東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1934年畢業,在山東省立濟南高中任國文教師。1935年秋進入德國格延根大學學習贊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印度古代語言。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并應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東語系教授(直至現在)、系主任(至于983年);1978年開始兼任北京大學副校長,至于984年離職。195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初中三年級語文教案《《成功》教案4》。1983年被選為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和常務委員會委員。現為中國外國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他曾長期致力于梵文文學的研究和翻譯,翻譯了印度著名大史詩《羅摩衍那》。此外他還創作許多散文作品,已結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潤集》以及《季羨林散文集》等。

      2、導語:論“成功”是個老話題,但作者凝聚了畢生的治學經驗,見解獨到,老話題卻做出了好文章,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二、整體感知

      1、列閱讀提綱:本文層次清晰、表達周密、段與段、句與句之間都注意前后照應。學生可邊讀課文,邊列出段落層次提綱,理清作者論證的思路,把握觀點。

      討論并歸納:

      全文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段(1~4):提出成功=天資+勤奮+機遇的觀點。

      第二段(5~9):作者承認“天資”、“機遇”的作用、但更強調

      “勤奮”是決定因素。

      第一層(5-6):要客觀對待天資。

      第二層(7):如果不勤奮,天資再高也毫無用處。

      第三層(8):機遇是存在的,有時對人影響極大。

      第四層(9):分析成功的.三個條件,說明勤奮的重要性。

      第三段(10):指出王國維的疏漏,突出勤奮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研究課文

      1、提問:課文的開頭有什么特點?

      語文教案季羨林的《成功》 2

      學習目標

      1、 通過聽讀課文,感受談話式的語文風格。

      2、 能理清課文思路,把握結構,分析論證方法。

      3、 能歸納作者的觀點,并說出其獨特之處。

      4、 能從文中發現雋永智慧的語句,采用“牛吃草”的方法,品味內涵。

      課前學習

      1、讀熟課文,通過查詞典掃除文字障礙。

      2、搜集季羨林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勤奮刻苦的事例。

      3、搜集有關機遇、勤奮的事例、名言各1個。

      `師 生 雙 邊 活 動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一、由題目導入新課,探知大師的成功之路

      板書:成功

      1、 成功是每個人所向往的,有的人走到了成功的彼岸,而有的人卻中途失敗,說明:他沒有掌握訣竅,從大家的眼神中,我看到的是一種期盼——對成功的期盼,下面我們先走近大師季羨林,看看他所取得的成就。

      2、 你知道他是怎么成功的嗎?

      1、 交流季羨林的成就資料。

      2、 分析季羨林取得成就的'原因。

      二、聆聽大師的諄諄教誨

      1、 導入語:季老的經歷,令我們贊嘆不已,看得出大家渴望成功的欲望更強烈了,想知道他成功秘訣嗎?請聽他的教誨:

      2、 組織點評:強調以長者的口吻、以談話式的語氣平和舒緩地朗讀。

      3、 追問:能據此給課文換一個更明確的題目嗎?

      創設情境:請一位同學以季老的身份朗讀課文,其余同學邊聽邊思考作者的主要觀點是什么,并作詮釋。

      明確:作者的觀點是“天資+勤奮+機遇=成功”

      三、精讀課文,理清思路,分析論證的方法、理解中心論點

      創設問題情境:1、作者是如何闡明他的觀點的?請結合文本內容具體說明。

      2、 追問:作者對三個條件有何髙見?他用什么方式讓我們心悅誠服?

      3、 追問:韓愈和王國維都是大學者,他們都強調“勤奮”這一決定因素,作者與他們的觀點相比,有何不同?(指明:作者積自己成功的經驗,從個人角度,在強調勤奮的前提下,也提請我們注意正確地評估個人天資,不做過高預期,注意不失機遇。這就是他觀點的獨特之處。)

      4、 追問:你還能舉出另外的名言、事例來補充論證作者的觀點嗎?

      5、 作者認為“天資是由“天”來決定的,我們無能為力,機遇是不期而來的,我們也無能為力”。你同意他的意見嗎?

