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丁督護歌》全詩翻譯與賞析

    時間:2024-06-14 09:23:14 李白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李白《丁督護歌》全詩翻譯與賞析

      丁督護歌

    李白《丁督護歌》全詩翻譯與賞析

      李白

      云陽上征去, 兩岸饒商賈。

      吳牛喘月時, 拖船一何苦!

      水濁不可飲, 壺漿半成土。

      一唱都護歌, 心摧淚如雨。

      萬人系磐石, 無由達江滸。

      君看石芒, 掩淚悲千古。

      注釋:

      ⑴丁督護歌:一名“阿督護”。樂府舊題,屬《清商曲辭·吳聲歌曲》。《宋書·樂志》說:“《督護歌》者,彭城內史徐逵之為魯車丸殺,宋高祖使府內直督護丁日午收斂殯埋之。逵之妻,商祖長她,呼日午至閣下,自問殯送之事,每問,輒嘆息曰:‘丁督護!’其聲哀切,后人因其聲廣其曲焉。”

      ⑵云陽:今江蘇丹陽。上征:指往北行舟。

      ⑶繞:多。

      ⑷吳牛:江淮間水牛。典故出自劉義慶《世說新語》:“臣猶吳牛,見月而喘。”劉孝標注:“今之水牛,唯生江淮間,故謂之吳牛也。南土多暑,而牛畏熱,見月疑是日,所以見月則喘。”

      ⑸一何:多么之意。

      ⑹壺漿:壺中的水。

      ⑺督護歌:一作“都護歌”。

      ⑻磐石:大石。

      ⑼江滸:江邊。

      ⑽石芒:形容又多又大的石頭。

      君看石芒, 掩淚悲千古。

      ①石芒:石頭又大又多的意思。 ②掩淚:掩面而哭。

      這兩句是借無情之石的悲憤,揭示船工和民夫的憤怒、感傷和痛苦——你看那無情無知的太湖大盤石,也掩面而哭,為船工和民夫的不幸而悲傷。以太湖石掩淚悲傷、化無情為有情的巧妙構思,不從正面著筆,反借無情之石的悲憤,進一步揭示船工民夫所受的殘酷壓迫,譴責了封建統治者的罪惡,表達了詩人對人民悲慘命運的深切同情。

      譯:

      溯流而上云陽城去,兩岸有很多商賈大戶。

      吳國水牛喘月的時節(jié),拖船工人多么辛苦!

      江水混濁不可飲用,一壺水里面半壺是土。

      遠處傳來《督護歌》的吟唱聲,心摧傷啊淚如雨。

      萬名工人鑿取奇異的文石,沒辦法很快就運達江邊。

      你們且看那又大又多的山石,讓工人掩淚千古悲傷。

      背景:

      李白漫游了祖國大地,寫下了許多歌頌祖國河山的詩篇。李白是一個很關心人民疾苦的人,在漫游中他同情人民疾苦,也同勞動人民交往,寫下了少數反映勞動人民疾苦和表達對勞動人民深情厚意的衷心感激的詩歌。這篇《丁督護歌》就是描寫民夫拖船痛苦的詩作。

      關于此詩的創(chuàng)作時間,黃錫《李白詩編年》認為是公元747年(天寶六載)李白游丹陽橫山時所作,當時李白第二次漫游吳越,南下途中經云陽(今江蘇丹陽)。也有人認為,此詩作于公元公元738年(開元二十六年),當時潤州(今江蘇鎮(zhèn)江)刺史齊在當地開鑿新河,李白看到當時由云陽從水路運輸石頭的情形,因用當地古曲題目寫下這首詩。

      賞

      《丁督護歌》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作品。此詩描繪了勞動人民在炎熱的季節(jié)里拖船的勞苦情景,揭露了統治階級窮奢極欲、不顧人民死活的罪行,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苦難命運的深切同情,是一首風格沉郁的現實主義詩篇。全詩描寫與議論相結合,突出描寫民夫拖船的痛苦,然后在描寫的基礎上抒發(fā)議論,揭示勞動人民的痛苦沒有終結,不僅深化了前面的描寫,而且擴展提高了詩的主題意義。詩中的描寫和議論,都采用現實主義的手法,不加修飾,沒有夸張,言近旨遠,意蘊深厚,與詩人的浪漫主義詩歌相比,別是一種風格。