      1、 思考、歸納。

      明確:借助詞典,詮釋“成功”,由此進入話題,提出成功的公式,接著,具體地分析了公式中的三個條件,然后對三個條件進行比較,強調勤奮是最根本的條件,希望人們能以勤奮的精神治學、工作,走向成功。

      2、研讀文本,依據文本分析。

      明確:天資:由天決定,無能為力。機遇:不期而來,無能為力。

      勤奮:自己決定,狠下功夫。

      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闡明觀點。

      3、思考、交流。

      四、學習“牛吃草”的方法,品味雋永智慧的語句

      如:王國維的“境界說”,你能理解嗎?

      質疑、解疑

      五、教師寄語

      冰心在一首詩中寫道:“成功的花,人們往往驚羨它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卻浸透了奮斗的源泉,灑滿了犧牲的血雨。”確實,成功的關鍵是付出,是汗水,是淚泉,讓我們攜手創造成功。

      六、板書

      天資 + 勤奮 + 機遇 = 成功

      事例 道理 事例

      由“天”決定 自己決定 不期而來

      無能為力 狠下功夫 無能為力

      逐層剖析 層層深入

      旁征博引

      結論

      教 后 感 悟

      一堂課的設計猶如構思一篇作文,力求做到中心明確、結構嚴謹,應該說,這堂課做到了。由課內延伸到課外,始終都緊扣“成功” 展開。由文中的名言、事例拓展到學生的課外積累。針對作者 “天資由天來決定,機遇不期而來,我們都無能為力” 的看法,學生能大膽地挑戰權威,用自己的閱歷反駁季羨林的看法。不過,對關鍵語句的品味還需多花一點時間。

      語文教案季羨林的《成功》 3

      教學目標:

      1、能找出文中的主要觀點。

      2、能運用文中的觀點對具體現象進行探究。

      3、能聯系生活,對文章的基本觀點進行拓展。

      教學過程:

      一、賞圖導入

      社會生活多姿多彩,我們常常羨慕一些成功人士,我們會羨慕……

      那么什么叫成功?

      《現代漢語詞典》:成功,獲得預期的結果。

      農民:看見田里沉甸甸的稻穗,就是成功。

      工人:看見一臺新出廠的機器,覺得就是成功。

      拿破侖說:成功在于征服,在于從士兵到將軍的過程。

      比爾蓋茨說:成功是讓全世界的人都用我的視窗系統

      1、漁夫說:成功是捕魚后,坐在船頭曬太陽。2、清潔工說:成功是每天早晨給人們一個干凈的環境。

      3、我說:成功是自己所教的孩子事業有成。

      二、作者信息

      享譽海內外的東方學大師——季羨林

      季羨林,北京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著名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作家,曾任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部委員,北京大學副校長,1930年考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留學德國是他學術生涯的轉折點,留學德國后他走上了東方學研究道路,成為享譽海內外的東方學大師。

      三、整體感知,了解觀點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并列出作者對成功所持的觀點,對構成成功條件所持的觀點。

      對成功的觀點:天資+勤奮+機遇=成功

      對構成成功的條件所持的觀點:

      天資:人與人之間的天資是不相同的

      勤奮:如果不勤奮,天資再高也無用

      機遇:機遇是存在的,而且有時候影響極大

      我們知道,天資、勤奮、機遇都是構成成功的基本條件那么作者又怎樣分析這三個條件的呢?

      四、交流探討,分析觀點

      1、“天資”與“天才”有什么區別嗎?為何說人與人之間的天資不同?

      2、怎樣正確看待“天資和機遇”?

      3、在三個條件中,你認為哪一個是取得成功關鍵呢?為什么?文中列舉哪些事例說明:你能說明這些故事大略嗎?

      4、引用“韓文公”的名言和王國維的“境界說”有什么作用?王國維: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

      第一境:高瞻遠矚,選定目標——預期(立志)

      第二境:百折不撓,艱苦奮斗——勤奮(追求)

      第三境:豁然開朗,妙手偶得——成功

      五、運用觀點,材料探究

      請大家運用作者,關于構成成功條件的基本觀點,探究下列材料,看看有哪些發現?

      探究練習一

      材料一:電視劇《我的太陽》中有位女舞蹈演員,為了藝術上有所成就,不僅天天苦練,而且到35歲還不愿生孩子,搞得婆媳關系很緊張,寧肯離婚也不讓步。可是她專業成績平平,一共也沒當過幾回主角,這位演員作出了這么大的犧牲,最后卻不得不忍痛離開舞臺。

      材料二:有人說楊麗萍就是專門為舞蹈而生的,她的好多作品都給人們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探究練習二

      材料一:王安石《傷仲永》一文中的方仲永,5歲時就認識書寫工具,7歲就能指物作詩。鄰居家有事常喊他去作詩并給他報酬。其父覺得有利可圖,便拉著他到處賺錢,不讓其學習,結果到20歲時“泯然眾人”。

      材料二:據《青年博覽》刊載,少年大學生錢某,12歲時就會微積分,被認為是神童,進入合肥科技大學學習。平時,學生們上課,他卻在校園里野逛,成績一落千丈。老師多次勸說仍無進步,后來退學當了油漆工,從此告別神童生涯。

      材料三:南北朝時的江淹,少時篤志好學,其詩幽麗精工,《恨賦》、《別賦》膾炙人口,晚年滿足安逸生活,再也寫不出好文章來,人稱“江郎才盡”。

      探究練習三

      材料一:世界著名喜劇演員卓別林在一次臨時安排的“特別演出”中,顯示出了他卓越的藝術才能。那時他才5歲,當喜劇演員的母親在演出時嗓子突然啞了,她不得不離開舞臺。面對一片混亂,舞臺掌管靈機一動,建議讓卓別林上臺代替母親表演,因為他曾看過卓別林當著母親和朋友們的面表演過。5歲的卓別林面對燦爛的燈光和擠滿劇場的觀眾,無拘無束地表演了幾個節目,特別是模仿母親那沙啞的'嗓音,得到了觀眾熱烈的掌聲。正是這次偶然的機會,決定了卓別林今后的生活道路,成為杰出的電影表演藝術家。

      材料二:秦末,劉邦、項羽先后進入咸陽,當時項羽力量明顯強于劉邦,消滅他易如反掌,在“鴻門宴”上項羽不聽謀士范增之言殺掉劉邦,沽名釣譽,聽信項伯仁義之說放走劉邦,最后天下被劉邦所奪。

      探究練習四

      材料一:我國數學家陳景潤為解決“哥德巴赫猜想”,堅持每天凌晨3點起床學外語,同時每天去圖書館。有3天中午,管理員臨走時曾大聲喊問里面是否有人,但全神貫注的陳沒有聽見,被反鎖在里面,后來他毫不在意的微笑一下,又重回書堆中。最終他成為數學大師。

      材料二:貝多芬小時候彈鋼琴專注時,手指在鍵盤上磨得滾燙。為長期彈下去,他在琴旁放一盆涼水,把手指浸在水中泡涼后接著彈,水撩在地板上積少成多,漏到樓下房東家里卻渾然不知。

      材料三:一只蜜蜂要釀造1公斤蜂蜜,必須在100萬朵花上采原材料,假如花叢同蜂房的距離平均是1公里,那么蜜蜂要釀造1公斤蜜,就得飛行45萬公里,差不多等于繞地球赤道行11圈。

      六、個性釋放,引申觀點

      對于成功所需條件的看法,從不同的角度看可能觀點,未必相同,請你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閱讀體驗,或列舉事例,談談你的看法。

      七、審視自己,加深認識

      看看自己有哪些有利于學業成功的條件,又有哪些不利的因素,再想想自己該怎么做?