      李白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詩作不如杜甫多,此詩寫纖夫之苦,卻是很突出的篇章。

      《丁都護歌》是樂府舊題,屬《清商曲辭·吳聲歌曲》。據傳劉宋高祖(裕)的女婿徐逵之為魯軌所殺,府內直督護丁奉旨料理喪事,其后徐妻(劉裕之長女)向丁詢問殮送情況,每發(fā)問輒哀嘆一聲“丁都護”,至為凄切。后人依聲制曲,故定名如此。(見《宋書·樂志》)李白以此題寫悲苦時事,可謂“未成曲調先有情”了。

      “云陽”(即今江蘇丹陽縣)秦以后為曲阿,天寶初改丹陽,屬江南道潤州,是長江下游商業(yè)榮區(qū),有運河直達長江。故首二句說自云陽乘舟北上,兩岸商賈云集。把纖夫生活放在這商業(yè)網點稠密的背景上,與巨商富賈們的生活形成對照,造境便很典型。“吳牛”乃江淮間水牛,“南土多暑而此牛畏熱,見月疑是日,所以見月則喘。”(《世說新語·言語》劉孝標注)這里巧妙點出時令,說“吳牛喘月時”比直說盛夏酷暑具體形象,效果好得多。寫時與寫地,都不直截、呆板,而是配合寫境傳情,使下面“拖船一何苦”的嘆息語意沉痛。“拖船”與“上征”照應,可見是逆水行舟,特別吃力,纖夫的形象就突現紙上。讀者仿佛看見那襤的一群,挽著纖,喘著氣,面朝黃土背朝天,一步一顛地艱難地行進著……

      氣候如此炎熱,勞動強度如此大,渴,自然成為纖夫們最強烈的感覺。然而生活條件如何呢?渴極也只能就河取水,可是“水濁不可飲”呵!僅言“水濁”似不足令人注意,于是詩人用最有說服力的形象語言來表現:“壺漿半成土”,這哪是人喝的水呢。只說“不可飲”,言下之意是不可飲而飲之,控訴的力量尤為含蓄。纖夫生活條件惡劣豈止一端,而作者獨取“水濁不可飲”的細節(jié)來表現,是因為這細節(jié)最具水上勞動生活的特征;不僅如此,水濁如泥漿,足見天熱水淺,又交待出“拖船一何苦”的另一重原因。

      以下兩句寫纖夫的心境。但不是通過直接的心理描寫,而是通過他們的歌聲即拉船的號子來表現的。稱其為“都護歌”,不必指古辭,乃極言其聲凄切哀怨,故口唱心悲,淚下如雨,這也照應了題面。

      以上八句就拖船之艱難、生活條件之惡劣、心境之哀傷一一寫來,似已盡致。不料末四句卻出更驚心的場面。“萬人系磐石”,“系”一作“鑿”,結合首句“云陽上征”的詩意看,指采太湖石由運河北運。云陽地近太湖,而太湖石多孔穴,為建筑園林之材料,唐人已珍視。船夫為官吏役使,得把這些開采難盡的石頭運往上游。“磐石”大且多,即有“萬人”之力拖(“系”)之,亦斷難達于江邊(“江滸”)。此照應“拖船一何苦”句,極言行役之艱巨。“無由達”而竟須達之,更把纖夫之苦推向極端。為造成驚心動魄效果,作者更大書特書“磐石”之多之大,“石芒(廣大貌)”三字形象的表明:這是采之不盡、輸之難竭的,而纖夫之苦亦足以感傷千古矣。

      全詩層層深入,處處以形象畫面代替敘寫。篇首“云陽”二字預作伏筆,結尾以“磐石芒”點明勞役性質,把詩情推向極致,有點睛的奇效。通篇無刻琢痕跡,由于所取形象集中典型,寫來自覺“落筆沉痛,含意深遠”,實為“李詩之近杜者”(《唐宋詩醇》)。

    【李白《丁督護歌》全詩翻譯與賞析】相關文章:

    李白《臨路歌》全詩翻譯與賞析11-09

    李白《子夜吳歌·秋歌》全詩翻譯賞析11-17

    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全詩翻譯賞析04-18

    李白《襄陽歌》全詩注釋與賞析04-20

    李白《客中行》全詩翻譯賞析01-08

    李白《月下獨酌》全詩翻譯賞析04-11

    李白《梁園吟》全詩翻譯與賞析04-20

    李白《贈內》全詩翻譯賞析08-16

    李白《清溪行》全詩翻譯與賞析11-15

    国产一级a爱做免费播放_91揄拍久久久久无码免费_欧美视频在线播放精品a_亚洲成色在线综合网站免费

      日本特黄天天看特色大片 | 日本无吗无卡v免费清高清 亚洲女人自熨在线视频 | 在线丰满视频网址 | 日本免费不卡v | 无遮挡粉嫩小泬久久久久久久 | 日本有码视频中文字幕 |