      八、名言欣賞

      如果你希望成功,當以恒心為良友,以經驗為參謀,以謹慎為兄弟,以希望為哨兵。

      ——美國發明家愛迪生

      愛因斯坦的成功公式:

      W(成功)=X(艱苦勞動) + Y (正確方法) + Z(少說空話)

      李嘉成認為成功靠3Q、ZQ(理性智商),EQ(情緒智商)、SQ(心靈智商)

      九、采擷成功之花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對于成功的觀點,構成成功的條件一定有很深的印象,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學習中確定好目標,把握好機遇勤奮努力,相信成功一定會屬于那些辛勤的耕耘者,愿同學們在人生的道路上,用勤奮采擷成功之花。

      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它現實的明艷,然而當初它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十、學后余思

      1、你人生的目標(預期)是什么?并具體規劃一下,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你準備怎樣去做?

      甲文:成功(節選)

      季羨林

      談到天資,首先必須承認,人與人之間天資是不相同的,這是一個事實,誰也否定不掉。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批天才。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至今不解。到了今天,學術界和文藝界自命天才的人頗不稀見,我除了xiàn慕這些人“自我感覺過分良好”外,不敢贊一詞。對于自己的天資,我看,還是客觀一點好、實事求是一點好。

      至于勤奮,一向為古人所贊揚。囊螢、映雪、懸梁、刺股等故事流傳了千百年,家yù

      戶曉。韓文公的“焚膏油以繼晷,恒兀兀以窮年”,更為讀書人所向往。如果不勤奮,則天資再高也毫無用處。事理至明,無待ráo舌。

      談到機遇,往往為人所忽略。它其實是存在的,而且有時候影響極大。就以我自己為例,如果清華不派我到德國去留學,則我的一生完全不會像現在這個樣子。

      把成功的三個條件拿來分析一下,天資是由“天”來決定的,我們無能為力。機遇是不qī而來的,我們也無能為力。只有勤奮一項完全是我們自己決定的,我們必須在這一項上狠下功夫。在這里,古人的教導也多得很。還是先舉韓文公。他說:“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這兩句話是大家都熟悉的。

      乙文:世界名人成功之道---中國現代知識分子季羨林(節選)

      季羨林被稱為“中國知識分子的代表”,這是名fù其實的稱號。不過,我想說,他還是中國知識分子的一面旗幟和榜樣。他埋頭苦干,拼命硬干,為民請命,舍身求法,為發揚和推動中華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不愧是“中國的jí梁”。

      季羨林留德十年,時間是夠長的,但是這十年中,他除了哥廷根和柏林外,沒有去過其他城市,更不用說是歐洲其他國家了。沒有去外地旅游,除了沒錢,更重要的是沒有時間,或者說,還有比旅游更讓他感興趣的事。在他看來,獨自一人暢游在書海之中,所得到的享受,遠甚于去高山濱海旅游。而且,像研究印度古代語言、宗教、碑銘等,對一般人來說,是極其枯zào乏味的事情,而他卻情有獨鐘,樂此不疲。

      成大事者,皆有癖。大概指的就是這種情況吧。如果季羨林沒有這種好讀書的“癖”,如果他像一些留學生那樣,終日忙于旅游,購物,跳舞,搓麻,談情說愛,那么,他又怎么能在學業上獲得如此輝煌的成就呢?又怎么會有今日fēi聲中外的學界泰斗季羨林呢?

      在這些年里,季羨林一直沉迷于書山書海中,不但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和健康,也忘記了燕園的風光。

      基礎平臺

      1.詞語傳真。根據拼音寫漢字。(在字詞演練中夯實你的基礎)

      xiàn慕ráo舌不qī而來家yù戶曉

      jí梁枯zào名fù其實fēi聲中外

      2.文學放飛。文中引用了許多典故的內容寫出。

      A.囊螢

      B.映雪

      C.懸梁

      D.刺股

      3.甲文中成功前的三個條件中,作者強調的是哪個條件,為什么?

      4.甲文中“天資”和“天才”各解釋為什么?作者為什么用“天資”,而不用“天才”?

      5.甲文中的“韓文公”是指誰?文中引用他的名言“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是為了論證什么論點?

      6.請寫出兩條關于“成功”的名言。

      7.乙文“而他卻情有獨鐘,樂此不疲”中的“此”在文中指代什么?

      8.聯系生活實際,試分析中國知識分子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9.乙文中,季羨林是怎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他在甲文中關于“成功的條件”的觀點的?

      10.結合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你認為獲得成功最重要的條件是什么?試舉一例,談談你自己成功的體驗。

      答案:

      1.羨、饒、期、喻、脊、燥、副、蜚

      2. ⑴D ⑵B ⑶A ⑷C

      3.作者強調的是“勤奮”,因為“天資”和“機遇”,人們無能為力,而“勤奮”完全由人們自己決定。(意思對即可)

      4. “天資”意為人與生俱來的資質,“天才”意為有突出的聰明智慧的人。作者對自命的天才的現象不敢贊同,認為用“天資”比較客觀。(意思對即可)

      5.唐朝的韓愈,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引用的目的是為了論證“只有勤奮一項完全是我們自己決定的,我們必須在這一項上狠下功夫”這一論點。

      6.此題是開放題,答案不求統一。

      7.研究印度古代語言、宗教、碑銘等。

      8.埋頭苦干,拼命硬干,為民請命,舍身求法,為發揚和推動中華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都是中國的脊梁。聯系實際略。

      9.“留德十年,除了哥廷根和柏林外,沒有去過其他城市,獨自一人暢游在書海之中”,“在這些年里,季羨林一直沉迷于書山書海中,不但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和健康,也忘記了燕園的風光”,季老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成功的三個條件中“只有勤奮一項完全是我們自己決定的,我們必須在這一項上狠下功夫”的觀點。

      10.此題是開放題,答案不求統一。

      語文教案季羨林的《成功》 4

      教學目標:

      1、通過研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并概括作者的觀點。

      2、反復閱讀,品味文章的獨特匠心,感悟作者的大家風范。

      3、對成功有自己的思考,充分認識勤奮在成功中的作用,進而對現實生活起到指導作用。

      教學過程:

      導入:

      成功是每一人孜孜追求的,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夢寐以求的。那如何成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學界泰斗”、“國學大師”、“國寶”這三大美譽的季羨林老師寫的《成功》。

      一、初讀感知——初步理解,找出觀點

      1、課前我們已經預習過這篇文章了,下面先請同學劃出自己欣賞、喜愛的詞語或句子。

      2、概括作者的觀點。

      3、書讀完了,同學們任務也完成了。我看在讀的過程中,好多同學在圈點勾畫,這種讀書習慣就很好。下面就請幾位同學把自己劃的句子讀一讀,說說為什么喜愛它?

      4、下面再請幾位同學來概括一下作者的觀點。

      天資+勤奮+機遇=成功,其中關鍵因素是勤奮。

      5、我們在讀書的過程中還是比較容易地找到了作者的觀點,也可以說這篇文章觀點鮮明。大家覺得這個觀點有道理嗎?

      二、再讀釋疑——理解觀點,理清結構

      1、但作者是如何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并為大家所接受的呢?下面就請同學們仔細研讀課文,從文章內容和結構等方面深入思考下面這些問題:

      (1)作者對成功的三個條件各持什么態度?是如何論證的?

      (2)成功的三個條件用“+”連接,論證時是否可以前后調換順序?為什么?

      (3)有同學認為文章的第9小節純屬多余,你是否贊同這種說法?能否從內容和結構上作點分析?

      大家可以先獨立思考后同桌交流、討論。

      2、下面就請同學們回答這三個問題。

      (1)天資+勤奮+機遇=成功

      天資:承認有天資,但需客觀一點。——舉例論證

      勤奮:非常重要。——道理論證、舉例論證

      機遇:確實存在,有時影響極大。——舉例論證

      (從作者對這三個條件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考非常嚴密,是辯證地、客觀地分析,沒有隨心所欲,沒有自以為是,而是準確、科學地闡述了三個條件)

      (2)不能調換順序,首先論證部分的順序要與公式的順序相符合。其次,根據這三個條件的特點決定。因為天資是先天的,也可以看成是成功的前提條件或基礎,所以放在第一個。勤奮是后天的,但是最重要,所以緊接著就要講勤奮。而機遇是人們無能為力的,所以放在最后。

      (“細節決定成敗”,小小的順序隱藏這這么大的奧秘呢。)

      (3)不贊同。從內容上說,第9節強調了只有勤奮是我們自己決定的,這是作者觀點中最重要的.一點。從結構上說,這一節也是全文的重點,在三個條件都闡述完畢之后,重提勤奮,文章也顯得很有節奏,重點突出。

      (說到這里,我們明白了原來第9節可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突出重點的反復,抓住這一節你也就理出了全文的結構,理清了作者觀點的關鍵所在。多奇妙的一小節,希望在同學們的作文中也能有這樣的精彩小節。)

      三、精讀品味——品讀文章,走近大師

      1、學到這里,我們輕松一下。老師給大家講個小故事:一位英國女士在電話中向錢鐘書求見,錢鐘書回答說:“假如你吃了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今天,我們也來更進一步了解一下這個蛋和這只雞。大家從頁下注釋中知道本文選自《流行哲理小品中國卷》,大家是否還知道這篇短文在20006年被收進季羨林先生的一本集子《我的人生感悟》。

      編者:將先生不同時期所寫的人生經歷、人生體驗與人生體驗與人生回憶的文章以“我的人生感悟”為名,匯集整理成書,內容側重于“人生”二字,以指導當今青年一代樹立崇高的人生觀、正確的價值觀以及美好的人生理想。

      2、請結合文中具體語句,就以上任意一點,談談你的理解。

      3、同學們談得都很好,從同學們的分析中我們似乎看到這位大師的“冰山一角”。但我想給同學們看的還不止這點,我還想把剛剛這段文字的后半部分給同學們看一下。

      編者贊揚先生的文字表現出博大精深的知識領域、嚴謹求實的治學態度、大度包容的道德修養等。都堪稱是對當前社會人心浮躁、道德流失、行為失范等現象的一種反撥,也是對現在有些年輕人惡劣低俗的生活情趣、玩世不恭的人生態度等的一種鞭笞和撻伐。

      4、季先生的這篇文章寫于2000年,這本書編于2006年,也幾乎就是我們目前所處的社會,當這幾句話觸目驚心地擺在我們眼前時,你難道就只覺得先生的《成功》只是一篇指點人們成功的小短文嗎?誰能來談談自己的想法。

      5、說到這里,就更明確了文章的觀點,勤奮是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勤奮這一項是我們自己決定的,這也是當今社會普遍缺乏的。從這一點,我們也可以看出作家的社會責任感,看出文學熏陶人、影響人、教化人的非凡作用。這就是文學的力量!我們明白了不光是季先生寫的書有教育意義,季先生的人本身更是對我們讀者無聲的教育。季先生的寫作高峰期是80歲以后,季先生在《九十述懷》中寫到:四、五十年來堅持每天早上4:30起床寫作,幾十年爬出了上千萬字,如果那天工作沒有收獲,晚上躺在床上就愧疚難安,認為是慢性自殺。所以季羨林先生所寫的勤奮不是應景之言,不是泛泛而談,也正是他自己一生的總結。所以,讀文先讀人,對文章作家的了解能讓你對文章有更深刻的認識。

      四、拓展升華——拓展觀點,我看成功

      1、好,從上課以來我們重點討論了怎樣才能獲得成功,但什么是成功,其實也值得我們思考:

      課本中:當諾曼底號船長將所有乘客救出自己卻隨輪船一同下沉時,這就是成功;當白求恩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治愈一位中國傷員時,這就是成功;當“我”在冬天的百草園里按照閏土父親傳授的方法抓到了一只小鳥歡呼雀躍時,這就是成功。

      生活中:殘奧會上,當殘疾運動員用膠布綁住乒乓球拍站在球臺前就是成功;當聾啞孩子喊出第一聲“媽媽”時就是成功;當小小的孩子為父母做好一餐再簡單不過的飯菜時就是成功。

      成功離我們似乎那么遙遠,但此刻又好像讓我們觸手可及。

      2、當你看到這些成功時,你有什么感受?

      從不同的人、事、物、境來看,成功不僅需要天資、勤奮與機遇,還需要很多很多。

      下面就請同學們在這個橫線上填上你認為成功還需要的重要因素,說說你為什么填這個詞語。

      不同的人、事、物、境,會有不同的成功

      不同的成功,會有不同的成功的條件

      所以,“成功”在某些時候,不僅需要天資、勤奮與機遇,還需要……

      請同學們替這個省略號補充上你認為成功還需要的重要因素,說說理由。

      (現場老師組織學生交流、評價,時間5分鐘。)

      3、看來,獲得成功,需要的因素還有很多很多!但歸根結底,成功的決定因素只有一個,那就是——勤奮!讓我們象季羨林老先生學習,勤出成績,勤出進步!

      4、最后,讓我們懷著對季老先生的仰慕和敬佩之情,再來朗讀一下文章的9、10節,希望我們大家都能勤奮,因為天道酬勤!

      五、課后閱讀——開拓視野,獲得成功

      1、余秋雨說“閱讀是個人的事,字字句句都要自己的心靈去默默感應”,課外閱讀《我的人生感悟》。

      2、以“我看成功”為話題,寫一篇作文字數500字。

      3、積累與成功有關的名言:

      (1)成功公式:W (成功) = X(艱苦勞動)+Y(正確方法)+Z(少說空話)——愛因斯坦

      (2)成功靠3Q,IQ(理性智商)EQ(情緒智商)SQ(心靈智商)。——李嘉成

      (3)如果你希望成功,當以恒心為良友,以經驗為參謀,以當心為兄弟,以希望為哨兵。——愛迪生

      (4)一個目標達到之后,馬上立下另一個目標,這是成功的人生模式。——姚樂絲·卡耐基

      (5)成功的唯一秘訣——堅持最后一分鐘。——柏拉圖

      (6)你以為我是坐著不動,五個戈比一行,五個戈比一行地寫著,突然就成功了!事情并不是這樣!這個問題(指發現化學元素周期率)我大約考慮了20年。——門捷列夫

      (7)泰山不讓杯土,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捐細流,故能就其深。——司馬遷

      (8)作為一個科學家來說,我的成功……最主要的是:愛科學——在長期思索任何問題上的無限耐心——在觀察和搜集事實上的勤勉——相當的發明能力和常識。——達爾文

      (9)我決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可以無需堅定的長期若干的品質而得到成功。——狄更斯

      (10)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棄一定失敗。——姚明

      (11)不斷的奮斗就是走上成功之路。——孫中山

      (12)我成功,因為志在要成功,我未嘗躊躇。——拿破侖

      (13)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它的明艷,然而當初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冰心

      (14)多數人在人潮洶涌的世間,白白擠了一生,從來不知道哪里才是他所想要到達的地方,而有目標的人卻始終不忘記自己的方向,所以他能打開出路,走向成功。——羅蘭

      (15)成功的秘訣——很簡單,無論何時,不管怎樣,我也絕不允許自己有一點點灰心喪氣。——愛迪生

      (16)只有把抱怨環境的心情,化為上進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證。——羅曼·羅蘭

      (17)勝利者往往是從堅持最后五分鐘的時間中得來成功。——牛頓

      (18)如果你問一個善于溜冰的人怎樣獲得成功時,他會告訴你:“跌倒了,爬起來”,這就是成功。——牛頓

      (19)本來無望的事,大膽嘗試,往往能成功。——莎士比亞

    【語文教案季羨林的《成功》】相關文章:

    季羨林談成功11-16

    季羨林懷念母親教案11-09

    懷念母親季羨林教案11-10

    季羨林《成功》導學案(附練習答案)12-14

    季羨林懷念母親教案3篇11-09

    孤獨季羨林09-22

    季羨林作品03-27

    季羨林的簡介03-27

    季羨林《黃昏》04-18

    季羨林《年》04-18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高清 | 青青青视频香蕉观看视频 | 日本性视频高清天天摸天 | 在线播放精品网站 | 尤物亚洲入口一区 | 亚洲国产综合在线区尤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